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路,立德树人
——新时代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刍议

2019-01-30 08:04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34期
关键词:树人立德德育工作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第三中学)

一、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立德树人,而“立德”就是将人的道德品质置于首位,通过正向科学的措施加以引导、感染和激励他人;“树人”是以人为本,运用适当的方式促进人的各方面的改进和提升。

因此,立德树人要补充“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当前我国的初中教育中,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还要从能力、道德、素质等方面全面培养,增强学生健康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达到育人树人的目的。因为这样做学生的未来才会幸福、活跃、健康。并且需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德育的任务,具有服务观的德育,才能称为合格素质教育。在初中生的平常学习与生活中,班主任要严格实施服务型引导,尽最大能力使学生的需要得到满足,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和表扬,用自身的言行感染学生,切实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完成“立德树人”任务。

二、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德育工作理念

在现阶段,通过对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观察研究发现,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观念在德育工作的发展中相对滞后。德育工作仅仅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理解,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仍然未得到改善。为了加强初中生的德育修养,班主任应该将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有效的融会贯通起来,使初中生的德育素质得到提升。

2.德育内容

目前,德育的内容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初中班主任过度看重班级集体主义理论、五重论、四美论,放松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对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将产生不利影响。班主任需要按照学生的年龄规律,掌握初中生的心理发展变化,把德育内容与时代发展结合起来,从而引导学生在初中阶段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和人生追求。

3.班主任德育理论水平较低

在德育过程中,我国班主任的道德理论水平普遍偏低,他们没有发现德育对初中阶段学生自身素质发展的至关作用,其普遍认为德育是一种表面的形式,无法起到实际影响。这种理解当然是不正确的。德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构成内容,是加强初中阶段学生各方面的核心支柱。初中班主任需要持续完善自己的德育工作能力,加强自己的德育素养,由此加强学生的自身素质,能够以更优异的状态体会学习与成长的乐趣。另外,一些班主任过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他们经常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视而不见,他们对学生缺少一定的爱与耐心,有些学生会犯错误,一些班主任一般通过冷言冷语和骂人的方式处理,这让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学生对班主任的畏惧,对于德育工作的合理进行将产生阻碍。

三、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策略

党的十八大指出建立立德树人的工作理念,把这一理念作为工作的任务和目标,加强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在创新思路,立德树人的前提内,笔者对优化初中班主任立德树人的培养模式提出以下相应建议。

1.以德为先,重视行为引导

“立德树人”既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对中国教育的要求,也是教育回归最初本质的主要革新。卢梭曾经说过:“在你敢于承担培养人的任务之前,你必须先创造一个人,你必须是一个值得钦佩的榜样。”这句话清楚地表明,作为一个教育者,一个人应该是一个值得钦佩的榜样,用自己的行为引导学生。在初中阶段,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们的行为将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班主任的行为能够对其他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他们用自己的言行来呈现教师的道德,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因此,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需要坚持以德为先,重视行为引导,将自身的行为举止作为标杆起到榜样作用。

2.正确掌握“立德树人”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联系

习近平总书记“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与马克思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德育在学生培养阶段的优先地位和基础地位,重点提出以德育为核心,以德育为主。与此同时,以“立德树人”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目标,相比较而言也更容易获得成功。

因此,作为初中班主任应该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所需要的人才与德育紧密结合,将“立德树人”作为新时期完成初中生各方面进步发展的主要途径和核心。

3.创新德育理念

首先,初中班主任在工作中需要及时注意当今时代革新的发展规律,有远见,掌握德育对学生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从职业道德、德育观念、道德教育等方面重视新时期德育理论的运用,让学生确立新的道德理念,从而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科学的价值观念,为学生各方面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

其次,初中班主任在工作中要主动与学校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与互动,让学校、家庭和社会能够结合。初中班主任需要努力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让学生家长掌握学生的德育状况和学习水平。父母根据孩子的问题精心引导孩子,让他们确立健康合理的德育观念。通过家访的形式,班主任也会掌握学生的成长和生活背景。

基于此,班主任将科学地实施德育工作,由此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从而达到德育工作有效完成的目标。

4.完善德育目标

首先,在以往的德育工作实施阶段内,初中教师过于关注课程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对学生德育的培养,这对德育的有效性实现将产生不利作用。所以,在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实施德育的阶段中,班主任需要完善德育目标,在传授学生德育知识的基础上,关注学生德育能力的提升,加强学生自主面对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其拥有一定的价值判断能力、道德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其次,初中班主任在对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培育之后,需要将其转化为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发展,包括挫折感和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让学生在遇到问题和困难的情况下,可以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来应对和处理生活、学习上的问题,使德育工作的顺利展开得以具体实现。在此基础之上,在班级德育管理中,班主任应使学生确立合作竞争理念。当前社会发展迅速,竞争日益激烈,学生需要本着合作的精神,方可以融入社会发展的进程。

总体而言,对于初中班主任的班级德育工作实施来说,立德树人不仅是一个精致的管理任务,也是学生日常行为标准。只有把它体现在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让其逐步成为培养学生健康生活和正确学习习惯的正确理念,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初中生全方位的进步与发展。实现培养“两个一百年”伟大目标中社会所需要的全能人才。

猜你喜欢
树人立德德育工作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