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家庭教育,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2019-01-30 08:04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34期
关键词:胡适家风家庭

(平凉市崆峒区西大街小学)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课堂,是孩子接受教育的起点。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儿童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一个好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一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关系着祖国的发展与未来。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教育本质上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充分而又准确地诠释出了教育其实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与感召力,这种力既有形又无形,既包括言辞的说教,也包括行为的规范,综合起来讲就是对人进行教化,教人以行动,化人以性情,教中感化,化中传教。它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弘扬的是人性的真善美,营造的是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国家的健康发展凝聚道德力量。

人的一生永远在接受教育。如果说学校教育注重教知识,社会教育强调守规则,那么家庭教育则教会我们懂礼仪、知荣辱。在家庭教育的平台里,每个人都承担着受教者与施教者的角色,并在不同时期互相转化,共促成长。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个人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关乎社会的和谐,民族的进步乃至国家的发展。

人们都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世界终究属于孩子。这句话无疑赋予家庭教育神圣而又艰巨的使命,也强调了家庭教育的任重道远。教育在路上,一段好的教育,应该与孩子发展的各个阶段相适应。教育不是关起门来搞培育,更不是止步不前,固步自封,而是开放式的,平等的。只有在民主自由、和谐公正的社会环境下,教育的理念才会不断更新,与时俱进。同样,也只有拥有一个相互尊重、理解包容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才能开出胜利之花,结出成功之果。这势必是对社会环境的监督与考量,也是对为人父母在责任与义务上的要求与定位。

迈入新世纪以来,和平崛起、民族复兴是当今中国发展与强大的战略选择。在坚持走强国富民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如何开展家庭教育,是每一个国人应该深深思考的问题,也是实现中国梦、民族梦的首要任务。习总书记在关于家庭教育建设重要讲话座谈会中指出,“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强调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弘扬构建和谐社会。下面我将结合习总书记讲话中的三个“注重”,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理解。

注重家庭。家庭是社会组成的基本单元,是人生的第一所课堂。一个健康健全的家庭好似一块优渥的土壤,为孩子的成长发展提供上等的养分。相反,父母离异,单亲家庭,留守儿童,这些问题不仅成为教育环节中的顽疾,也是孩子成长道路中最大的绊脚石。据《中国教育发展报道》白皮书显示,我国未成年犯罪开始呈现低龄化趋势,在2016年,据全国法院新收未成年罪犯案例公布,初中生犯罪尽达到了68.08%,这绝不是单纯的个案悲剧,未成年犯罪已成为一个综合性社会问题,也是世界各国都存在的难题。打开电脑,输入“未成年犯罪案例”,标题的触目惊心不亚于事件本身。“三名留守儿童杀害学校老师,手段残忍震惊老练刑警”“单亲妈妈含辛茹苦,最终成为儿子最恨的人”。这些案例再一次绷紧了家长的神经,也为我们的家庭教育敲响了警钟。

儿童犯罪,罪在谁?他们本是祖国的花朵,因父母问题成为“问题孩子”,因家庭问题被遗忘在黑暗的角落。他们沉迷网吧,抽烟喝酒,打架斗殴,最终走上了犯罪道路。聚焦他们的生活,近距离地走进镜头下的他们,冷静地让人不寒而栗。有人说,有因就有果,试问:谁是昔日的因,谁又成为今日的果?又有谁愿意为今天的他们买单?是社会还是家庭?板子究竟要打在谁的身上?其实孰不知,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中,最好的教育便是爱与陪伴。陪伴的缺失,家庭成分的残缺是孩子内心产生孤独与寂寞的源头,加上长期无人监管,隔代教育引起的爱的越位,方式的老化,观念的陈旧,都可以让一个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孩子找不准人生航标,沉沦堕落。人生好比舞台,每个人都在扮演自己的角色,这场剧作没有排练,更不允许重演,谁都不能中途退场。这是作为父母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注重家教。家教即家庭教育,它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子女在家庭环境中受到的熏陶、影响。家庭教育与个人的进步成长同步进行,发生、发展、变化,不同的家庭教育使我们成长为一个个不同的个体,从而使世界多样化。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家庭教育不仅是人生的起点,更是今后成功的根基,根基不稳,犹如摇摇欲坠的大厦,外强中干,坍塌只在一瞬间。

家庭教育是一种纯粹的德行生命养育,它区别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重是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习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强调,“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深刻地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将落实家庭教育推向一个新高度。

成功的教育始于家庭。纵观古今中外,大部分的成功人士之所以能于千万人中脱颖而出,成就自己的人生,源于拥有一个好的家庭教育。不同的教育方式、教育态度、教育理念所取得的收获是不一样的。胡适,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胡适幼年丧父,母亲含辛茹苦养育他。然而,在那样的封建大家庭里,一个妇人要撑起一个家,其中的心酸与忍辱负重可想而知。成年后的胡适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写到:小时候犯了错,人多处,母亲只是用眼睛狠狠地瞪我一眼。然而,夜深人静时,关起屋门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却不许哭出声。母亲说,她教育子女不是给别人看的。多年后,胡适再度忆起,他评价母亲,是一个对我管教深细而严格的人,是一个容忍善良、仁慈温和而又很有刚气的人。有人说,推动历史的,往往是那些推动摇篮的手。品读胡适的一生,不得不对他的母亲心生敬意。

注重家风。曾国藩,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文学家,他为官一生,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取得巨大成就。然而他的成就不仅在于官场的赫赫有名,所著《曾国藩家书》更是影响深远。一部家书让我们读出了华夏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再次解读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品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家治国精髓,不仅体现了他深厚的学识造诣,更折射出他高尚的道德修养。书中涉及修身养性、为人处世、持家教子等方面,收录了他与祖父、父母、叔伯等交流关于立德立人的规范标准,同时也有对子女的叮嘱教导,堪称家风传承之典范。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的能影响家庭成员精神、品德及行为的一种传统风尚和德行传承,注重以德立家,以德治家。一个家族在经历了社会的变迁后依然屹立,身后一定有它长期积淀的、祖辈们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要强大,不仅指经济的繁荣,还有道德文化的提升。作为公民,首先要做到爱岗敬业,知法守法;作为家庭,要重视家庭教育,端正家风,使家族优良传统代代相传。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国家的命运与家庭的兴衰息息相关,不可分割。国家,是国与家的结合,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中国,这个有着几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家,一向崇尚“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家庭的兴旺与国家的前途荣辱与共。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今天,要把落实家庭教育作为我们实施教育战略任务的重中之重,这是实现每一个中国人梦想的必由之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胡适家风家庭
胡适的美国恋情
家庭“煮”夫
家风伴我成长
恋练有词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胡适清红先负王琳娜
瞻仰胡适故居 见其未知一面
胡适、张君劢眼中的斯宾诺莎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