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探讨

2019-01-29 10:27张鑫
卷宗 2019年3期

张鑫

摘 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村青壮年人口涌向城市。我国农村家庭代际分离现象日益凸显,传统的养老形式出现了巨大的危机。由此形成了数量庞大的“空巢老人”群体,从而出现了群体性普遍性困境,使我们不得不对该现象进行思考,如何运用成熟的社会工作技巧缓解该现象引发的困境。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社会工作

1 农村老年人口空巢现象成因

1.1 家庭养老功能变迁衰退

随着城市和农村的经济体制不断改革,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自主性迁移成为了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式,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农村流动人口群体。在农村,由于经济体制的发展,农民单纯务农所获经济收益,不足以满足新一代年轻农村人口在日渐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出现了大规模的流动人口到城市务工。另一方面,社会竞争压力日益增大,务工子女群体普遍不具有成熟的经济能力在城市中供养老人。部分外出务工群体会选择将自己年迈的父母留在家中,以减轻自己负担,因而造成了大规模的农村“空巢老人”。

1.2 社会参与不足,被动成为单独个体

从农村老年人口自身角度出发,大部分农村“空巢老人”并不适应城市生活。老年人被动成为独立人群的根本原因,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结果,这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今社会以追求秩序和理性为目的,农村空巢老人作为弱势群体,势必会被社会边缘化。美国著名社会学家 Ernest Watson Burgess 最早提出社会参与这一概念,并用于研究老龄化社会,创造出解释老人晚年角色及活动缺失的三种理论模型,即疏离理论、整合理论和活动理论。[1]三种理论都是为了解决老人社会参与意愿和被迫从社会中离开二者之间的矛盾。老人有强烈的社会参与愿望但缺少参与机遇,不得不被迫远离社会。[2]子女长期不在身边和自身文化程度较低,没有丰富的精神文化活动,使之产生孤独、漂泊、无助感。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对现存的养老方式进行反思,本着和谐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工作者伦理理念,通过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的方式,改善现存现象。提高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

2 农村空巢老人激增现象导致困境

2.1 缺乏情感关怀

近年来,空巢老人的现象急剧恶化,务工子女因各方面因素不能回家看望父母,部分子女以此为负担。老人们因过度思念儿女从而精神上得不到慰藉,产生了强烈的孤独、空虚感。农村老年人自杀概率逐年上升,成为了我们关注的热点。

2.2 缺乏生活及医疗照料

农村医疗机构水平欠发达,不能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有些老人还会心疼医药费,一心想为自己的儿女攒钱留下丰厚的“遗产”。于是很大部分老年人患病后用 “土方法”缓解病情,甚至放弃治疗。致使老人因为病情拖延,造成感染及恶化,等到儿女为其治疗已为时已晚。更有老人,病死在家中,几日后才被发现的悲剧也屡见不鲜。

3 从社会工作角度反思农村空巢老人现象

在传统的养老观念不断瓦解的今天,“空巢老人”现象显然是解决社会人口关系问题的重中之重。 与“空巢老人”联系的大多数关键词都是为孤独、悲惨、可怜,空巢成为中国现存的“养老之痛”。

从社会工作宏观角度出发,面对这样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要尽早的确立和健全养老制度,大多数农村老人没有退休工资,为其提供最低保障资金能够提升其生活质量。引进发展老年产业配合政府采买服务,开拓老年人消费市场,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从社会工作微观角度出发,帮助缓解空巢老人因缺乏关心、关爱而产生精神空虚。面对这一类精神上比较敏感的人群,社会工作者应该更加多一些耐心、细心、精心的去照料这些老人。贯彻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根本目标“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让老年人有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更佳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质量。

4 社会工作专业介入

4.1 个案工作介入农村空巢老人,关注内心世界

个案工作介入农村空巢老人,是由专业的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方式,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知识和技巧,为农村空巢老人个人或家庭提供心理调整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其目的在于协助个体及家庭认知自身拥有资源及潜能,增进其适应社会和自主解决困境的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生活状态。

4.2 小组工作介入,帮助空巢老人得到精神慰藉,构建支持网络

社会工作者可以将其单独分类,组建心理咨询专长工作小组,为老人们提供心理救助,及时的排除老年人心理压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有利于老年人参与的活动,吸引老年人参加各种兴趣的老年小组活动。组建老年互助小组,可以利用较好的邻里关系,建立“小老助大老”的老年互助团体,提倡团结互助,发挥余热,更好的实现助人自助。改变老年人孤独的生活环境,引导老年人走出“空巢”的阴霾,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做自己想去做的事情,从而战胜孤独和不安感。

4.3 社区工作介入,整合资源,完善空巢老人照护机制

社区是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的主要场所,其对于空巢老人的养老支持作用十分重要。但在中国农村社区建设处于滞后状态,缺少健全的社区活动场所。社会工作者要充分发挥资源链接者角色,链接并调动可用的社区资源,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更多的支持与服务,如协助社区建立老年活动站、老年保健所、成立社区书屋等,可以丰富老年人的生活,满足老人基本的生活及社会交往需求。同时社区也可以发挥自身的力量,为空巢老人引进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以居住在家的老年人家庭为核心、以提供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

5 启示

老龄化进程迅速的今天,老年人是我们关注的新热点。赡养老人,不仅仅是我们中华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和必须具有的美德。而现今社会,老年人这一弱势群体也逐渐边缘化。相对于城市的老年人口来说这一现象还没有如此凸显。而在农村地区,老年人不僅生理方面承受的压力巨大,在心理方面也会有很大的波动,双层压力下极易造成老年人在心理层面的无力感。

对社会工作者而言,促进老年社会工作和农村社会工作相结合迫在眉睫。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使老年社会工作能够通过创新注入新鲜血液。以老年人为服务主体,基于老年人的思维模式解决实际问题。积极地倡导社会各界对农村空巢老人现象的关注,救助和爱护老人发挥社会责任。提高社会各界对社会工作的认可度,号召大家关注老年社会工作发展,为老年人提供适合自己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社会工作者应用自己的服务理念和热情为农村老年人口带来实际性的帮助,联合政府更好的建立一系列新农村养老福利政策,建立相对完善的农村服务机构。

参考文献

[1]裴晓梅.从“疏离”到“参与”:老年人与社会发展关系探讨[J].学海,2004,(01):113-119.

[2]张岩,徐俊.农村空巢老人“孤独死”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9):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