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公共卫生现状及改善措施

2019-01-29 10:27邢振京
卷宗 2019年3期
关键词:改善措施高校图书馆

摘 要:对高校图书馆的卫生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包括卫生安全理念、管理体系、书刊、空气及设备的污染,并提出了改善措施,以保障读者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传播。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公共卫生现状;改善措施

高校图书馆是文献资料信息中心,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履行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服务的重要职能,随着高校图书馆书刊借阅、检索查新、电子阅览、自习等服务功能的深化,到馆读者密度逐渐增高,流动性增强,致使卫生安全隐患凸显。加强高校图书馆的公共卫生工作,充分保障读者和工作人员健康,预防疾病的传播,应成为高校图书馆日常重点工作之一。

1 高校图书馆公共卫生现状

1.1 未形成公共卫生安全理念

当前高校图书馆对图书馆公共卫生的认知更偏向于干净整洁、绿化美化,对环境卫生、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安全及相关危害因素的认知不足,未真正形成公共卫生安全理念,是高校图书馆公共卫生安全的隐患[1]。

1.2 未健全公共卫生安全管理体系

完善的管理体系是保障各项工作的前提,高校公共卫生管理机构缺失、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匮乏,不能有效的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传染病,防患于未然,公共卫生安全需求难以实现。

1.3 公共卫生设施不能满足需求

目前,大多数高校建设的工作重点在于资料及设备的购置方面,相对而言,对于馆内公共卫生保障设施重视不够,虽然新建图书馆在设计方面有所改进,但在通风设计上仍不尽如人意,而且未配备通风、抽湿、消毒、防尘、净化及卫生监测等相应设备,在日常工作中,只能处在擦擦桌椅、门窗进行自然通风等初期卫生控制阶段。虽然一些新馆中普遍使用了空调系统,由于工作人员缺乏空调清洁和维护知识,空调系统也将造成一定的空气污染。

1.4 公共卫生污染问题广泛存在

1)书刊污染。首先图书印刷材料中,大量有毒有害的有机溶剂、甲苯的使用,还有含铅材料均严重影响广大读者和馆员的身体健康,其次是书刊流通过程中,病毒和细菌的传播,经专业部门检测,流通书刊通常携带的病菌有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十几种,这些细菌主要来自空气和人的体表及鼻、咽部等,细菌或病毒的携带者在呼气、讲话、咳嗽、打喷嚏时,通过飞沫、污染的手等将病原体散落到书刊上对书刊造成污染。书刊经过多人交叉使用,以及读者的不良阅读习惯,如粘取唾液读书、在不洁场所读书、随意丢置书等,都可能引起书刊的污染[2]。另外,过刊图书、特别是三线典藏书书刊,由于长期封闭储存,加之室内温湿度不佳,必然会受到细菌、霉菌、病毒以及书虱、尘螨等有害生物的侵袭,馆员和读者接触这些书刊资料后,可患各种过敏性炎症[3]。

2)图书馆空气污染。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醛、可吸入颗粒等是公共场所室内常见的污染物,部门高校图书馆因设计欠缺,缺乏公共卫生设施和人员,空气净化能力不足,导致空气污染发生。另外,由于大多数图书馆普遍未配备专门的通风、抽湿、消毒和相应的监测设备,在日常工作中,图书馆工作人员只能在一定的时间进行自然通风,而日益增加的馆藏加重了书库的拥挤程度,书架密集度越来越高,阅览室读者密度也在增加,这些都加重了室内空气的污染程度。一些新建图书馆虽然使用了空调系统,但是由于普通工作人员缺乏空调清洁维护知识,对空调的清洁仅停留在擦拭外表面的灰尘,对于空调的滤网、加湿器等内部装置的清洁消毒很少[2]。

3)电脑设备污染。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使用键盘和鼠标,由于频繁使用,很容易成为疾病传播的媒介,有些病菌存活时间较长,可引起消化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另外,电脑散发的辐射危害也不容忽视,长时间使用电脑会产生头晕和头疼感。

1.5 图书馆传染病传播途径分析

1)直接接触传播。在图书馆各入口、报告厅、自修室、阅览室、会议室、厕所等密集场所,读者、工作人员极易通过直接接触而传播传染病,霉菌及其毒素、细菌以及各类病毒均可以通过直接接触和飞沫在空气中传播。

2)中介传播。固定设施像桌椅,书架、检索台、饮水机及视听检索设备等都是病原微生物的传播中介,其中鼠标和键盘读者接触最多,最易受病原微生物污染;而流动介质如报纸、期刊、图书、光盘、借阅证、阅览证、代书板等也均携带细菌、病毒,传播传染病。其它传播途径像馆内水管、卫生洁具、厕所、通风设施等也是病菌传播的媒介。

2 预防对策

2.1 将读者和馆员的生命健康权纳入图书馆立法程序

国家应尽快建立健全图书馆系统职业劳动卫生保护条例,使图书馆卫生预防工作有法可依、执法严明,确保读者和馆员身体健康[4]。高校图书馆在应对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保障师生生命健康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首要任务,切实履行其保护师生安全的职责。高校图书馆在应对新旧传染病爆发和蔓延的危机管理工作中,必须根据各种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传播途径、临床特征及隔离防护等不同特征不断调整和完善相关工作制度[5]。

2.2 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图书馆的安全不仅关系到馆内工作人员的健康,更关系到每位读者的利益,做好宣传教育,让每位读者认识到图书馆安全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图书馆应采取黑板报、宣传册、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对读者进行宣传;另一方面,在校园内开展图书馆爱书卫生知识讲座等。通过宣传教育让读者自身认识到卫生安全的必要性以及图书馆卫生安全的重要性。在确保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的同时促使读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3 完善设施,落实消毒预防措施

1)馆内空气的消毒:定期通风、除湿,降低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定期打开门窗,加强室内通风换气,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书库要安装温度仪、湿度仪、空调、排风扇、抽湿机等必要监测、通风设备,有条件的建议安装紫外线灯,进行室内空气消毒和防止霉菌生长。

2)馆内环境消毒:主要包括阅览室、书库、走廊地面、楼梯和墙壁、桌椅面、楼梯扶手、柜台、阅览桌、书架、门把手、水龙头、计算机键盘、公用笔等进行适当的消毒。

3)图书馆工作人员及读者手部的消毒:配备必要的洗涤消毒用品供读者使用。手的消毒主要是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流水冲洗干净。当接触患者使用过的书刊后,可用0.3%—0.5%碘伏溶液浸泡或涂擦手部1-3min;也可用75%乙醇或用0.2%过氧乙酸棉球、纱布擦拭,最后再用流水洗手。

4)書刊的消毒:对归还图书资料进行消毒处理后上架。最常用的方法:喷洒消毒剂;紫外线日光照射;臭氧消毒灭菌。一般图书馆购买档案图书消毒柜,建消毒房和购买紫外线杀菌灯等对归还图书资料及馆藏进行消毒处理。

5)重视馆员身体健康:馆员定期体检,每年或半年体检1次。增强馆员身体素质,馆内设馆员活动中心,增加健身运动或定期开展小型体育比赛,全面提高馆员身体素质。

综上所述,高校在加强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同时,也应加强图书馆的公共卫生管理,推进健康教育,提升公共卫生安全意识,消除危害因素,为读者和工作人员提供优雅、舒适、健康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魏永丽.高校图书馆公共卫生现状分析[J].学园2012,11(6):3.

[2]张英.高校图书馆公共卫生现状及改善措施[M].医学信息2010,23,(03):584.

[3]刘敬苍,马晓娅.中小型图书馆馆内环境污染与消毒[J].实用医药杂志2005,22,(10):927.

[4]徐洪升.谈图书馆的传染病预防工作[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6,5(24):40.

[5]史惠源.高校图书馆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0,5(03):71.

作者简介

邢振京(1975-),男,图书馆助理馆员,本科。

猜你喜欢
改善措施高校图书馆
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分析
浅谈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因素和改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