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标本分析前阶段护理质量控制

2019-02-09 14:34
关键词:不合格率合格标本

杨 巍

(新疆巴州人民医院,新疆 巴州 830001)

临床检验在医学学科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其检验结果的重要性及真实性能够为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的依据。但临床检验涉及的内容较多,包括生理学、遗传学、免疫学等,检验步骤和程序化较多,而一旦某一环节失误,将会给临床诊断、治疗造成严重的影响[1]。本文主要研究临床检验标本分析前阶段护理质量控制措施,并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临床检验的患者89例,并根据护理方法进行分组,其中,标本分析前阶段行常规护理的44例作为常规组,本组男、女患者分别为25例、19例,年龄为21-74岁,平均(46±1.62)岁。行综合护理的45例作为研究组,本组男、女患者分别为24例、21例,年龄为22-72岁,平均(45±1.37)岁。两组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可对比、分析。

1.2 方法

标本分析前阶段,常规组行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则开展综合护理,包括:

(1)健全护理质量的控制体系:血液标本的采集、检验主要是由护理人员和检验人员完成的,因此,在检验前,医护人员应根据检验的标准评判标本的质量合格与否;对于不合格的标本,还应分析其引发的因素,并及时反馈给检验科,进而减少不合格标本数量。此外,科室应建立PDCA循环护理管理的程序,针对标本护理管理中的缺陷问题,强化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并改进准备、交接及核对等流程,进而提升标本质量。

(2)加强对护理人员检验知识的培训:检验科需要检验的项目较多,且不同项目对于血液的标本要求各不相同,而由于血液的采集是由护理人员来完成的;因此,医院应强化对护理人员检验知识的培训力度,进而提升标本采集的合格率,确保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具体培训的内容包括:正确选择标本采集时间、采集部位的选择、采血器材的选择以及如何有效预防标本溶血等。

(3)加大对标本保存和运送环节的护理管理:标本采集好后,应使用专用箱进行保存和运送,并做好接收前后的交接工作,以免交接或运送环节发生质量问题。

(4)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采集前,医护人员应根据采集要求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如需采集血液标本的患者,可给予其饮食指导,并嘱患者停用药物,以免对血液造成影响。

(5)信息化护理管理:医师诊疗决策信息中,临床检验信息约有70%,表明标本信息的重要性;而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检验标本护理和管理中,能够确保检验标本的唯一性以及可追溯性,进而减少因患者信息缺失、试管的应用不当等问题而影响检验的结果,最终提升工作的效率。

1.3 评定标准

检查并记录两组护理后检验标本不合格的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所用软件版本为SPSS19.9,计数资料用例数(n)和构成比(%)表达。手术前后对比结果差异显著,表明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

2 结 果

经护理以后,研究组检验前标本不合格2例、检验时标本不合格1例、检验后标本不合格3例,总不合格率13.33%;常规组检验前标本不合格6例、检验时标本不合格3例、检验后标本不合格4例,总不合格率29.55%;研究组护理后标本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

3 讨 论

临床检验主要是以患者的排泄物、脱落物、体液、分泌物、血液等作为标本,通过仪器、分子生物、化学等技术进行检验,而在检验过程中,选择一种切实可行的护理模式,对于提升检验质量控制效果、确保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尤为关键。

综合护理措施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常用模式,此种护理模式是在基础护理基础上通过健全护理质量的控制体系、加强对护理人员检验知识的培训、加大对标本保存和运送环节的护理管理等来提升检验标本合格率,进而确保诊断和治疗的有效开展。本次研究中,施行综合护理的研究组,检验标本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与李春梅等[3]研究结果接近。

综上所述,临床检验标本分析前阶段施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能降低标本不合格率,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猜你喜欢
不合格率合格标本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13省市洗面器、浴缸抽查不合格率7.8%
不合格的洗衣工
做合格党员
降低护理记录书写不合格率
上海工商抽检 京东天猫1号店等集体“沦陷”
欧盟将加严茶叶农残标准 浙江茶叶出口不合格率或达15%
句子的合格与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