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城市形象媒体呈现调研报告

2019-01-29 10:27刘炜琪
卷宗 2019年3期
关键词:城市形象兰州甘肃

1 兰洽会概述

“兰洽会”全称“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Lanzhou Investment&Trade; Fair),是中国西部地区主要的投资贸易洽谈会之一,规模逐渐扩大,并呈现出日渐国际化和专业化的态势。2012年6月兰洽会正式升格为国家级展会。会议每年一届,目前已成功举办24届。

会议自1993年举办以来一直是兰州城市形象对外宣传的亮点,而与往届兰洽会相比不同的是,第二十二届兰洽会以“共建‘一带一路,推进互利共赢”为主题,其国际化、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活动更加务实高效,此外,本届兰洽会首次举办了“中国西部‘创客节”,为甘肃省内外的创业者搭建桥梁,提供机会。而从第二十三届会议的举办情况来看,兰洽会已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交流新平台,于以往的基础上再次转型、提升,邀请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要、企业和专业客商参会洽谈。至2018年7月,第二十四届兰洽会以“深化经贸合作,共建绿色丝路”为主题,最大的特点是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以绿色、务实、创新的办会理念博得大众青睐,显而易见的转变则是会议程序的简化以及务实合作的新风。

因此笔者选取第二十二届兰洽会至第二十四届兰洽会的媒体报道进行量化分析,从纸媒、广播电视媒体及网络媒体入手,全方位、多角度探讨兰洽会报道之得失,重点考虑会展经济与城市形象的关系问题。

2 兰州城市形象在媒体报道中的呈现

兰洽会对于兰州市乃至整个甘肃省的对外开放都有着战略性的意义,媒体如何利用好兰洽会这一资源平台吸引受众目光,无论对于媒体自身,还是兰州市乃至甘肃省的城市形象宣传,都能收获不小的成果。

近三年,甘肃各大媒体对兰洽会的召开均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报道,虽然会议仅进行3-4天,但是媒体从会议准备阶段就已开始关注并持续跟踪报道,不断提升市民对兰洽会的关注度。从会议的前期筹备到会议召开期间再到会议圆满闭幕,媒体纷纷加大对会议进程的报道力度,从而使兰州市的城市形象得以传播、兰洽会的社会关注度得到普遍提升。

研究样本选取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网络媒体三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本地媒体,样本选取时间为2016年4月至2018年9月,涵盖近三届兰洽会的前期筹备、举行及后续相关项目的进行。

2.1 纸质媒体对兰洽会的报道

报纸媒体对兰洽会的报道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的报道为主,如《甘肃日报》、《西部商报》、《兰州晨报》、《甘肃农民报》等都对每年兰洽会的筹备、召开及闭幕进行较为全面的报道。同时近年的兰洽会也不断吸引了《人民日报》、《大公报》、《文汇报》的争相报道,足见其影响力的日渐扩大。

历年来《甘肃日报》在兰洽会开幕当天对该议题的报道非常集中,以2016年为例,从报道数量上看,第二十二届兰洽会报道总数为37篇,占7月8日报道总数的56.92%;从报道体裁上看,消息共有23篇,通讯9篇,深度报道5篇。分别占兰洽会报道总数的62.16%、24.32%、13.51%。由此可见,该报对于兰洽会的报道在当日总报道中占比大,但深度报道数量不够,多以消息通讯为主,这样的状况在2018年第二十四届兰洽会的报道中依然并未改善。

但从内容上看,基本能涵盖兰洽会的不同侧面,如2016年“陇原巧手赢得掌声”的报道和“永葆勤奋务实本色 奉献无怨无悔青春——记2016陇商力量榜‘陇商十大风云人物李利涛”的报道等等,也能以小见大,从侧面去反映兰洽会的成果。2018年的“网谈兰洽会”中《甘肃日报》还引入网友评论,从兰洽会观众的角度来呈现兰洽会,其中就有网友评论“ @也看也说:走过24年,兰洽会,就像黄河水一样,悠悠地润泽着金城兰州,浇灌肥沃了陇原大地;走过24年,兰洽会,就像一碗碗牛肉拉面一样,馨香了陇原大地、甘美着陇原人民;走过24年,兰洽会,就像一本本《读者》一样,丰富繁荣着甘肃文化,同时也注脚推介着甘肃文化。”这样的内容一方面给传统纸媒提供更多的互动性,同时也能借网友的视角踏出兰洽会将视野引入到兰州城市形象上。

2.2 广播电视媒体对兰洽会的报道

广播电视媒体对于兰洽会的报道也是较为充分的。2016年《新闻联播》于7月8日在其“联播快讯”25分36秒至25分51秒中对兰洽会的召开情况进行了播报,对本次参会人数进行了介绍,并且对签订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和签订金额作了概述。2017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于7月6日在其“联播快讯”26分15秒至26分30秒中对兰洽会的开幕盛况进行了播报,对本次参会的两个主宾国,参展商人数进行了介绍。2018年7月5日《新闻联播》在其“联播快讯”24分51秒至25分06秒中对第二十四届兰洽会的开幕盛况及重点活動进行了介绍。《新闻联播》以其电视媒体领域的影响力,使得外界对兰洽会、兰州市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在国内范围最大程度地扩大着兰洽会的知名度。

三年间,从前期筹备到会议召开再到闭幕,甘肃省广电总台对于兰洽会各个阶段的进展都进行了跟踪报道。数据中显示,《甘肃新闻》对于兰洽会的报道呈现出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每年4月开始对兰洽会的举办进行预热、铺垫,直至7月初开始了极为集中的报道,从举办前的每条新闻45秒左右到举办期间的每条1分钟以上可以看出《甘肃新闻》对兰洽会的重视程度;从报道内容上看较为多元,内容涉及到对于来宾团体的介绍、主宾国的介绍、项目签约、创客节点亮兰洽会、省领导会见外宾、顺利闭幕等等,基本上涵盖了兰洽会的主要方面。但是从整体上看,新闻标题相似度高,缺乏新意,某些报道内容也比较相近。严格来讲,有效信息较少。大量的经济类签约、会议的报道不易拉近观众,难以让兰州市民将“兰洽会”作为兰州城市标签去认识,不利于城市形象的对内塑造。虽然《甘肃新闻》关于兰洽会的报道频率很高,兰洽会的热度一直未消减,但是从对外传播上看,效果不尽人意,因为许多域外人士并不关注《甘肃新闻》,因此怎样突破收视上的瓶颈也是我们需要关注并深入探讨的问题。

2.3 网络媒体对兰洽会的报道

由于网络媒体在时效性、便捷性、信息量上都比传统媒体更胜一筹,因此相对于传统媒体的兰洽会宣传报道,网络媒体的传播效果相对好一些。在网络媒体报道的三年中,也经历了不小的变化。

在对第22届兰洽会的报道上,主要以甘肃日报社的新媒体“每日甘肃网”和甘肃省宣传部的新媒体“中国甘肃网”以及甘肃省广播电影电视总台的新媒体“丝路明珠网”为主要力量进行报道。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每日甘肃网”对于兰洽会的专题播报和“中国甘肃网”的“VR直击,走进第22届兰洽会360°看展馆”。前者包括以下七个版块:要闻、本网记者带您看“兰洽”、展会信息、“兰洽”硕果、图看“兰洽”、展馆示意图、全媒体直击。它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兰洽会进行了报道,各有侧重点,内容充实,同事不同面。有些版块的内容虽有交叉,但从整体来看能够做到不同专题有不同的内容。后者的特色在于利用VR先进技术,让没有去参加会议的老百姓也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人们在家也能看“兰洽”,这也成了甘肃本土新媒体在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丝路明珠网在2016年对于兰洽会的报道总共25篇,报道集中在兰洽会举办期间。报道涉及筹备期工作、单双号限行、门票价格、兰州公交集团开通两条兰洽会服务专线、电商等等,报道主题相对于《甘肃新闻》和《甘肃日报》在与群众的相关程度上更高,更容易拉近受众与媒体之间的距离,报道内容更容易被受众接受,因而传播效果也更好一些。不仅是以上这些新媒体,还有例如新华网、甘肃飞天网、新民网等网站也对兰洽会进行了报道。

2017年,上述媒体对兰洽会持续关注的同时,新媒体在本届兰洽会的报道中也尽显实力。2017年6月7日,甘肃省经济合作局开通的,名为“兰洽会在线”(现更名为“投资甘肃”)的兰洽会官方微信公众号上线,并发布第一篇文章。上线后该公众号对第二十三届兰洽会进行了持续的新闻播报,内容涉及经济贸易合作咨询、各省市地区兰洽会参与情况、兰洽会相关信息发布等。同时微信公众号设立兰洽会专业板块,包含“历届回顾”、“会刊”、“筹办动态”、“活动安排”、“签约项目”五个板块。

2018年兰洽会期间,以投资甘肃网和兰洽会官方微信为平台,编辑推送了兰洽会各类信息2400多条。《凤凰网》向海内外连续推送了兰洽会各项活动信息。甘肃经济广播第12次以全国经济台大联播的形式对兰洽会进行现场直播,甘肃广电总台丝路明珠网全程视频直播,并在微信、微博实时刷新图文报道,多平台、多维度放大报道声量。

甘肃本土新媒体在兰洽会的报道中虽然有技术上的突破,也作了较为详尽的报道,但是报道的深度欠缺,网页制作技术与客户端的开发水平较为落后,报道内容偏生硬,因此对于受众的吸引力偏弱,大部分受众仍然来自甘肃本省,所以在对外宣传兰洽会上有很多不足之处,对外传播不是很广泛,省外、全国甚至国际上对兰洽会的关注程度并不是很高。

3 结语

兰洽会迄今已经举办了24届,是甘肃省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商贸会展盛事。作为一个以“兰州”命名的会展盛事,如何利用兰洽会做好兰州城市形象宣传,是我们今天必须思考的问题。

从上述梳理来看,媒体确实“聚焦”了兰洽会,但是,围绕兰洽会的“对外传播”,尤其是聚焦“兰州”形象的传播宣传还比较少见。各大媒体的报道基本上还是以会议性、流程性的报道为主。深度报道缺失严重,虽然个别媒体注意到兰洽会对一般市民生活的影响,将兰洽会引入到公共话题的讨论。但整理而论,兰洽会依然还停留在表面,不仅与市民较远,而且也没有形成热议的话题。可以说,对兰洽会“借势营销”不足,是当前最主要的问题。

此外,兰洽会虽然是省上的年度盛事,但对兰州而言,意义重大,应该积极把握这项展会从而借势营销自己。要以兰洽会为契机,加大对本地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的综合宣传。毕竟,兰洽会已经从过去一个简单的贸易和物质交流大會,发展成为今天一个国际性、战略性的经济文化交流大会。应当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做足区域国际传播的大文章。这也是兰州目前最可能“直接借势”的有效资源。

对此,传统的会展报道形式(如会议式、流程性报道),以及简单化的技术追逐(融合报道、VR技术等)都还是比较浅层的创新。媒体应该在内容资源开掘上做深做透,兰洽会不是一场接一场的会议或论坛,也不是仅仅影响兰州市民(城关区群众)的社会新闻。兰洽会是响应国家大战略,顺应“一带一路”大格局的时代产物,是兰州“修渠布网”,参与国际经济对话与合作交流的重要盛会。媒体应该在这方面大做文章,做大文章。同时,兰洽会也是文化交往的盛会,媒体报道应该立足于人,挖掘人际交往、文化交往的深度文章,使兰洽会的报道能够更加深入,从而达到最优化的传播效果。

作者简介

刘炜琪(1993-),男,汉族,浙江舟山,在读硕士,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戏剧与影视专业,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艺术。

猜你喜欢
城市形象兰州甘肃
我的兰州梦
兰州石化推进改革正当时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兰州琐记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甘肃卷
镜中武汉:城市形象的传播与认同
刍议沈阳城市形象与效益
2015年《第一财经周刊》“新一线”栏目的城市形象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