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浑沌学视角看网络热词“丧”

2019-02-03 09:41王琪
青年文学家 2019年36期
关键词:青年

摘  要:语言系统中凝聚着大量的文化成果,保存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网络语言也同樣的反映了深刻的文化现象,“丧”是2017年网络语言中有两个词深受青年人的喜爱,不断地被青年网友创新使用。因此本文试用浑沌学的理论分析“丧”网络热词流行背后的文化因素,发现了世界青年亚文化是其流行的文化根基之一。这为语言与文化的深刻关系提供了网络语言的证据,也为我们了解网络文化和青年人的思想提供新的路径,有助于更好地引导网络语言和青年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浑沌学;网络热词;语言与文化;青年

作者简介:王琪(1995.11-),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文化语言学、语言景观。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36--02

一、引言

20世纪50年代罗远培先生所著的《语言与文化》一书在中国拉开了语言与文化研究的序幕,语言的文化价值逐渐被语言学家所重视。根据语言的文化性质,张公瑾先生认为: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总体的组成部分,是自成体系的特殊文化。[1]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存在着文化整体的映像,语言与文化具有自相似性,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语言研究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化整体。[2]互联网时代下产生的网络语言正以突飞猛进的速度飞快发展,于根元在2001年时就曾写到:“互联网以无孔不入之势蔓延至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一种自成体系的语言逐渐在网络空间中形成,并被越来越多的中国网民使用”。[3]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智能手机出现并普及,上网变得愈发便捷,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逐渐模糊,网络不再只是以前人们消遣娱乐的工具和途径,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根据《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72亿,而在2007年我国网民只有2.1亿人。2017年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在全部网民的97.5%。[4]网络语言是在特殊的互联网环境中受到外部社会文化影响的语言变异,它密切贴合社会发展和网民心理情感的诉求,反映出当今的社会文化问题。作为语言子系统的网络语言当然也属于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是网络文化最直接的表现形式。

2017年网络热词“丧”先后在年轻的网民群体广泛传播,且二词一脉相承,反映了年轻网民群体的心理变化,其中也隐含了深层的文化因素。本文运用文化语言学中的浑沌学理论,以网络热词“丧”为例,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出发,试分析其流行背后社会文化因素。

二、对初值的敏感依赖——“丧”作为网络热词的变异表现

随着科技发展,牛顿经典力学主导的有序世界日益显出巨大的缺陷,我们生活的世界并不都是确定必然的,事物也不全是线性发展的,事物发展过程中各种不确定的微小因素的影响都会导致和原来相差甚远的结果。语言也是如此,语言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符号世界,而是一个开放的、演化的、有着大量外界干扰的复杂系统。这个系统不是一个确定、简单和谐的模式,它常因系统内部一些微小的不确定因素或来自系统之外的某些微小干扰,就可能导致巨大的、不可预测的波动。[5]网络语言正是一个浑沌状态的系统,语言学家无法预测哪一个词会成为明天的网络热点,网络语言系统的演化是确定性与随机性合成的一种运动机制。但我们要注意这里说的不确定与随机不是指无序,而是一种嵌在无序中的有序,一种更“高级”、更复杂的有序,浑沌学中称为“浑沌序”。“浑沌是确定性系统的内在随机性”,浑沌运动的本质特征是系统长期行为对初值的敏感依赖,所谓的内在随机性,是系统行为敏感地依赖于初始条件所必然导致的结果。[6]

“丧”作为汉语中原本就存在的词语,在进入网络语言后却与原来的词义相去甚远。但不管两者的距离有多大,其运行轨道都将敏感地依赖初值,也就是说初值决定着一个词的语义发展,即“丧”的语义发展都敏感地依赖其语义初值。

《说文解字》中丧,亾(古同“亡”)也,从哭从亾,会意。丧作名词意为:(1) 丧仪;丧事;(2) 人的尸体、骨殖;(3) 祸难。丧作动词意为:(1) 失去;(2)服丧,持丧;(3) 悲悼;伤悼;(4) 死去;(5) 忘记,忘掉;(6) 灭亡,失败。网络流行的“丧”形容的是年轻人态度消极、情绪消沉、精神萎靡的颓废状态,主要用作名词和形容词如“这个人很丧”、“今天又是丧气满满的一天”、“新的一天新的丧”。除了直接使用“丧”字外,网友们更多用“毒鸡汤”和表情包来表达“丧”。所谓“毒鸡汤”与传达温暖、励志、正能量的心灵鸡汤背道而驰,“毒鸡汤”以心灵鸡汤的形式表达的却是赤裸残酷的现实,如:①假如今天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哭泣,因为明天生活还会继续欺骗你。②失败是成功之母,可惜成功六亲不认。③当你觉得自己又丑又穷,一无是处时,别绝望,因为至少你的判断还是对的。“丧”的本意是“死亡”,所以有了“丧事、服丧”的意义,“死亡”对家人来说就是一场“祸难”,对国家来说就是“灭亡”。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丧”的其他词义都是在它本义“死亡”的基础上不断引申而来的。“死亡”本身就笼罩着阴郁、可怕、悲伤的色彩,所以在网络语言中被用来表达消极负面的情绪。

三、“丧”背后的文化初值——世界青年亚文化的自相似性

情景喜剧《我爱我家》中的“葛优瘫”奇袭网络后,一大批压力重重的年轻人仿佛一时间找到了失散多年的组织,不约而同地给自己贴上“丧”的标签。 “感觉身体被掏空”、“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生无可恋”仍在霸屏网络,形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丧文化”。“丧”的爆红不是凭空而来,它流行的背后都有着深层的文化原因——世界青年亚文化的自相似性。

亚文化(又被称为次文化、副文化、潜文化,是“subculture”的汉译),是相对于主文化而言的,它们所包含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有别于主文化,在文化权力关系上处于从属的地位,在文化整体里占据次要的部分。[7]不同社会群体的存在是多样化的亚文化存在的基础,青年亚文化就是以青年群体为主,青年人主导的亚文化。

整体观是浑沌学的基点,浑沌学的思维方法就是注重对对象作整体把握。语言与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文化是一个大系统,他下面有很多子系统,在所有子系统中,语言是最能反映文化的一个子系统,语言是文化的一面最真实的镜子。[8]《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所统计,我国网民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3.0%,且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0%,网民职业以学生为多。[9]可以看出我国网络语言创造的主力军是这些受到良好教育的青年人,因此网络语言在很大程度上所反映的是青年的心理和情感,网络语言自然也是青年亚文化的组成部分和有力表现。

青年人正处在自我认知、自我定位的关键时期,他们渴望平等自由,追求独立自主,当他们发现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时, 他们运用抵抗的文化来表达青年具有强烈的反叛性, 这是他们争取成年人的权利和获得成年人承认的特定方式, 也是自我身份的表现形式。美国在一战后出现的“迷惘的一代”和二战后出现的 “垮掉的一代”,这两个文学群体他们都因战争而受到创伤,逃避现实,充满了迷惘悲观的情绪,他们照自己的本能和感官行事,竭力反叛以前的理想和价值观。“垮掉的一代”在60年代又发展为着装奇异、反叛主流,追求绝对自由的“嬉皮士”,他们喜爱摇滚乐,用摇滚乐来表达他们对现实社会政治的不满。70年代欧美掀起了一场倾向于思想解放和反主流的尖锐立场的“朋克运动”,使得“朋克”音乐的受众更广,受到了世界青年的喜欢。中国这时也出现了崔健、窦唯、唐朝乐队等受到摇滚乐影响的年轻音乐人,而他们在国内也赢得了当时青年人的喜爱,他们的影响一直持续到90年代末。随着整个世界格局趋向平稳,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青年亚文化也从激进、抗争趋于平和甚至于妥协。

上面的可是认为是中国网络流行的“丧文化”的源头,那么在亚洲其他国家出现的青年亚文化就更加接近于中国青年的“丧文化”。日本1987年后出生奉行宽松教育方法 的“宽松时代”,他们从小经历的是日本经济不再快速增长,就业难的社会环境下,他们自我意识强烈,缺少毅力与谦和,毫无担当,不爱与人交往,躲进动漫游戏的世界里,这就诞生了日本的“宅文化”。韩国也有一群“N抛世代”:没有经济能力、上升无望的韩国青年人从抛弃了恋爱、结婚和生小孩,人际关系和购房,甚至抛弃了梦想和希望,他们正式宣告20~30岁年轻人什么都可以放弃,当下行乐,对于什么都不抱有理想,来描述他们自身所处的社会之困境。

我国青年现在流行的“丧文化”与世界其他青年亚文化一脉相承既相似但又存在着些许不同。它们都区别于主流文化而独立活跃在青年当中传达消极负面的情绪,但不同的是,流行在中国青年中的“丧文化”更像是青年们对冰冷现实生活的撒娇抱怨,只是青年人一个排解压力痛苦的一个途径,“丧”过之后的他们干劲会更加充足。

四、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热词“丧”的蹿红看似毫无道理规律可循,实际上却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下语言的非线性发展的结果。内因就是语言系统内部因素的发展,外因是年轻人面对理想破灭、现实生活的不公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加之国外类似的青年亚文化的影响,而找到的宣泄途径,是向他们所生活的社会和世界提出温和的抗议。不只是这一个网络词语,所有流行的网络词汇都反映出一定的社会问题,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这也印证了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能更加深入的研究当今网络语言形成的内在文化因素,就可以更好理解青年人的思想和情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乃至改善现实世界中的不合理、不公平之处,从而促进青年人保持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使我们国家的未来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张公瑾,丁石庆.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41).

[2]张公瑾,丁石庆.浑沌学与语言文化研究新起点[C].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

[3]于根元.网络语言概述[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7.12). http://cnnic.cn/

[5]張公瑾.走向21世纪的语言科学[J].民族语文,1997(02):1-7.

[6]苗东升,刘华杰.浑沌学纵横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71).

[7]高丙中.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变迁[J].社会学研究,1997(01):115-119.

[8]张公瑾,丁石庆.浑沌学与语言文化研究新起点[C].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

[9]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7.12). http://cnnic.cn.

猜你喜欢
青年
当代青年的“小目标”,该如何实现
桂北地区长寿之乡永福县青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50例青年女性乳腺癌临床治疗效果和病理分析
浅析当代青年政治观现状及其成因
青年网络思想教育的“四三四二”模式探究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自我实现角度窥探青年自我实现的困境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