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介入护理对急性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9-02-09 14:34
关键词:植入术支架冠心病

陆 遥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人民医院介入中心,山东 泰安 271500)

目前,临床医学针对冠心病患者多采用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进行治疗。在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尤为显著,该支架植入术可使患者的闭塞动脉在短期内得以通畅,对心肌再灌注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从而可挽救濒死心肌,有效控制和减少梗死波及范围,保护患者的心脏[1]。因此该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受到了临床医师及冠心病患者的广泛爱戴。本文探讨了全程介入护理在急性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及其对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诊疗的60例急性冠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病例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对照组:男22例,女8例;年龄最小为37岁,最大为79岁,平均(53.68±4.12)岁;发病时间最短为6个月,最长为13年,平均(2.9±1.1)年;心绞痛20例,急性心梗10例;实验组:男21例,女9例;年龄最小为39岁,最大为81岁,平均(54.12±4.25)岁;发病时间最短为6个月,最长为12年,平均(3.1±1.1)年;心绞痛19例,急性心梗11例;两组患者性别占比、年龄、发病时间及疾病类型等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包括病情观察、健康宣教,术前检测等内容。观察组患者分别实施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及并发症护理等全程介入护理干预,具体包括以下措施。

1.2.1 术前护理 首先,术前需对冠心病患者行血常规检查、肾功能检查、凝血功能检查以及电解质及心电图检查等准备工作。确保介质材料、抢救药物充足,仪器完好。其次,医护人员需全面了解并掌握患者术前状况,尽可能避免患者出现出血、心律失常和造影剂肾病等系列并发症。指导患者术后逐渐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最后,术前医护人员应使患者服用600mg氯吡格雷或300mg阿司匹林。

1.2.2 术中护理 术中对冠心病患者心电图、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患者前壁心肌梗死在支架植入时极易并发室性心律失常,且导丝导管操作极易出现冠状动脉开口嵌顿的情况。支架植入时,医护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心电图.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取对症诊治措施。心律失常主要采用起搏器、除顿器等仪器和利多卡因、多巴胺及阿托品等药物治疗。支架植入术中,一旦发现患者出现急性心梗症状,其血流动力学会出现明显波动;因此,应注意观察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对低血压症状严重者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

1.2.3 术后护理 患者手术完成后将其送入CCU病房后,医护人员需注意观察并及时掌握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并给予患者进行持续吸氧。一般患者颅内出血主要表现为出血和脑占位等特征,而内出血主要表现为血压下降。同时,应注意观察有无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情况、穿刺部位的肢体温度、皮肤颜色以及是否有血肿现象等。患者术后应食用一些易消化食物,多饮水,进行静态补液;可对患者肢体进行按摩,保证患者有充足的睡眠。

1.2.4 并发症护理 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穿刺处出血、消化道出血及恶性心律失常等系列并发症。因此医护人员应注意关注患者股动脉穿点的动脉搏动、血肿和渗血等情况。24h全面监护恶性心律失常者症状及体征,准备充足的抢救药物和设备[2]。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2)通过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分别从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护理工作中对患者的关爱以及护理人员的操作技巧等方面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估,总分100分,护理评分等级可分为三个等级。满意:护理满意度评分在80分以上;基本满意:护理满意度评分在60-79 分之间;不满意:护理满意度评分在60分以下。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研究数据资料,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行t、x2表示,以P<0.05为标准判定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血栓形成2例,局部血肿2例,拔管综合征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3.33%;实验组,局部血肿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两组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满意率为50%(15/30);基本满意率为23.33%(7/30);不满意率为26.67%(8/30);总满意度为 73.33%(22/30);实验组满意率为66.67%(20/30);基本满意率为30%(9/30);不满意率为3.33%(1/30);总满意度为 96.67%(29/30)。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急性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具有手术难度高、并发症等特征。因此,该支架植入术的顺利实施需依赖于临床医师的丰富经验及优质护理干预[3]。相关研究表明,术前与术中期间的护理是显著提升支架植入手术成功率的关键。术后,护理人员通过全面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可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进程,并配合临床医师对患者并发症采取有效处理措施,促使患者及时得到救治,从而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避免其给患者生理及心理上带来痛苦[4-5]。本文给予实验组患者行全程介入护理,护理满意度较高,并发症较少。研究表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6.67%、6.67%;对照组分别为73.33%、23.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全程介入护理对临床治疗中开展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具有重要意义。冠心病患者在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基础上配合全程介入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广泛使用。

猜你喜欢
植入术支架冠心病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警惕冠心病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伴随疾病心理疏导
不同超乳切口联合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术治疗青光眼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