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管理及方法研究

2019-02-01 04:49张志宏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宣传中心山西太原030013
中国房地产业 2019年15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建筑工程建筑

文/张志宏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宣传中心 山西太原 030013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对建筑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质量管理作为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居民安全。因此,对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管理及方法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1.1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彼此之间的竞争也不断加剧,建筑企业想要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十分关键,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核心点在于保障和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质量管理作为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建筑工程质量中起到了非常的重要的作用,是保证和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途径。现阶段,质量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有利于确保建筑工程质量与预期相符,继而推动建筑企业的发展;

(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可有利于推动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建筑企业的技术水平也会得以提升。

基于此,建筑企业必须重视质量管理的作用,在进行质量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施工方法,还要对施工材料、施工技术等关系到工程质量的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1]。

1.2 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因素

在进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过程中,质量管理可能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可能会因此而下降,建筑工程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在诸多影响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人为因素。如果质量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则会对质量管理水平和效果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施工材料同样是影响质量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建筑工程建设和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施工材料,其质量的高低,会对工程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如果质量管理人员缺少对施工材料质量的控制,一旦施工材料质量出现问题,就会对工程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

例如:某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为节省成本,增加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只注重材料的价格,却不重视材料的质量。在采购材料过程中,缺少对材料质量的检测,致使材料质量不符合施工标准。最终导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返工,在影响工程进度的同时,提升了工程造价,施工单位也因此承受了经济损失。

2、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管理及方法

2.1 建筑工程施工前的质量管理

近些年,建筑施工技术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进步,与传统施工技术相比,现阶段的施工技术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建筑施工材料的种类也日益丰富,让人产生目不暇接的感觉。基于此,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在工程施工正式开始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并结合的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2]。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在工程施工开始之前,应该组织施工人员、设计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熟悉和掌握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中的内容,同时还要了解工程施工中的有关条款,以避免错误操作,违规施工等行为的出现。

(2)施工企业应该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材料供应商,并保证参与投标的供应商具备从业资质,在遵循经济性原则的基础上,选择材料供应商。供应商确定完毕后,施工企业应组织技术人员对材料进行检查,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材料质量存在问题,不允许其进入施工现场,并要求材料供应商更换质量符合标准的材料。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还应通过抽查、试验的方式,对材料质量进行检测,确保其质量无误后,方能进行使用。对于混凝土等需要现场加工的施工材料,应该在保证水泥、硅灰石粉等材料质量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合理的配合比进行混凝土的配置,同时还要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只有这样,才能在最大限度上保证混凝土材料的质量。

(3)施工企业还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内外部环境的分析,明确自身的优势,对准备工作进行规划和调整,确保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能够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制度是工作开展的前提依据,建筑企业想要确保质量管理的效果,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十分关键。只有这样,质量管理工作才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在进行质量管理制度的完善过程中,需要对其合理性、规范性和全面性进行强调,其目的在于提升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因此,企业在完善制度时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明确管理人员的工作范围和时间,以此来约束管理人员的行为,从而营造出良好的质量管理氛围,在调动管理人员积极性的同时,还能使质量管理效果得到强化。

(2)将质量管理制度贯彻落实到实处,发挥制度的引导作用,使管理人员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同时让管理人员正确认识到制度实施的重要作用,通过合理划分责任,将制度落实的责任,分配到每一个人身上。

(3)质量管理部门可以建立奖惩制度,根据管理人员工作效果,给予其一定的奖励或惩罚,以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2.3 应用现代技术,构建信息化的质量管理平台

在信息化时代下,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有鉴于此,建筑企业想要使质量管理的效果得到强化,应用现代技术势在必行。因此,建筑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应用现代技术,构建信息化的质量管理平台。在平台构建过程中,企业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数据和信息资源,从而在现场管理人员和企业高层领导之间架起一道信息实时共享的桥梁,为企业制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结论:

综上所述,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建筑企业想要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必须要提升质量管理的水平,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因此,建筑企业应该做好施工前的质量管理工作,通过质量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及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构建,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从而推动建筑行业实现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建筑工程建筑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与对策探讨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