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元认知对翻译认知活动作用

2019-01-29 10:27柳芸
卷宗 2019年3期
关键词:元认知作用

摘 要:元认知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人类认知发展到高层次的体现。将元认知理论引入到对翻译认知活动的研究中,有助于揭开翻译过程中译者翻译行为背后的认知心理。本文从制定计划、选择注意、监控和评估四个方面阐述了元认知这一概念在翻译认知活动中的控制作用,也为提高翻译认知水平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关键词:元认知;翻译认知;作用

1 引言

早在20世纪70年代,元认知的概念就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弗拉维尔在 Cognitive Development 中提出。元认知作为对“认知的认知”,是人类认知过程中一种较高层次的思维过程。张大均(2004)认为:元认知是一种高级思维,是对学习过程的主动监控。国外知名语言教育者0Mallev& Chamot曾把元认知策略与认知策略、社会情感三大因素并列起来,并将之总结为学习策略观。该理论的诞生,极大地影响了语言界及教育界。学习策略观的成功,建立在深刻地分析了元认知和语言学习心理过程的关系,并准确地判断出这两者融合研究的方法。语言学习的过程和翻译的过程相似。因此,将元认知理论运用到翻译过程中也符合常理,它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完成翻译工作。在我们更好的理解元认知对翻译认知的作用之前,我们更应该先了解翻译认知的过程是什么。

2 翻译的认知加工过程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所有的活动都离不开心理过程的作用。“同样,翻译的实质是一个心里认知的过程,可以用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来充分解读这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

翻译认知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前翻译阶段、语码转换阶段和后翻译阶段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是按照传统的信息加工模式进行加工,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不同加工阶段的任务也各不相同。

前翻译阶段主要步骤是先对翻译进行意图预设,并在充分理解和与作者意图对比后,最后再进行意图选择。在该阶段中,当译者接收到一段翻译文本时,首先会对自己的专业能力做一个预评估,初步评判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翻译文本,其次在处理翻译文本的选择上做出限制性的预设。当文本传入到译者的感官记忆中时,经过选择性注意,文本信息会被进一步转入到译者的工作记忆,而此时工作记忆又会激活长时记忆,对接收到的文本信息作出解释和分析,从而得到作者意图。此时译者会将自己的预设意图与作者意图进行对比,决定是否翻译。如果决定继续翻译那么就进入到前翻译阶段的最后一步——意图选择。如果作者意图与译者预设意图相差无异,那么译者就会基于作者意图进行翻译;如果作者意图与译者的预设意图相冲突,但译者仍选择继续翻译,那么译者会基于译者的预设意图翻译。

语码转换阶段主要就是译者进行翻译表达的过程。在该过程中译者将充分调动自己长时记忆中的知识储备,如语用、语法及常识背景知识等,在理解原语的基础上,完成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翻译表达。而这一阶段的所有的翻译活动将始终受控于前翻译阶段译者所做的准备活动。

最后的后翻译阶段主要指核定和检验的过程。无论是在翻译过程中的局部随检还是翻译结束后的整体彻查,译者都会随时调用自己的预设意图来核定和检验已经完成的翻译部分。如果发现译语不符合自己预设意图,译者就会重新按照前两个阶段过程来进行翻译加工,直到翻译文本重新符合译者的预设意图。到此,整个翻译认知加工过程结束。

3 元认知在翻译认知活动中的作用

翻译认知过程的主体是译者,而离开了译者的翻译认知过程也是毫无意义的。故而我们将译者元认知在翻译活动中的作用作为主要的探讨内容。在翻译认知活动中,译者的元认知作用能优化翻译过程主要体现在——正确理解原文意图、处理原文意图与预设意图之间的差异,准确制定翻译表达计划、即时检测和评价所运用到的翻译策略的有效性。为了让译者的元认知作用充分体现在翻译认知过程中,需要让其在以下四个方面对翻译认知活动起控制作用。

3.1 制定计划

制定计划包括翻译文本的选择、考虑运用某些翻译技巧和对翻译结果的预设想等。首先译者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来选择特定的翻译任务,预估需要使用的翻译技巧和方法,并提前对翻译结果进行预设。也要对翻译文本的所处时代背景和作者创作心理进行了解,从而从整体把握文本特征及风格。在翻译表达前制定计划,根据意图预选翻译策略,想出各种解决办法,做到未雨绸缪。最后,预估翻译结果可行性。

例如,如果我们要翻译《红楼梦》时,那么在制定计划时,首先要搜集相关的资料,包括:文章的时代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其性格和境遇等。对翻译素材有整体把握才能准确的选择翻译策略和方法,同时预估自己的译文效果。从而为下一步翻译任务做良好铺垫。

3.2 选择注意

选择注意在这里是指当译者接收到一段翻译文本时先过滤到其他无用信息,并准确获取原文本所传达的信息,最后从整体上初步决定该怎么处理文本信息。以处理新闻翻译为例,新闻翻译的首要难点就是信息量大。译者在面对新闻翻译时,首先就要快速挑选出重点信息如时间、地点、事件。其次,译者还需注意新闻翻译的更一大难点就是在保证篇幅简短的同时要第一时间突出重点。其次,由于中英两种语言语序差别较大,我们在翻譯的切忌“按序翻译”。

如:Widespread damage and at least six fatalities in central Philippines as major earthquake strikes early on Tuesday morning.

在15日周二早上,菲律宾中部发生7.2级地震,建筑物倒塌,道路和墙壁开裂,造成至少六人死亡。

这里运用选择注意首先挑出关键信息是15日周二早上;菲律宾7.2级地震。其次,没有按照英语语序,而是调整语序按照汉语习惯,让读者第一时间领略到新闻大意。

3.3 监控

监控是指在翻译认知过程中,译者根据预设意图。作者意图和意图表达计划之间的差异对比,及时发现出翻译活动中的不足,并及时纠正翻译认知活动中的错误。监控是元认知策略在翻译过程中所运用到的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翻译文本质量的优劣。如果译者能学会在翻译活动中即时准确地监控自身的翻译内容,积极主动地控制翻译的节奏和过程,那么翻译错误率将会大大减少。

如:Einstein, who developed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arrived at this theory through math.

爱因斯坦发展了相对论,他是通过数学得出这一理论的

一般来说,我们将“develop”译为“发展”,但翻译完后利用监控策略,明显发现该翻译不符合常识。我们都知道是爱因斯坦是创立了相对论,如果这里把“develop”翻译成“发展”,那么就犯了明显错误。其实,“develop”除了具有发展的意思外,还可以将其翻译为是“创立、创造”。因此更准确的译文是:

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他是通过数学得出这一理论的。

通过这一例子我们可以发现使用监控策略可以帮助译者随时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翻译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

3.4 评估

评估通常是指在翻译过程结束后,译者通过一些固有标准和方法来评估自己的译文质量。译文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是否有效做到功能对等,是否最大程度上做到“信、达、雅”等。除了考虑这些基本的检验翻译标准,译者更应该考虑目标读者的差异性以及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并站在目标读者的立场上,以读者的眼光的视角来评估自己的译文质量。翻译的再好,获得再多的专业人士的赞赏,也不如获得读者的肯定。这一策略在翻译活动中有很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于长期从事翻译活动的译员,因为事实证明在反复的翻译过程中更见成效。译者在自我评估能更加准确的理解原文从而优化自己的译文。

如:不有博弈者乎?

译文(1):Are there no games to play?

译文(2):Are there no games such as draughts?

在译本(1) 中译者仅用了一个“games”一词用以概括各种游戏,由于博弈在中国古代是指围棋。属于中国的特殊文化,为了避免某些英语国家读者的理解困哪,使用这种翻译也基本表达出了原文意思;而译文(2)中译者特意使用了“draughts”一词翻译出“博弈”的大致意思,这样的翻译更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文特征,满足了有需求了解中国文化的目标读者。

4 如何提高译者元认知水平

众所周知,元认知也被称为“对认知的认知”,其实也就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调控。译者需要长期在大量的双语输入和输出中工作,这就更需要译者们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等,也需要克服自己在认知中的局限。首先译者应该从自身出发,发现自己身上的兴趣、优势和技能以及不足,这样在翻译活动的初始阶段,译者就可以根据对自己的认知最大程度上做到扬长避短。其次,在译者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做到对学习内容的正确认知。如要学什么,学习内容特点是什么,以及学习内容如之前掌握的知识有什么联系。最后译者应该对学习策略和方法有准确认知。如学习之前制定有效的学习策略,学习出现问题是如何调整。总之,提高译者的元认知水平也就是不断地学习,并在学习中对自己的认知进行有效管理。

5 结语

综上所述,元认知对于翻译认知活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它也对提高译者自身的翻译水平做出极大的贡献。研究翻译活动,我们不能片面的研究翻译文本和策略方法上,更应该从译者本身出发,研究他们的心理活动,了解其中的发展规律。整个翻译过程是一个心理认知的过程,运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来研究翻译认知活动,对于提高翻译水平有极强的研究价值。“元认知策略是指导翻译实践和训练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它符合译者翻译过程的心理特征”。无论是指定计划、选择注意、监控或是评估,都是优化翻译过程有效的策略。当然,本文以元认知为视角对翻译过程做出初步探讨,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上还有很大的空间,而元认知对于翻译认知活动的作用更是冰山一角,仍需我们不断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Flavell J. H. 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 A new area of cognitive-developmental inquiry [J].American Psychol-oaiata.1979. (34):906-911.

[2]Rodger T. Bell.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3]白雅丽,赵一蓓.元认知策略在翻译活动中的运用[J].文学界(理论版),2011.

[4]崔永禄.文学翻译佳作对比赏析[M].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5]劉绍龙.翻译心理学[M].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6]唐健禾.论翻译过程的元认知监控[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04):85-89.

[7]吴斐.元认知策略视域下的翻译实践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4.

[8]王寅.认知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2012(04)

[9]肖开容.文旭翻译认知过程研究的新进展[J].中国翻译,2012(06)

作者简介

柳芸(1993-),女,汉族,江苏扬州市人,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理论与实践专业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猜你喜欢
元认知作用
基于元认知的数学焦虑研究
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元认知在大学英语教改中的应用
口译教学中的元认知策略应用实证研究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元认知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