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觞曲水寄忧乐 畅叙幽情悟死生

2019-01-30 19:31陈士同
中学语文 2019年4期
关键词:兰亭生命人生

陈士同

时至魏晋,挞伐不断,生灵涂炭。国家不幸诗家幸,生逢乱世的士子在现实中看不到希望,只能把视野投向别处。这种不经意的转身,让他们发现了自然山水的美和自我内心的丰富。当外在的山水与内在的情感相遇,再付诸文字,就有了文学的空前繁盛,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是众多经典中的奇葩。作为序跋类作品的极品,《兰亭集序》只有短短的324个字,却有机地把写景抒情,叙事议论融为一体,在客观与主观,自然与社会人生的对接中,表现出“哀而不伤”的独特审美意蕴。仔细品味文本可以发现,作者选取独特的视角,很好地把审美的情趣、生活的意趣和人生的理趣融入其间,让“兰亭世界”呈现出别样的风致。

一、惠风和畅的审美情趣

美是什么?美是有意味的形式。面对这种有意味的形式,不同的审美主体选取的角度不同,对审美对象的关注点也不同。暮春之初,烟雨江南,杂花生树,草长莺飞。一群文士“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从庙堂走向江湖山野,回归自然,目之所及,不再有朝廷的繁忙与倾轧,而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清俊淡雅。有山有水,草木葱茏,充满生机;而动静相承,澄澈与青翠的色彩搭配,更增添了景物的质感。“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自然的风物尽态极妍,按照自己的生命姿态展演,一旦进入文人的眼中,成为笔下描绘的对象,客观之物与主观之情的契合,就具有了独特的审美寄托。读者通过文字的品读,在作者绘声绘色的描绘中就能体会到“读右军之文,文中有画;观右军之画,画中见文”的意趣。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静,智者动;仁者寿,智者乐。”对自然山水的回归与观照,欣赏者在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中不觉产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赏景愉悦。这种感受形成文字,不论是站在外围客观地审视,还是置身其中切身体验,字里行间都被附加上浓郁的主观情味。置身于兰亭世界,在流觞曲水的应和中,目之所及,耳之所闻,摹山绘水,让笔下的山水具有了别样的气韵。这种气韵有别于苏子在壬戌之秋,与客泛舟赤壁所见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空灵缥缈,也不同于范文正“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生机盎然。春华秋色,景致各异,从不同的写作者笔端流淌出来时,就被赋予了不同的审美意蕴。

自然之景,造化之力,原本只是客观的存在,当成为作家把玩的对象时,因 “情随事迁”“世殊时异”,就被附加上浓郁的情绪化色彩。而中国绘画中山水写意技法的移入,在虚实相衬,动静相承见就外溢出别样的韵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公作美,习习暖风拂面,在青山秀水间风流名士,青年才俊,蔼蔼长者,齐聚一堂,衣衫飘袂,饮酒赋诗。良辰美景,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信可乐也”的感慨,足见赏景者的喜悦与沉醉。面对造化所赐,写作者身临其境,在山水风物中浸润身心,令其陶醉;对读者而言,借助唯美文字的描述,同样能够产生如临其境之感。除了描写对象表现出“兰亭美感”,文本在语言使用和谋篇布局上也同样给人以阅读的审美愉悦。就句式的使用看,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交错使用,形成参差错落的变化之感,读起来有一种抑扬顿挫之美;而极富主观情感色彩的词语“乐”“痛”“悲”的运用,把文章蕴涵的情感层层推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而“信可乐也”“岂不痛哉”“悲夫”感叹句与反诘句的穿插,在语气的变化中把作者的情感变化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文似看山不喜平”,就文章而言,作家遣词造句,表情达意是流动的。这种变化,除了思想内容的逐步推进,情感的逐层深入是重要的体现。海明威创作的“冰山原则”在文学创作中具有普适性的价值。“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文章形似一座正在移动的巍峨的冰山,露出水面的是形象,隐藏在水下的是思想情感。形象越集中鲜明,感情越深沉含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正是从某一个方面巧妙地运用这种写作技法,这样在品读文章时才有了余音绕梁的审美体验。

二、快然自足的生活意趣

《兰亭集序》创作的缘起是农历三月三,在“会稽山阴之兰亭”“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举行修禊之事。作为一种民间习俗,这一天人们游于水滨,举行祭祀、沐浴、采兰,以祈福消灾,祓出祸端。不过,对文人雅士而言,他们固然有普世性的祈求消灾的心理,但他们齐聚兰亭,面对良辰美景,他们不会局限于简单的祭祀和沐浴,而是独辟新意,用一种全新的方式享受当下的美好生活。沐浴和煦的阳光,采摘一束馨香的兰草,然后“列坐其次”,开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时光。

良辰佳日,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列坐其次”,一个酒器顺水而流,停留处取杯畅饮,兴之所至,见景赋诗,绘山水,咏生活,叹人生,形式不拘一格。一种成人的游戏,看似平淡,但个中折射出的则是游戏之人的随性和洒脱的生活姿态。游戏间隙,谈天地,评古今,论得失,无拘无束。置身天地间,无需为凡事俗务所牵绊。“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浩淼宇宙,充满无穷的奇妙引发人们无尽的遐思。而世上万物的品类繁多,让人目不暇接。由现实到想象,由天上到地上,虚实结合,在“思接千载,视通八极”间给人以胸襟开阔之感。

置身现场的生活品味,个体生命可以放浪大化中,尽情享受。而“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的一瞬,把个体生命的人生体验扩展到对普世性的生活程式的探讨中。心性的不同,采取的生活姿态不同,内敛者以“静若处子”之态在室内畅谈人生,外放性格的人则不为世俗所囿,自由放纵,不为世俗所绊,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生活,以释放自我的真性情。“静躁不同”,依照自己的本心随性地享受着生活。对作者而言,现场的“一觞一咏”“畅叙幽情”,让自己“快然自足”;而对于“后之览者”,面对多变而无法掌控的生活,采取什么样的方式经营,更多取决于自我生存的境遇。“放浪大化中,不惊也不惧”,每一个生命体如果面对自己的生活与人生都能够以靖节先生的洒脱摆渡,生活中也就少去了困顿和迷惘。身处乱世的王羲之能够在乱中取静,寻觅一方生活的乐土,虽不能达到“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境界,但兰亭的饮酒赋诗的唱和之趣与苏子泛舟赤壁所抒写的“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的生活有异曲同工之妙。

生活是动态的,生活的成色也是多变的。每个人经营生活的方式不同,所体验的生活意趣也就不同。诚如蒙田所言:“坏日子,要飞快地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生活无法改变,如何平衡轻重缓急,取决于生活主体对待生活和人生的态度。“淫雨霏霏,连月不开”之后,必然有“春和景明”的胜景。困顿中学会调适,穷可坦然,达能内敛。这样,生活与人生就不会变得难以捉摸。生活需要技术的设计,更离不开艺术的呵护。只有以艺术家的情怀与眼光去彩绘,即使是“坏日子”也可以变得丰富多彩,富有趣味。

三、修短随化的生命理趣

“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是作者对庄周“一死生、齐彭殇”生死观所持的看法,而“虚诞”“妄作”两个词则鲜明地表明了自己对“生死、修短”的态度。很显然,把人的生死、寿命的修短等同起来,本身就带有消极的意味。不过,把庄子对待生死的观点放在道家整体思想框架中进行观照,从“无为而治”的角度理解,有其合理性。但是,用现世人生的眼光来审视,这种思想就少去了砥砺人奋进的力量。正是站在这样的高度,作者以“死生亦大矣”的慨叹引发出对人的生死问题的思考与探讨。

时光的利刃是无情的,不论世间何事何物在时间的切割中都将经历由出现到发展,再到消亡的过程。在这个演进的过程中,不论优劣、好坏、贵贱无出其外,生命的长河也不例外。不同的人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展演生命的形式,尽管不同人的生命过程的色彩和质感不同,或得意,或失意;或荣,或辱,但“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古人所言的“不知老之将至”“老冉冉其将至兮”“人生天地间,奄忽若飘尘”,表现出对无法掌控生命的无限感喟。

对作者而言,因生命的存逝“修短随化”而引发无限的感慨: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终期于尽。但在无法改变的现实面前,作者并非一味地感伤与消沉,而是从理性的高度告诉世人:事物有生就有灭,有乐就有悲;事物由生到灭,由乐到悲,其时间短暂,似白驹过隙;生命长短存灭,不是主观所能左右,它取决于大自然造化。把王羲之的这种思想与苏东坡在《前赤壁赋》中所言及的“变与不变”的思想进行比较,在“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臧也”所蕴涵的哲理中能够找到契合点。

“天地之间,物各有主”,每一个生命体都以不同的方式演绎着“居家、出门、回家”的环形生命程序。既然世间万物都有相同的归属,世界之所以变得丰富多彩,主要归因于不同的生命体耕耘生命的方式。生命的终极指向是死亡,如何让匆匆过客在过往中留下印痕,这就需要生命主体精心的运思劳作。生有各种各样的生,有的人活的志得意满,有的人活得窝窝囊囊;死也有各种各样的死,有的人死得轰轰烈烈,有的人死得默默无闻。诚如臧克家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司马迁说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一个人对待生命的态度决定生命的底色,王羲之站在人生的制高点,面对时光的飞逝,人生的短暂发出无限的感叹,但这种叹惋是“哀而不伤”的。而“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所传达出来的则是对人生的无限眷恋和热爱。“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生命的消逝无法抗拒,之所以会引发世人无限的感怀,一则是生命本体永难满足的内在欲望——所之既倦,二则是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停无法掌控——所遇已陈,再则是个体生命的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无法抗拒。但对作者来说,自己虽无法跳出常人面对生死无法掌控带来的感怀,但更多是对生死投注理性的思考。“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古文观止》)

西方哲学对生命困境的揭示警言睿语繁多,“人生最大的不幸不是发现生活的无聊,而是在于对无聊有了清醒的认识以后,还必须终老于无聊之中,就在百无聊赖之中,或长或短的生命终于渐渐消亡,万物皆化为灰烬”。面对无法改变的世事,活着的人不是消极地等待慢慢老去,而应该倍加珍惜:生命短暂,要珍惜生命。生命的长短有时间度量,要珍惜时间;什么能够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要珍惜什么;要正视人生苦短,更要珍视人生的美好。王羲之面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望崦嵫而勿迫”不是悲观地“嗟悼”,而是以积极的心态珍惜当下,以乐观之思看待生死。

自然、人生是有价值的,是美的。它们的消亡让人“悲从中来”。尘世有代谢,正是这种轮回交替,才有了生生不息的生命接续。《兰亭集序》所呈现出来的美学特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悲感弥漫于外,深情激动于中。这种特质在文中的体现则是在叙写闲情逸致中蕴涵大悲哀:美景不长,欢乐易逝,人生苦短,生命无常。正是这样,才感慨系之,才以之兴怀,才大呼“痛哉”“悲夫”。不过,这种痛与悲,不是儿女情长,也不是忧乐得失,而是超越时空,超越生死的洒脱与旷达。

猜你喜欢
兰亭生命人生
向明月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On Tess’s Tragic Fate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兰亭烧烤记
Bondage and Feminist Consciousnessin the Patriarchal Society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独一无二的你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