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形势 理清思路 扎实推进高质量森林浙江建设

2019-02-02 03:59胡侠
浙江林业 2019年12期
关键词:林业森林改革

胡侠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地林业部门认真抓好机构改革,积极推进林业发展,高质量森林浙江建设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取得了显著成绩。

关于2019年的工作,总的体会是:成效明显、亮点突出

林业机构改革顺利推进。在2018年省级开展机构改革的基础上,2019年市、县开展机构改革,全省林业系统共同努力,构建新形势下的林业工作组织体系,基本明确了新时代林业工作的目标任务。总体看,经过这一年的工作磨合,机构改革总体推进顺利,林业工作开展总体平稳,较好地实现了机构改革和业务工作“两不误”。

年度目标任务较好完成。全省完成造林更新面积20.01万亩、森林抚育32.68万亩,新植珍贵树2264.9万株,超额完成计划任务。组织开展自然保护地大调研活动,基本摸清了全省自然保护地现状,组织实施“十大名山公园”提升行动。新建“一亩山万元钱”基地30.5万亩、巩固深化39.7万亩。前三季度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4570亿元,同比增长5%以上。完成松材线虫病除治面积364万亩,清除病死树490万株。主动应对机构改革后的森林防火工作新情况,森林火灾发生率和受害率继续维持历史最低水平。

林业重点工作亮点纷呈。圆满完成北京世园会参展任务,浙江室外展园、室内展区双双获得国际竞赛组委会大奖,大奖数量与北京、江苏并列全国第一。由省政府垂直管理、省林业局代管的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正式挂牌,钱江源国家公园顺利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期评估。森林资源“一张图”建成运行。创成国家森林城市2个,金义都市区森林城市群成为国家试点。“一村万树”作为全国乡村绿化美化的先进典型,在全国推广。

关于当前的形势,总的判断是:机遇不少、挑战不小

从机遇看,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工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作为13个需要始终坚持的制度之一,为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方向。2019年1月,中央深改委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和《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2019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浙江省发挥七山优势、打通“两山”转化通道带来了巨大机遇。《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高水平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的决定》,对林长制、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和系统修复、高水平推进国土绿化美化、国家公园等工作作了明确部署。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导对森林覆盖率、自然保护地、松材线虫病防治、竹产业、森林古道等工作十分重视,先后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党和政府的重视,是全力推进林业改革发展的动力源泉。

从挑战看,当前林业工作面临着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压力,松材线虫病等森林病虫害防控的压力,持续促进林业增效、林农增收的压力等。而且,随着生态保护的约束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日益严格,社会对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的关注度日益提高,这些压力会越来越大。在挑战和压力面前,要深化改革创新,努力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

关于2020年的工作,总的感觉是:任务很重、要求很高

2020年是“十三五”与“十四五”承前启后的一年,既要完成好“十三五”林业建设的目标任务,又要谋划好“十四五”林业发展思路。

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要认真盘点,冲刺收官,为“十三五”林业工作画上圆满句号。

要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提出了森林覆盖率、林业行业总产值等12项发展指标,提出实施十大林业重点建设工程,并把5年的造林更新任务、珍贵彩色森林建设任务等落实到了市、县。要对照这些目标任务,系统梳理、逐项检查,查漏补缺、优化提升,保质保量完成“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

要认真总结“十三五”林业工作的成绩经验。在全面完成目标任务的同时,要认真总结5年来林业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特别是要建立一批精品工程、选树一批示范典型,把林业工作的特点和亮点充分展示出来。要结合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总结林业改革发展中规律性、机制性的经验做法,并以制度的形式将其固定下来,为持续推动林业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要深入分析“十三五”林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例如一些地方森林覆盖率下降,一些地方非法占用林地、无证采伐林木、滥捕野生动物等现象时有发生,松材线虫病发生和危害的范围持续扩大,林业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和经济效益不高等。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分析制约林业发展的矛盾问题和深层次原因,采取有力措施补短板、强弱项。

2020年是推进工作的关键之年,要把握重点,夯实举措,以“四个重大”引领林业发展。

在重大项目方面,要启动高质量国土绿化美化行动,计划5年内全省新增森林180万亩;全面实施《“十大名山公园”提升行动计划(2020—2022年)》,深入推进“十大名山公园”建设;认真完成钱江源国家公园试点工作,积极推进丽水国家公园创建。2020年,围绕加大重要区域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力度,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地保护体系建设,高标准精准提升国土绿化和森林质量,大力发展现代林业经济示范等重点。

在重大改革方面,要大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林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森林资源“一张图”的推广应用;要积极探索森林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估体系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体系;要深化林业股份合作制和林业金融改革,进一步增强林业发展活力;要统筹做好森林公安转隶后森林防火机构设置、林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等改革工作,确保防火和执法工作正常开展;要扎实做好事业单位改革,完善机构、配齐人员,做到有人管事、有人干事、有机构办事。

在重大政策方面,要实施好省委、省政府即将出台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启动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工作;要协调省委、省政府出台天然林保护修复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天然林保护工作;要探索推行林长制,加快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制体系,形成党政领导挂帅、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新格局;要全面实施经省政府同意印发的《关于支持工商资本“上山入林”投资林业产业的若干意见》,制定出台支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要落实好基层减负政策,整合相关会议培训和文件,在量上精简、质上提升。

在重大平台方面,要打造好产业展示平台,举办首届长三角森林康养和旅游节,组织做好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参展等工作;要打造好科技创新平台,深化省政府与中国林科院科研合作,大力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生态定位站;要打造融媒体平台,统筹资源和力量,开展青少年林业自然教育基地建设,集中开展声势浩大的主题宣传活动。

2020年是“十四五”的谋划之年,要找准定位,理清思路,为“十四五”林业发展描绘美好蓝图。

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总目标。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探索出一条符合新时代要求、具有浙江特点的林业高质量发展之路。让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加强科技、制度等方面创新力度,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让协调成为内生特点,发挥七山优势,补齐山区发展短板,进一步提高协调发展水平;让绿色成为普遍形态,高水平推进国土绿化美化行动;让开放成为重要桥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深挖世界浙商、浙江华侨等资源,扩大林业对外开放力度,实现合作共赢;让共享成为最终目标,探索推广蚂蚁森林、互联网义务植树等形式,切实提高群众绿色获得感、生态幸福感。

要把现代化治理作为总基调。要运用林业治理现代化理念加强林业制度建设,用法治保障林业高质量发展。要运用林业治理现代化理念强化林业监管,加强队伍建设,完善机制程序,严格事前审批,推动“双随机”监管工作;要运用林业治理现代化理念提升治理能力,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在制度的轨道上推进林业事业发展。

要把竞争力提升作为总要求。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乡村振兴、大花园等战略机遇,把林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让林业工作有方向、有力度、有成效;要坚持以人为本,搭建服务平台,提升工作水平;要弘扬浙江精神,扛起“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新使命,干出“三个地”的新标杆,争当全国林业工作的排头兵。

猜你喜欢
林业森林改革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land produces
哈Q森林
哈Q森林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哈Q森林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