沉脉在张锡纯病案中的运用※

2019-01-29 16:24景佳星聂金涛于文涛董尚朴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2期
关键词:张氏少阴脉象

刘 晓 景佳星 聂金涛 于文涛,3* 董尚朴*

(1 河北中医学院研究生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200;2 邯郸市中医院儿科,河北 邯郸 056002;3 河北省心脑血管病中医药防治重点实验室,河北 石家庄 050091)

历代医家皆重视脉诊在诊察疾病中的作用,对沉脉的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中“沉而石者,是肾气内着也”,同时还指出沉脉病位在里,主脏病、久病、少阴病以及石水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指出“肥人当沉”,说明沉脉亦可为平人脉象。及至脉学专著《脉经》,对于沉脉又有了具体的认识,王叔和指出“举之不足,重按乃得,沉脉主里证”[1]。李时珍所著的《濒湖脉学》中是这样描述沉脉的“沉潜水蓄阴经病,数热迟寒滑有痰。无力而沉虚与气,沉而有力积并寒”,指出沉脉需辨沉而有力无力[2]。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张锡纯又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他认为“脉分部位,实大致不分部位”,注重以脉测证,脉诊合参往往药到病除,本篇总结了张氏临证中对于沉脉的理解运用,简单概括如下。

1 水肿

水肿虽是现代医学中的常见病,但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许多散在的论述,认为水肿的病机和阴阳不和、脏腑失调以及痰饮等因素有关[3]。对于脉象沉迟无力的水肿,张氏创立加味苓桂术甘汤,依据脉象沉迟无力,结合水肿,自觉寒凉的症状,诊断为阳气不能宣通所致。他认为“人之水饮,非阳气不能宣通,上焦阳虚者,水饮停于膈上,中焦阳虚者,水饮停于脾胃,下焦阳虚者,水饮停于膀胱。”依据此理论,给予加味苓桂术甘汤,往往奏效。书中还指出“若药服数剂后,脉仍如故,病虽见愈,实无大效,此真火衰微太甚,恐非草木之品所能成功,硫磺内服能补火助阳通便,使补火之中大有行水之力,此时可服少许”。张氏曾治年近六旬的水肿证老人,周身皆肿,小便不利,诊其脉沉细,患者自述有疝气,下焦常觉寒凉。此病案给予苓桂术甘汤加野台参、威灵仙一日煎渣再服,皆送服生硫黄末,因硫磺性善利水,施之火不胜水而成水肿者尤为对证,待水肿消去大半后,停汤药单服硫黄,月余水肿尽消,下焦亦觉温暖。他指出,虽皆为脉沉水肿,然须辨有力无力,有力者为热,无力者为寒。“若沉而按之有力者,系下焦蕴热未化,仍当用凉润之药,滋阴以化其阳,惟其脉沉而且迟,微弱欲无,询之更自觉寒凉者,方可用加味苓桂术甘汤。”此外,张氏还提出了很多富有借鉴意义的观点,例如他认为,“牛肉属土,食之能壅滞气血,且其彭亨之形,有似腹胀”,因此水肿治愈后应终身忌食牛肉,否则容易复发。因甘草性偏壅滞,故“凡肿满之证,忌用甘草”,然甘草与茯苓同用,可以转泻湿满,组方用药时可以酌情考虑。“阴虚水肿者,多用利水之药则伤阴;阳虚水肿者,多用利水之药则伤阳”,因此治疗水肿时应以利水药用作向导为辅,辨别病因以根本调治为主。张氏认为水肿之证,“脉浮者宜发汗,恒佐以凉润之药;脉沉者宜利小便,恒佐以温通之药,是知水肿原分凉热,其凉热之脉,可于有力、无力辨之。”

2 气陷

张氏对于大气下陷有独到的见解,他宗李杲之理论,在补中益气汤的基础上拟升陷汤系列,对后世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他在此类医案中记载的脉象多见沉脉,或沉迟微弱,或沉细欲无,或沉濡,或沉紧等。张氏曾治一人,年近五旬,素有喘疾。因努力任重,旧证复发。诊视其脉,数近六至,而兼有沉濡之象。又一人,年四十八,素有喘病,受外感即发,服小青龙汤有效,一日反复甚剧,大喘昼夜不止,再服小青龙汤分毫无效,诊视其脉数至六至,兼有沉濡之象。两病案皆因患者素有喘病,因外因诱感而旧证复发,出现上逆作喘之证,上逆作喘本应用降逆平喘药治之,然诊其脉皆有沉濡之象,张氏认为“脉濡而兼沉者,中焦气化亦有所不足也”,故不用降气之品,而给予生山药、熟地黄等滋补真阴,再根据兼证加减用之,数剂痊愈。他认为此种喘乃“阴虚不能纳气,故难于吸。因用力太过,大气下陷,故难于呼。其呼吸皆须努力,故呼吸倍形迫促。但用纳气法治之,止治其病因之半,是以其喘亦止愈其半也”,因此投以升陷汤。另有一人,禀赋素弱,自觉胸中之气下坠,努力呼之犹难上达,其下坠之气行至少腹,小便即不能禁,兼见下焦凉甚,肢体无力,诊其脉象左右皆沉濡,而右部寸关之沉濡尤甚,张氏认为此脉乃胸中大气下陷之剧者也。“大气虚陷,心血之循环无力,是以脉象沉濡而迟,肺气之呼吸将停,是以努力呼气外出而犹难上达。不但此也,大气虽在膈上,实能斡旋全身统摄三焦,今因下陷而失位无权,是以全身失其斡旋,肢体遂酸软无力,三焦失其统摄,小便遂泄泻不禁。其下焦凉甚者,外受之寒凉随大气下陷至下焦也。”一人年四十八,大汗淋漓,数日不止,衾褥皆湿,势近垂危,用净萸肉煎汤饮之,翌晨诊其脉沉迟细弱,而右部沉细尤甚,患者亦诉胸中气不上升如有巨石相压。此实系大气陷后,卫气无所统摄而外泄也,遂用生黄一两,萸肉、知母各三钱,数剂以善其后。

3 少阴病

《伤寒论》中有“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的记载。此症为感受寒邪,外表纵有发热,然少阴已为寒邪所伤,而外表纵有发热之时。因少阴之脉微细,近乎于沉。若见寒战脉沉细,可用此方,因病传少阴故而脉沉,麻黄既能发散解表,不但走太阳之经,也能走太阳之府,因此伤寒少阴病用之为宜。曾有一病人,因下利脓血屡治不愈,迁延至下利无度,所下者夹有脂膜,患者自觉上有浮热,饮食皆难下咽,乃肠溃疡之证,肠溃疡大多属于热,然其脉微弱而沉,左三部几乎不见,张氏认为“脉微弱而沉,乃少阴之脉也”,给予生硫磺、熟地黄、龙眼肉等十余剂,下痢始愈。

4 痰热

张氏曾治一年二十许妇人,此人数日之前觉胸中不舒,忽然昏睡,半日不醒。唇动,其脉沉迟。他认为“凡唇动者,为有痰之征。肾气不上达于心,其阴阳之气不相接续,心脏遂跳动无力,致脉象沉迟细弱也。”又一妇人,因临盆努力过甚,产后数日,胁下作疼,又十余日,更发寒热。服生化汤两剂,病大见愈,数日后寒热又作。时当仲夏,身热如炙,又复严裹浓被,略以展动,即觉冷气侵肤。左脉沉细欲无,右脉沉紧,皆有数象。紧为受寒之脉,数为有热,乃知此证为热药所伤。“脉沉紧者,其脉沉而有力也。夫有力当作洪象,此证因大气下陷,虽内有实热,不能鼓脉作起伏之势,故不为洪而为紧,且为沉紧也。其独见于右部者,胃先受之也。”张氏认为此病案中左脉沉细欲无,右脉沉紧皆有数象,从前服生化汤,借川芎升举之力而暂时见效,然川芎能升举清阳却不能补清阳之气,故而病情又出现反复。

5 温病

《伤寒论》中说“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张氏认为温病多受于冬,至春而发,其病机自内向外,有时病机郁而不能外达,其脉或即现沉细之象,此时若误以为凉,必至误事。张氏曾治一病人,因天气燥热,迁居劳碌,有汗受风,遂觉周身微发热兼酸懒不舒,渐至卧床闭目,精神昏昏,诊其脉左部沉弦,右部洪实,数近六至。家人告知平时性多急躁,忧思过度,大便干燥。遂给予白虎汤以清阳明之热,并以调气舒肝之药佐之。因“其左脉沉弦者,知其肝气郁滞不能条达,是以呻吟不止,此欲借呻吟以舒其气也,其右脉洪实者,知此证必有伏气化热,窜入阳明,半日之间若斯之剧也。”又一人得温病,见咽喉作疼,舌强直,心中热且渴,频频饮水,然脉异常沉细,脉症不符,张氏认为“温病脉若沉细,则多系阳证”,因温病多为冬季感受温邪,至春季发之,邪气郁而不能外达而见沉脉,给予寒解汤治之。一五旬老叟,夏日得温热结胸,心下痞闷,甚烦热,诊脉左部沉弦,右部沉牢,此为温病早下形成结胸,张氏对症施治,使痞闷与烦热皆愈。此外,张锡纯对于温病的用药亦有独到的见解。例如他认为“薄荷内透筋骨,外达肌表,为温病汗解的要药。”温病发汗不用麻黄而用薄荷,因薄荷味辛性平,服后出凉汗,可解温病之热,麻黄用之不易出汗,即便出汗也难以取效。又经反复验证得之“蝉蜕为温病初得之要药”。对于“麻杏石甘汤为救温病误治之方”,张氏认为将古方分量稍加变通后,实为“温病初得之主方”;大青龙汤治疗温病时,以薄荷易桂枝更为妥当。

6 讨论

脉诊自古以来就是中医诊察疾病、收集病情资料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脉理精微,在体难辨,心中了了,指下难明”,因此传承脉诊成为中医学者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张锡纯为清末民初著名中西汇通医学大家,是近现代中国中医学界的医学泰斗,其深厚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集中体现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张氏在临床辨证治疗中非常重视以脉测证,据统计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共计2473处对脉诊的描述[4],大多出自医案,其中既有单因素脉,也有复合脉,对于临床诊疗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掘其宝贵的经验。

猜你喜欢
张氏少阴脉象
张氏头针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基于时间序列和时序卷积网络的脉象信号识别研究
论少阴“三急下”
探索脉学的学习方法
解读少阴病辨证论治体系※
清河县档案馆馆藏文化特色档案又添新品
瞬时波强技术对人迎、寸口脉象研究的意义探讨
论《伤寒论》少阴病误汗
《伤寒论》少阴病预后探析
“妻管严”沈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