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舞蹈编导的基本素养与能力探究

2019-01-30 10:41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编者舞蹈动作

(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

舞蹈作为一类表现形式丰富的艺术,具有极高的欣赏与学习价值,舞蹈的出彩与否主要取决于舞蹈的创编人员的素质。因此,如何更好提高舞蹈创编人员的能力,进一步优化舞蹈的编排,是每一位舞蹈创编工作人员需要完善的任务。同时,幼儿舞蹈由于其表演者年龄较小,其相对能力偏弱,如何开展好其编创工作是相关编创者的艰巨工作。

一、幼儿舞蹈的特点

为更好开展幼儿相关的舞蹈创编工作,必须首先充分了解幼儿舞蹈的特点与幼儿舞蹈表演者的特点,才能更好合理对其进行优化调整,更好创编完善出色的舞蹈。

1.技术难度相对较低

首先,充分考虑幼儿舞蹈的表演者与欣赏者的客观条件,由于其年龄相对较小,能力也偏弱,因此其舞蹈的技术难度相对较低。具体而论,首先为保障幼儿在表演过程中的安全,应当避免如大幅度地跳跃、肢体要求高的动作设计,从而保护幼儿的正常发育,不会因舞蹈而受到影响。其次,由于幼儿往往其专注能力相对较低,故而在舞蹈编排的过程中应注意时间的设置,不可过分拉长舞蹈的时长,从而保障舞蹈的质量。

2.舞蹈的故事性较强

由于幼儿的年龄相对较小,因此部分故事性、趣味性相对较低的舞蹈难以积极吸引幼儿的注意,故在其舞蹈创编的工作中应当注意舞蹈背后的故事设置。首先,舞蹈编排可积极借鉴目前已有的童话故事或寓言故事,通过故事的媒介烘托整个舞蹈的气氛,帮助幼儿更好专注于舞蹈表演,其观众也会更具有兴趣进行欣赏。其次,幼儿舞蹈的背景故事应当与成人舞蹈具有典型的差异,即其故事与舞蹈结尾应当以喜剧为主,从而保障幼儿的学习欣赏兴趣。

二、幼儿舞蹈编创人员的基本素质分析

1.语言表达能力强

舞蹈创编人员不仅是整支舞蹈的设计者,也是舞蹈的教学工作者,因此其必须拥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先,在舞蹈的教学指导工作中,必须运用清晰、正确的专业术语。即使是幼儿舞蹈的练习工作,也必须由专业的方法进行操作,由此才能保障幼儿舞蹈的质量与相关表演者的规范,同时也能帮助未来有深造舞蹈的幼儿夯实舞蹈基础。其次,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其心智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因此在教学创编的工作中,其工作人员必须运用好鼓动性与激励性的语言,以此帮助幼儿更具有练习的动力。同时,需要注意幼儿在舞蹈排练过程中发生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教学中应当鼓励为主、批评为辅,要求创编者具有较好的耐心。最后,创编者需要注意语言与非语言的有机结合。由于幼儿年龄相对较低,其语言理解和组织能力都相对较差,所以当舞蹈编排过程中出现需要调整优化的环节,舞蹈编创者需要用语言和非语言教学的结合,必要时候可亲自示范,以此更好推进舞蹈的教学编创工作。

2.动作示范演示准确无误

为确保幼儿能够充分理解舞蹈并将其合理演绎,需要舞蹈编创工作者进行准确的示范工作。首先,需要注意将舞蹈动作拆分工作。尽管幼儿舞蹈的难度相对较低,但由于幼儿的能力有限,直接进行整合式的教学仍然难以让其快速上手掌握要领。因此,在舞蹈教学中应当注意动作的拆分,如身体上下半部的分别练习,让幼儿逐步掌握舞蹈。其次,应当将舞蹈动作背后的故事积极引出。为更好帮助幼儿理解舞蹈动作,需要将舞蹈背后的意义进行分析。通过理解舞蹈动作的意义,幼儿能够更好发挥想象力,将舞蹈准确演绎。最后,只有充分保障了舞蹈创编者的技术规范,才能保障整个舞蹈的合理,确保幼儿进行合理有序的舞蹈练习。

3.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尽管幼儿舞蹈是所有舞蹈艺术中最为简单的环节,但也是所有舞蹈的基础与前提,因此只有使用规范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保障幼儿舞蹈的质量。首先,在编排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由简至难、由易至繁的原则。只有分步拆解舞蹈教学,才能保障幼儿充分理解舞蹈,更好进行欣赏学习。其次,在舞蹈创编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其教学的顺序,应根据舞蹈的行进顺序开展教学。由于幼儿的年龄客观因素,导致其逻辑思维能力有限,从而需要依据舞蹈顺序开展编排,保障幼儿充分理解舞蹈。

三、进一步优化提高幼儿舞蹈创编的策略

1.情景联想与舞蹈动作结合

在充分考虑幼儿的客观因素如年龄、理解能力等后,相应的舞蹈创编者可采用情景联想与舞蹈动作结合的方式开展创编教学工作。具体而论,首先可借助音乐作为载体开展相关的教学工作。通过音乐的引入,让幼儿进行充分的想象,并在想象的驱动下开展舞蹈表演,既增加了舞蹈的即兴色彩,又能帮助其更好开展舞蹈的学习与记忆。其次,由于幼儿的记忆能力有限,舞蹈创编者通过设置情景,将原本机械的舞蹈动作化为有机的练习,帮助幼儿更好记忆舞蹈动作,深化学习成果。最后,通过情景的引用与联想,能够更好帮助幼儿融入舞蹈理解舞蹈内涵,从而在表演的过程中自然流露情感,更好进行舞蹈的表演。

2.自然神态与舞蹈动作的融合

目前部分幼儿舞蹈的创编工作者在进行舞蹈编排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区,即在舞蹈的创编过程中只注重舞蹈动作的设置,而忽略了必要的舞蹈动作神态创编教学。舞蹈是众多艺术形式之一,同时舞蹈也是一项内涵非常丰富的艺术。因此,相关的创编工作者应当积极做好其自然神态的编排教学工作。首先,需要将舞蹈内涵与舞蹈的背景故事向幼儿充分讲解,在舞蹈背景故事中喜剧或悲剧情节出现时,要求幼儿进行一定的神态的变化。其次,音乐是串联整个舞蹈的重要纽带,舞蹈编创者可根据音乐的变化,帮助幼儿理解舞蹈的过渡,以此丰富其神态自然的变化,将舞蹈的气氛更好烘托。

3.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创编方法

幼儿舞蹈区别与成人舞蹈,其内容相对更为灵活与丰富,因此其创编的过程中也可以运用多类不同的教学创编方法,以此更好帮助幼儿舞蹈的创编工作。举例而论,可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尽管幼儿的专业能力相对成人不足,但同时幼儿的想象能力远高于成年人,因此通过讨论式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幼儿更好理解舞蹈内容,幼儿的想法也能启发舞蹈创编者的思路,更好进行舞蹈的创编工作。其次,发现式教学方法也是重要的幼儿舞蹈创编工作思路。此方法的运用要求舞蹈创编者不直接开展舞蹈教学,而是借助音乐、故事、背景等要素的引入,帮助幼儿更好理解舞蹈的同时,提高其练习与学习舞蹈的兴趣,更好进行舞蹈表演。最后,相关的教学工作还可运用目前资源高度共享的互联网科技。相关的舞蹈创编者可利用互联网进行筛选,选用一定有教育价值与创编参考价值的音视频内容,进行学习与互动,将其有价值内容充分吸收,并以此为根据进一步优化自身舞蹈的创编工作,以期收获更好的舞蹈效果。

四、结语

幼儿舞蹈不仅在表现形式上有别于成人舞蹈,其在编排要求与编排者的能力上也有诸多的区别。只有相关的工作者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能力,切实优化调整其编排方法,选择合理完善的教学手段,才能使得幼儿舞蹈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幼儿群体也能收获更多的知识学习。

猜你喜欢
编者舞蹈动作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编者语
编者有话说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动作描写要具体
编者语
编者语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