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软实力刻不容缓

2019-01-31 23:50
中国农资 2019年20期
关键词:实力氮肥尿素

“零关税”之后,化肥出口没有了门槛,尤其尿素出口却出现了爆冷,由此看到我国化肥与国外化肥在成本竞争力上的差异,原料上国内用的是煤炭,国外用的是天然气,这一现实无法改变,唯有通过技改降低能耗、煤耗等,降低生产成本来提升企业的软实力,才能在国际市场赢得竞争力和话语权。

在出口受阻的每个阶段,企业总会把责任推向政策或其他客观原因,很少认真思考问题的症结所在。去年及之前,化肥企业,特别是尿素企业可以把矛头对准我国的关税政策,因为之前的关税政策抬高了尿素价格,使得我国尿素价格在国际上没有竞争力。遵循这种思维逻辑,今年的尿素出口遇挫也可以归结到政策上,因为没有出口退税,这仍然是我国尿素价格无法与国际同行竞争的“有力”原因。但尿素出口遇冷的原因真是如此吗?

事实上,真正的原因还在于我国尿素企业自身缺乏市场竞争力。如上文所说,中东地区的一些尿素企业的生产成本仅有170-180美元/吨,折合人民币1144-1211元/吨,而我国尿素企业的生产成本普遍在1450元/吨左右。也就是说,我国尿素的吨成本高出中东地区239-306元。在这样的成本差距下,我国的尿素遇冷不足为怪。因此,尿素出口遇冷的根子不在政策上,而在自身的竞争力上。

提升我国化肥企业软实力,提升产品竞争力已刻不容缓。“目前中国还没有进口尿素,但已有进口合成氨,虽然价格还不明确,但肯定会低于国内合成氨的价格。按着目前的差价,尿素进口也随时成为可能。”这一分析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想必,我们每一个化肥企业也不愿意看到尿素进口这一可能成为现实。

煤炭是我国氮肥生产的主要原料,针对我国氮肥行业的这种特点,《石油石化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氮肥行业要调整原料和动力结构,发展烟煤、褐煤等低阶煤制化肥,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是发展重点。这为氮肥行业的发展指明了出路,只有改变技术路线,降低生产成本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竞争力,才能激发行业持续发展新动能。

现如今,我国化肥企业的确到了苦练“内功”的关键节点,与其抱怨政策,不如想方设法提升自身软实力,只有以产品竞争力说话,在国际市场上才有竞争力和话语权。

猜你喜欢
实力氮肥尿素
预计今年氮肥消费或将增加
挖掘机尿素喷嘴散热改进
尿素涨价坐实的两个必要条件
实力抢镜
尿素再涨 也换救不了市场
江淮小氮肥 耕耘六十年——纪念安徽小氮肥诞生六十周年
抓住机遇 主动作为 努力推进我国氮肥市场稳步前行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乱七八糟的“尿素”是该好好治一治了
2017春季各地氮肥市场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