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身边的“初心使者”谢兰

2019-02-05 06:14蒋炀
当代党员 2019年23期
关键词:整治居民社区

蒋炀

10月25日,两江新区人和街道邢家桥社区。

社区党委书记谢兰一手提着草药瓶,一手拿着记录本在社区收集群众意见。

草药是社区居民黎国平从江津的大山里辛苦采回熬制而成的,可以清咽润喉。黎国平是社区安置房住户,曾饱受房屋失修漏水之苦。

黎国平把草药送给谢兰,一方面是表示感激,另一方面更是心疼她——作为社区“管家”,谢兰身患癌症,依然忙碌在社区安置房整治工作第一线。

“看到老百姓这么苦,我心里很痛”

说起自己的老房子,65岁的陈重徽皱起了眉头。

“涂料层脱落,厨房炒菜经常飘灰;屋顶漏水,客厅和卧室的一面墙常年被污水浸泡;电线老化也严重得很。”陈重徽一下子倒出了许多苦水,“这些年来,自己掏钱修修补补,刷了3次墙,还对墙体进行加固,少说也花了两三万元。”

走在邢家桥社区的街巷内,陈重徽指着附一栋7楼苦笑道:“你看,那棟楼顶加了彩钢板和外墙面刷了黑色防水涂料的就是我家,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前几年,陈重徽给家里安装空调,那面常年被雨水浸泡的墙连空调挂机的重量都承受不起,后来只有安装在另一面墙上。陈重徽打开手机展示了年初时录的一段视频,当晚室外下着雨,室内卧室地板上放了几个盆接雨水,卧室放床的位置正上方,小拇指厚的水泥抹灰层掉了一大片,露出黑色的内墙面。

跟陈重徽有同样遭遇的,还有住在这里的宋远芳。在她家客厅,根本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电饭锅、淘菜盆、洗衣粉……这些生活必需品全都堆放在一张旧床板上。由于没有物业公司,宋远芳只好自己买来白漆把墙面刷了又刷,但是没过多久墙壁又被漏下来的水泡烂。

“看到老百姓这么苦,我心里很痛。”谢兰说,邢家桥社区有16栋高楼,488套住房中有465套房屋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水。因为恶劣的居住环境,这里甚至有些家庭不和,闹起了离婚,这使得居民强烈希望改变现状。

“我是社区带头人,我不做,工作怎么开展,居民怎么过上好日子”

邢家桥社区共有579户人家,1422位群众。为了1422人的安居梦,谢兰真是操碎了心。

2017年2月,邢家桥社区安置房综合整治项目被列为两江新区管委会重大民生实事项目,该项目涉及安置房488套,门面91个,安置人口1422人。谢兰想通过这项工程一举摘掉邢家桥社区“脏、乱、差”的帽子,可是她和同事们却遭遇了始料未及的阻力。

谢兰一直记得2018年12月11日这一天,社区安置房改造正式开始。上午10点左右,社区居民陆续聚集起来。有些情绪激动的居民端着板凳坐在施工现场阻止施工,有的居民甚至将大粪端到社区办公场所。

“几乎每天半夜都有居民打电话骂我,我也是个普通人,怎能不难受、不委屈!”谢兰想不通,为什么一个为民办好事的民心工程,在老百姓的眼里就变味了呢?

53岁的邢向斌,全家几代人都生活在邢家桥社区。改造工程刚开始的时候,他和多数人一样,非常抵触。

他听居民传言,社区想靠这次改造赚钱。面对谢兰的动员,他冒火了,朝着谢兰吼:“莫说那么多,你安的什么心?你自己晓得!”其实,邢向斌母亲的家里,早已破旧不堪,唯一的一张床用一张塑料薄膜盖住,只有晚上睡觉的时候才敢揭开。

“我不做这个改造整治工作,一个月拿2500多元工资,我做这个改造整治工作,一个月还是拿这么多工资,你说我安的什么心?”谢兰说,在那段日子里,她含着眼泪,一遍遍地给居民解释:“改造房屋,不要居民一分钱,社区和我也不会拿工程款的一分钱……”

这样的困境,换了别人,也许已经甩手不干,但谢兰甩不开也放不下。

“我是社区带头人,我不做,工作怎么开展,居民怎么过上好日子?”谢兰抹干眼泪,带着社区党委和居委会干部,挨家挨户走访,了解居民的想法、听取居民的意见。

虽说吃了无数的“闭门羹”,但谢兰终于找到症结所在。

原来,邢家桥社区开发得早,补偿低,没有物业公司进行维护管理,居民积怨深,再加上不时有谣言称该片区要拆迁,居民们老想着靠拆迁获得补偿。

“事实上邢家桥安置房不符合危旧房改造政策。”谢兰说,居民们心里的期望落差大,因此把居住多年的苦和怨全都发泄到社区工作人员身上。

为了让居民打开心扉,谢兰带着《给居民的一封信》,挨家挨户上门走访。

社区有一户姓田的人家,不仅自家不整治,也不允许管道线路从他家外墙经过。“我上门找他,他不开门,说睡觉了,连给我搭话的机会都不给。后来给他哥哥做工作,哥哥给他说不通,我又辗转找到他嫂子……来来回回十多次,最后终于松口了。”谢兰说。

据不完全统计,谢兰先后组织召开居民会议30余次、院坝会40余场,接待来访群众1000余人次。

最终,在谢兰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居民们的态度发生了改变。这其中,71岁的黄大爷是改变最大的一个。

为了做通黄大爷的工作,谢兰和工作人员前前后后到黄大爷家中去了不下20次,还发动了楼栋长、党员代表一起做工作。面对大家的软磨硬泡,黄大爷的态度明显发生了转变。

“这个工作是很难,再难我们也要去磨,磨嘴皮子、磨耐心、磨耐力。”说到对社会治理的工作经验,谢兰说,面对居民对她发火、谩骂,自己首先不能冒火,只有一点点地磨,很多人就是被她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动了。

如今,黄大爷主动请缨,当起了项目综合整治小组的志愿者,打扫临时厕所,帮不在家的27名居民保管房屋钥匙,协助工作人员处理整治过程中产生的小纠纷。

为了让居民住得更舒心,社区还针对每家每户各式各样的需求,进行“一户一策”的调整,而这种调整,甚至细致到插头安装的位置。

在谢兰和社区工作者的努力下,支持整治的居民渐渐多了起来。

“我觉得没啥,长了瘤,找时间去割了就行了嘛”

早在2018年,謝兰就被诊断出患有肺癌。“我觉得没啥,长了瘤,找时间去割了就行了嘛。”谢兰说,当时是整治工作攻坚的时候,觉得拖一下也没事。

这一拖就是一年,直到今年4月份才进行手术,就连医生也没见过谢兰这么“心大”的患者。

谢兰住院那天是4月4日,按她的打算,手术正逢清明假期,休息三天,节后就能上班。医生要求她休息半年,然而手术后仅过了14天,没等拆线,谢兰就赶去上班了。

回去上班的第一天,因为过度劳累,手术伤口裂开,渗出的血浸透了谢兰的衣服。今年10月,她又被查出胃部息肉,又进行了一次手术。

谢兰生病的消息不胫而走。不少居民找来偏方,为她熬草药,希望她早点康复。为了找到好草药,黎国平经常跑到江津、綦江等地的深山老林里寻找,一找就是一整天。

“谢兰又来了,快让她回去,工地灰尘大!”任术英只要一看到谢兰往工地走,就一溜小跑地去通知街坊邻居。大家手拉手围成一堵人墙,硬是不让谢兰进去。

“我不容易,她其实比我更不容易!”说到谢兰,居民杨际华声音有些哽咽。

今年5月13日晚上,因为施工漏水,杨际华家里被淹。孙子有残疾,儿子上夜班,孤独无助的杨大妈在街头徘徊,掏出手机看了又看,始终不忍心给谢兰打电话:“我以前抵触整治,骂过她,现在她自己都生着病,我不忍心啊!”

第二天,得知情况的谢兰无比愧疚,一边赶往杨大妈家,一边电话联系施工人员处理。

像这样的例子,邢家桥社区可以找出来很多。如今,经过整治,居民们的家中都大变了样。

居民张辅秀的家中,整洁如新的环境让人感到格外清爽。“厨房和厕所都是刚刚改造过的,还安装了水槽、抽油烟机和浴霸,跟新装修的一样。”她一边介绍一边笑着。

看着家里新贴的瓷砖,任术英摸了又摸。“又有了27年前搬新家的感觉!”任术英说,老房子有了新气象,她要搬回来住了。

实际上,邢家桥社区安置房综合整治工程只是谢兰17年社区工作中的项目之一。这些年,她还参与推动了汪家桥老旧小区整治、人和菜市场整治、夜市整治……

“社区基层党员干部要充分感受群众的苦与难,方能从工作中体验到价值。”谢兰说,一个“苦”字,最能代表老百姓的辛酸;一个“难”字,道出了老百姓的心声。耐心倾听,换位思考,把握老百姓的真实需求,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才能为他们想办法解决实际困难。

干了17年社区工作,谢兰如今已50岁了,家人都劝她申请病退,但她还有牵挂,她希望能迎来邢家桥社区安置房的完美蝶变,亲眼看到1422位群众实现安居梦。

猜你喜欢
整治居民社区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养殖业整治需多措并举
1/4居民睡眠“不及格”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