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专科护理技术操作的潜在风险与防范措施

2019-02-09 14:34谢碧梅
关键词:耳鼻喉医嘱负压

谢碧梅

(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云南 玉溪 653100)

耳鼻喉专科护理技术操作较为精细,患者以中老年人及幼儿居多,增加了护理难度[1]。此外耳鼻喉科的各项护理操作均具有较强的专科性,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操作水平要求相对较高,如护理人员在进行耵聍冲洗或外耳道异物取出等护理操作时,操作不当或专业性不强,极易导致外耳道或鼓膜损伤;在行鼻腔负压置换时,护理操作不当可能增加鼻出血、负压性头痛等并发症发生的风险等[2]。为保证护理安全,本文分析了耳鼻喉专科护理技术操作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并提出了防范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耳鼻喉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存在的潜在风险

1.1 护理操作技术不规范

护理人员未完全掌握护理操作流程,未遵守操作流程实施护理操作等,均可能增加医疗风险。

1.1.1 在行上颌窦穿刺冲洗过程中,需在下鼻甲前1.5~2.0cm位置,将上颌窦穿刺针刺入,连接注射器,注入生理盐水后,冲出脓液。操作中,护理人员需准确判断穿刺位置,并控制上颌窦穿刺针方向、力度,以保证穿刺效果。但如果护理人员对操作不熟练,穿刺过前,可发生自面颊穿入情况,增加了面部皮下气肿甚至感染风险;如穿刺过后,可能损伤血管,引发出血等严重情况,如穿刺方向及力度掌握不好,还可发生穿破眼眶底进入眶内情况;在应用生理盐水冲洗时,如不慎将空气注入,则可能增加空气栓塞风险,一旦发作可立即死亡。

1.1.2 外耳道冲洗的常规操作流程为手持注射器,向外耳道后上壁缓慢推注温水,彻底冲出耳道深处细碎、软化的耵聍等异物。护理人员的操作要点是温水不能正面冲击鼓膜,且温水流速应控制得当。如护理人员冲洗用力过猛,可能发生鼓膜损伤等情况[3]。

1.1.3 鼻腔负压置换是耳鼻喉科常用护理操作,通过负压作用,可将药物送入至鼻窦局部,进行反复冲洗、吸引鼻窦内分泌物等护理操作。鼻腔负压置换的操作要点是及时调整吸引器压力,且其压力应在24kPa以内,每次吸引时间控制在5-6s,以免负压刺激导致鼻腔出血。

1.2 医嘱执行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

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按照医嘱实施护理操作,护理人员无权修改医嘱,此外不按医嘱执行护理操作也属于护理违规行为。但对于耳鼻喉专科护理工作而言,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出现医嘱有误或不明确情况时,应及时提出异议,在明确或更正医嘱后方可操作,但如果护理人员未发现医嘱中存在的问题,便可能增加潜在风险[4]。如:医嘱开具采用冲洗外耳道方式治疗中耳炎患者,护理人员遵医嘱执行护理操作,便可能增加中耳、内耳感染风险。在行鼻腔鼻窦负压吸引操作前,需明确患者有无高血压、颈椎病等治疗禁忌症,如护理人员未询问患者便盲目执行操作,则可能增加潜在风险。

1.3 患者自身因素导致的潜在风险

1.3.1 患者个体化情况的差异,可能导致护理操作中存在潜在风险。如上颌窦穿刺过程中,常见患者出现短暂性晕厥这一并发症,患者临床表现包括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四肢乏力、血压下降等症状,分析引起患者晕厥的原因,可能与患者自身精神紧张、心理压力过大、对麻醉药物敏感性差或患者处于疲劳、饥饿、应激状态等因素相关。

1.3.2 纯音听阈测定可测试患者的骨导听阈及气导听阈,通过检测记录的曲线变化,可以明确患者的耳聋程度、耳聋类型以及具体病变部位。常规检测过程中不存在医疗风险,但由于患者文化程度、理解能力、反应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可能造成检查结果也有所偏差,从而可影响临床诊疗计划制定。此外患者因年龄较小等因素配合不佳,也可能增加潜在风险。

2 耳鼻喉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安全防范措施

为保证耳鼻喉专科护理工作的有序进行,避免护理操作风险事件的发生,需加强并实施以下安全防范措施。

2.1 熟练护理操作流程、正确执行医嘱。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需熟练掌握科室内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以确保护理操作的规范性,在护理患者这一特殊群体时,需以患者为护理中心,尽量满足患者诉求,秉承救死扶伤的责任感及使命感,护理操作保证认真负责的态度。在执行医嘱前,对其合理性进行判断,有疑问时及时反馈给医生,确认医嘱无误或更正医嘱后,再执行医嘱护理。

2.2 关注患者感受,保证护理记录规范、详细。在执行护理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注意询问患者感受,在患者出现不适感受时,护理人员需加以重视,停止操作上报医师并遵医嘱处理[5]。护理记录应保证字迹清晰、规范、详细、全面,尤其是上颌窦穿刺冲洗等操作过程较为复杂的护理操作,需详细记录并注意完善操作细节。

2.3 加强专科护理知识培训。定期组织科室内护理人员培训耳鼻喉常用护理操作理论知识及技能知识,讲解不同护理操作适应症、禁忌症、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为护理人员示范操作流程,讲解操作注意事项,讲解耳鼻喉特殊解剖学特点,不同疾病特点,心理因素对操作影响等。为各项护理操作制定完善的护理操作规范,并鼓励护理人员多学习耳鼻喉护理知识,扩展知识面,使护理人员具备扎实理论知识及护理操作技术,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

2.4 强化法律意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需培养并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以起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讲解典型的医疗纠纷实例,使护理人员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护患沟通是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重要方法,因此护理人员还需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及时解决患者提出问题,关注患者感受,从而达到减少护患纠纷,营造安全医疗环境的目的。

3 讨 论

耳鼻喉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存在潜在的风险,为避免出现护理差错事件,护理人员应树立风险意识,并掌握防范风险、应对风险的策略。针对耳鼻喉的专科特点,护理人员需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操作流程,评估可能发生的风险,并采取措施防范,有针对性的进行专科护理知识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对于护理技术操作经验不足的年轻护理人员,风险防范培训更是必不可少的培训内容。总之,耳鼻喉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存在潜在风险,因此护理工作中需不断加强对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操作技能、风险管理、法律法规的培训,使护理人员树立风险、法律意识,提高业务水平,从根本上减少护理潜在风险,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服务质量。

猜你喜欢
耳鼻喉医嘱负压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室不合理医嘱分析及对策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投稿须知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投稿须知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面对“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谨慎
一种手术负压管路脚踏负压控制开关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