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农村青年的孝道缺失问题及对策

2019-02-09 22:10刘媛婷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子女意识家庭

杨 莉, 刘媛婷

(兰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50)

孝文化是中华传统伦理文化的核心观念,《孝经》里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1]意为孝道是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孝道是农村青年道德建设的根本,所以农村青年的孝道缺失问题不可轻视。目前,我国处在改革开放的深水区,城乡差距仍然较大,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由于农村青年大多外出打工,留守老人增多,农村青年孝道意识淡薄,打骂老人、侮辱老人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农村青年的孝道践行也随之陷入困境。

一、 新时代农村青年孝道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孝道是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积淀,它不仅是民族精神的延续,也是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弘扬孝文化有利于更好地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使农村青年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于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农村青年的孝道培养对于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培养农村青年的孝道是时代的要求和现实的选择。

1. 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孝道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促进社会和谐具有深远意义。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2]家庭作为社会的最小单元,是社会和谐的系统要素,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关爱亲族、爱敬长辈,就可能天下太平了。孝道文化内涵深远,如岳飞不负岳母“精忠报国”的嘱托,同时也成就了忠君爱国的使命。实质上,孝敬父母是“小爱”,爱国是“大爱”,孝道与爱国密不可分。对农村青年进行孝道培养,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时刻牢记父母的养育之恩,使他们感恩父母,感恩社会,不做违法犯罪的事,不让父母蒙羞,不让亲族失望。新时代要以孝道培育促进家庭和谐,实现以“小孝”促进“大孝”,培养农村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意识。只有每个农村青年坚守孝道,孝顺自己的父母,才能把对父母的这份爱延伸到社会各个领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为社会和谐发展奠定道德基础。

2. 有利于农村文明新风建设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3]牢牢把握农村农业现代化的这个总目标,农村青年是农村发展的栋梁,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对农村青年进行孝道培养,对改变落后乡村风气,建设乡村文明新风具有重要意义。

要对农村青年进行孝道培养,加强他们对孝道的理解,深刻领悟孝道的真谛,并在行动上有所表现,使父母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不仅如此,还要通过对农村青年进行孝道培养,在农村掀起“崇尚孝道”之风,以奉养父母为荣,提倡尊老敬老的精神,这有利于认真贯彻党中央的指示,更好地实施农村青年道德建设工程;培养农村青年的孝道意识,带动农村文明新风建设,在农村树立“尊老敬老”的新风尚。

3. 有利于家庭关系和睦稳定

家庭是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单位,家庭的和睦与稳定对社会和谐具有重大影响。家庭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场所,也是容易产生矛盾的场所。“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句话就体现了家庭矛盾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婆媳关系、兄弟关系、妯娌关系等都是容易发生矛盾的关系。对农村青年进行孝道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化解家庭矛盾,缓和家庭冲突。同时,有助于平衡农村青年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保持良好的家庭关系。通过对农村青年的孝道培养,农村青年主动承担起赡养父母的义务,促使农村家庭中权利和义务相平衡,家庭关系也能得到和谐稳定的发展。

4. 有利于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

个人是社会的一部分,对农村青年进行孝道培养也能促使农村青年提升思想道德素质,树立积极正确的孝道观念。农村青年是农村的希望和未来,担负着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对农村青年进行孝道培养,可以提升农村青年的社会责任感,使其赡养父母并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农村青年只有先学会孝敬父母,才能去关爱社会、热爱国家,最后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和拥护者。

二、 新时代农村青年孝道缺失的表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农村青年作为农村行孝的主体,受到新的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思想观念也逐渐发生变化,久而久之,农村青年对于传统孝道的观念愈发淡薄,孝道践行中的问题层出不穷。

1. 对父母的经济供给缺失

孔子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4]意为仁爱乃人的本性,要将爱父母放在第一位。农村父母将孩子抚养成人相当不易,当父母年迈时,却无人负担老人的赡养费用。有的青年不仅不支付老人的养老费用,反而在婚后继续索要老人的经济支持,要求老人给自己买房买车,甚至还要求老人养活其子女,自己却不承担任何家庭责任。为了弥补养老的缺口,大多数农村老人在体力允许的情况下,经常从事种田、饲养家畜,以及其他手工劳作,甚至外出打工以赚取微薄收入。

2. 对父母的生活照料不足

除了经济供给缺失之外,农村青年对老人的生活照料也相对较少。大多数老人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都是自己单独居住,日常生活起居均无人照应。有些农村地区较为落后,生活条件较为艰苦,子女长大成人之后,父母已年老体弱,年轻人借口两代人生活习惯存在差异,不愿照顾老人。只有当老人已经完全失去自理能力时,子女才被迫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这时就会出现“轮养”的情况。“轮养”就是兄弟几人轮替照顾父母,每个子女照顾父母的时间是平均分配的,在几个子女家里按一定时间轮替吃或住的一种供养方式。这无疑是把赡养父母当成一项任务来完成,不是子女和父母的主动选择。如果把孝道当成任务,而不是出于责任和亲情,这样的供养方式既违背了孝道的初衷,也不利于老人安享晚年。

3. 对父母的医疗养护欠缺

除了衣食住行外,农村老人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健康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患病风险大大提高,所以农村青年子女支付的医疗费用也就随之增加。由于农村受到交通、经济和医疗硬件设施等各方面的限制,农村老人所享有的医疗资源极其匮乏。如果是小病,容易治疗且费用小,子女也有能力承担;但如果是大病,高昂的医疗费用使子女们都不愿主动承担。虽然我国已经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就医的困难,但是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

4. 对父母的精神赡养不足

大多数农村青年对于孝道的理解停留在物质层面,从而忽略了老人的精神需求。大多数老人的晚年精神生活是孤独的,特别是失去伴侣的独居老人。他们在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子女成家立业之后,退出了生活的中心,家庭地位逐渐边缘化。很多老人一时很难适应角色转换,就更需要农村青年子女的精神陪伴,抚慰老人的心灵。

农村老人得到的精神慰藉少之又少,而新生代农民工成为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力[5],大多数农村青年多外出打工,由于工作繁忙和经济压力,农村青年回家看望父母的次数很少。父母时刻思念自己的子女,久而久之,这种思念之情不能得到慰藉,会影响身心健康。

三、 新时代农村青年孝道缺失的原因

农村青年孝道意识淡薄,在经济供给、生活照料、医疗保障及精神赡养方面均有不足之处,所以对于农村青年孝道缺失的原因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1. 经济落后欠发达

农村经济基础较为落后。农村青年中,以务农为业的人员收入较低,以外出打工为业的人员,同样生存压力大,所以总体经济条件一般。受传统生育观念影响,大多数农村家庭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孩子,对孩子的抚养与教育费用支出较多,除支付正常的家庭开销外,承担老人养老的费用常常显得捉襟见肘,心有余而力不足。

2. 教育水平低下

农村教育基础条件较差。由于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和待遇问题,导致师资力量匮乏,很多教师身兼数门课程,只能保证基础的文化教育,加之为了升学率只重视文化课学习,对于德育尤其是孝德教育少之又少,不利于孝道文化的传承与培育。

农村教育意识淡薄是农村青年教育水平较低的又一重要原因。由于相对文化水平低,没有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通常不闻不问,没有起到监督、鼓励督促的作用。甚至有些父母还反对孩子读书,让孩子尽早务农或打工补贴家用。这种落后的教育观直接影响孩子们学习的态度。

3. 西方文化对农村青年思想的冲击

西方文化对农村青年思想的冲击是目前农村青年孝道缺失的又一个原因。伴随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及新媒体的发展,各种思潮和文化不断涌入,西方国家把西方的价值观寓于各种影视作品中, 通过文化产品的输入进行文化渗透[6]。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对农村青年的孝道思想产生了极大的侵蚀,无形中增加了农村青年孝道缺失的风险。西方文化中提倡以自我为中心,被农村青年过度理解为“利己主义”,逐渐将传统的“百善孝为先”抛之脑后。

四、 新时代农村青年孝道培养

在现代社会,许多原因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农村青年孝道缺失问题越来越多。为了增强农村青年的孝道意识,规范农村青年的行孝行为,提出如下可行性建议。

1.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仓廪足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7],培养农村青年孝道意识,应先从经济着手。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文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部署”[8]。农村青年可以利用农村的自然条件,发展当地特色农业经济;可以根据当地特色,对当地的农副产品进行加工,增加其附加值,延伸其产业链条;可以利用农村的秀美风光,发展农村旅游业,吸引城市的资金及工厂设备进入农村,提升农村经济水平。这样,不仅增加了就业岗位,解决部分农村青年就业的问题,还提高了农村青年的经济收益,也能拉近父母与子女的距离,便于农村青年留在当地,及时行孝。

国家惠农政策力度逐步加大,补贴资金越来越多,使农村青年提高了务农效益,也为农村青年践行孝道提供了经济支持。同时,国家还应大力建设农村医疗设施、教育设施和交通设施,这些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为农村青年践行孝道也提供了物质条件。

2. 大力弘扬新时代孝道文化

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深厚积淀,是引导伦理关系的重要纽带。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在弘扬孝道时也应去粗取精,推陈出新。

剔除孝道文化中落后腐朽的部分,如“愚孝”。愚孝即昧于事理的孝行。对于父母的错误观念,子女不应一味顺从,“愚孝”是错误的行为,农村青年应该坚决抵制,为正确行孝奠定基础。培养农村青年的孝道意识,弘扬新时代孝道文化,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要弘扬平等观念。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摒弃“愚孝”等落后风俗,农村青年行孝时,也要充分了解父母的意愿,尊重父母的选择。

(2) 树立文明观念。提倡“厚养薄葬”,农村老人的葬礼十分隆重,花费巨大,所以农村青年应该摒弃这些粗风陋俗,避免过分铺张浪费。

(3) 树立和谐观念。父母与子女应该适时换位思考,通过协商解决矛盾,和睦友爱地相处才是真正的孝道。

(4) 树立爱国观念。农村青年树立爱国观念,让孝道文化与爱国精神相互融合,通过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来促进农村青年爱护家庭、孝敬父母,在热爱祖国的同时,不忘爱家,践行孝道。

3. 加强良好的家风培养

良好的家风对农村青年的孝道培养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重视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家庭是个体进行社会化的最初场所,对个体的性格塑造、价值观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环境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甚至人格的发展,在弗洛伊德看来,很多成人的心理问题都可以追溯到其幼年、童年时期。孩子从小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的榜样作用是学校教育无法给予的。所以父母应该以身作则,为孩子做一个好榜样,如果孩子在吵闹、破碎的家庭中长大,通常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性格也比较孤僻、冷漠,这样的家庭不适合培养农村青年孝道意识。因此,不能忽视家庭教育对农村青年孝道培养的意义。

通过举办相关的活动来加强孝道的培养,如举办孝道主题的演讲、“模范孝子”“五好家庭”的评比活动等,让各家各户踊跃参加。将孝道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标准,具体到生活中帮父母洗衣服、做饭、挑水等小事上。通过评比“模范家庭”“模范孝子”来激发农村青年的孝道意识,深化农村青年对孝道的理解并践行。

4. 发挥相关部门的宣传监管作用

对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自己解决,不愿意采取法律手段,所以应发挥相关部门的宣传监管作用,切实保护老人权益,增强农村青年孝道意识。

(1) 司法部门大力宣传相关法律知识。在家丑不可外扬的观念影响下,大多数老人面对不孝行为时选择隐忍,甚至帮子女遮掩。此外,农村父母和青年的文化水平低,相关法律意识淡薄,法律常识不足。司法部门应该加大对于相关法律的宣传,通过印发宣传册、举办相关法律的演讲,利用农村广播进行法律科普等活动,增强农村父母和子女的法律意识,使农村父母了解,在子女不孝时应当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样有利于从法律层面来培养农村青年的孝道意识,使其了解不孝顺父母违背法律,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以便其更好地对父母行孝,以及传承孝道文化。

(2) 村民委员会进行监督。村委会作为基层群众组织,应坚持一心一意为村民服务,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提倡孝道,对于打骂老人、虐待老人的农村青年要通报批评;对于长时间不在父母身边尽孝的青年要经常督促;对于不赡养父母的青年,要为其父母提供法律建议或其他帮助。利用村委会对农村青年的行孝进行监督,有助于增强农村青年的孝道意识。

面对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的冲击,人们的思想观念越来越开放,传统孝文化受到极大冲击,孝道缺失的表现越来越多。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立足于全新的国情,应深度挖掘孝道文化在新时代的重要意义,并且赋予传统孝道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以新型孝道文化教育农村青年,培养农村青年孝道意识,着力摆脱农村孝道的困境,以便更好地践行孝道,加快新时代农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猜你喜欢
子女意识家庭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家庭“煮”夫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恋练有词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