炔雌醇醋酸环丙孕酮 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

2019-02-08 11:54刘志红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31期
关键词:环丙肥胖型炔雌醇

刘志红

(河北省遵化市人民医院,河北 唐山 064200)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处于育龄阶段妇女群体中较为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机体内内分泌和糖代谢出现异常导致的。临床主要表现为长期无排卵、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以及高雄激素血症等,而且肥胖体质很容易导致患者卵巢激素的加速分泌,会促使病情进一步恶化,有学者经过研究发现,炔雌醇醋酸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能够更好的解决疾病中患者出现胰岛素抵抗的问题,进而提升治疗效果[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40例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年龄25~42岁,平均年龄为(32.17±5.29)岁,病程0.23~7年,平均病程为(3.69±1.16)年;观察组: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为(31.39±4.26)岁,病程0.26~5年,平均病程为(3.17±1.03)年。两组基本数据差异不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月经周期开始后或者撤退性出血的第五天进行治疗,对照组单服用炔雌醇醋酸环丙孕酮(包含-35达英、2 mg醋酸环丙孕酮和35 ug的炔雌醇)进行治疗,每天一片,观察组则给予炔雌醇醋酸环丙孕酮和二甲双胍联用进行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500 mg二甲双胍,每天三次。所有药物治疗三周为一个疗程,然后在下一次撤退性出血开始后的第五天接受下一疗程治疗,治疗持续六个月[2]。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指标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均无明显差异,但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激素值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对比表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对比表

组名 阶段 FIN(U/L) FBG(mmol/L) BMI(kg/m2) LH(IU/L) T(ng/mL)对照组(520) 治疗前 23.6±9.3 6.4±1.4 26.8±3.6 20.5±4.6 2.6±0.7治疗后 18.6±4.1 5.2±1.2 24.6±3.7 8.1±3.3 1.8±0.7观察组(520) 治疗前 23.8±9.2 6.5±1.3 27.9±3.1 21.6±4.9 2.7±0.7治疗后 12.1±2.1 4.0±0.7 21.2±4.1 6.2±2.4 1.3±0.4

3 讨 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疾病对女性的危害性较大,患此病的女性出现不孕症状的几率较大,且由于诱发该疾病的因素诸多,常见因素为遗传因素,但也有研究表明可能与肾上腺受到强烈刺激所导致,并且对于肥胖体质的患者来说,由于自身卵巢激素的过度分泌,会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因此需要采取不同于常规单用炔雌醇醋酸环丙孕酮治疗的其他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本次研究将降低雄激素和减轻胰岛素抵抗作为治疗目的,炔雌醇醋酸环丙孕酮中含有的醋酸环丙孕酮可有效抑制垂体LH的亢进分泌,降低体内LH激素水平,进而减少卵巢产生雄激素,炔雌醇则能有效提升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的浓度,减少游离的睾酮,但单用炔雌醇醋酸环丙孕酮达不到胰岛素抵抗的效果,因此需要联用二甲双胍,二甲双胍作为一种双胍类的降糖药,可有效抑制肝脏葡萄糖产生,降低机体对葡萄糖的吸收,增加周边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达到降低血糖和减轻胰岛素抵抗的目的。因此联用药物的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在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中,给予炔雌醇醋酸环丙孕酮、二甲双胍两种药物联用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猜你喜欢
环丙肥胖型炔雌醇
非肥胖型与肥胖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进展性肝纤维化临床特点分析
自拟化痰调经方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炔雌醇在绝经后妇女取环术中的应用效果
利拉鲁肽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探析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后促排卵临床可行性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观察
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160例疗效探讨
奥利司他与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复方醋酸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胰岛素抵抗的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