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2019-02-09 09:35吕秀珍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6期
关键词:风险意识手术室护理人员

吕秀珍

(泰山医学院鲁西医院,山东 聊城 252400)

引 言

无论是在规避医疗风险还是在患者的临床结局方面,手术室的护理管理工作均会对其造成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见,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目前,医学发展的速度正在逐步加快,同时人们对这一方面的要求也有所提升。实践证明,现有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水平已经难以满足市民群众的需求了,故而及时加强管理力度是非常有必要的。为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同时将风险性降低就必须将现有的管理进行改进,确保其更加全面、综合且具有安全性。

1 概述手术室护理管理的案例以及具体的方法

该案例中的患者均是在2015年2月至10月的时间段,其中患者数量近三百例左右。在以上案例中男女比例大致为一比一,男性患者的数量比女性多二十人左右。患者的年龄大致在七十岁以下,其中病程时间持续有五到九年左右。肝胆外科、神经外科以及胃肠外科的手术数量分别为八十九、六十六以及八十九,其余手术为妇科手术。择期手术的数量有二百例左右,剩下的均是急诊手术。

以上所有的患者全都符合外科手术的相关要求,与此同时还清楚此次调查研究的工作[2]。调查的时候主要是将以上案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300例患者被两组得以平分。首先针对对照组实施的是常规化的护理管理措施,其次对观察组实施的是风险意识管理方式。在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之后,继而采用分批次的形式安排其接受手术室风险因素学习讲座的相关内容。除此之外,还可安排其接受与之相关的各种形式再教育活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向先进医院进行学习,借此增强护理安全风险意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便可对其进行考核。当手术室护理在进行接待的时候,必须严格审查患者的资料,需要了解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类型,甚至对医师也应有所了解。如此做法旨在确保患者信息与手术信息相一致,从而具体针对该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与健康教育。在护理人员的辅助下,患者的紧张情绪便会得到适度的放松。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的生命指标有全面的掌握,继而将其纳入到手术流程记录之中。在手术进行中,护理人员需与患者同行,甚至需要对患者所需的医疗器械以及用品等有所了解,尤其是器械的摆放位置。在术后缝合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杜绝残留物被遗留。其中患者药物的使用量,必须严格遵照医嘱实施。若是患者需要服用抗生素,必须确保过敏试验及时完成。针对输血事宜,必须确保配血单与血袋的信息一致,认真检查血量、血型,还有配对实验结果等信息。

经过以上实验调查之后,便可更加清楚地了解到护理质量。借助调查问卷的形式来评估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知晓护理过程中的不足与优势等。除此之外,还应该对患者手术室风险事件的发生状况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了解患者对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的评价内容。借助IBM SPSS19统计软件进行科学评估,及时将统计学的高效手段运用其中。

2 立足于管理效果实施全面探究

通过对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患者的调查可知,就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三方面内容来讲,观察组的评价略高于对照组[3]。经过调查分析可知,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不高于对照组的几率,数值大致在零点零五以下。在经过细致的研究之后,观察组的效果还比较理想。在深入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之后,可以看出患者在室内跌倒或者是得褥疮的概率均有所下降,由此可见其具有显著的统计学的意义。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手术室风险事件的发生离不开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影响。可想而知,患者的认知水平若是比较低,或者是护理人员的工作落实不到位,则极易导致手术风险性增强。常规化的健康教育很难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理想化的效果,必须借助护理人员的积极辅助,即将风险意识渗透其中,同时协助患者完成部分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手术室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则会随之下降。

3 结 语

事实上,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手术的顺利程度均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无论是患者或者是医护人员均需切实承担起自己的重要职责,借此减少手术室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力度,要求相关人员积极完成相关的工作任务,如此一来便可使得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以及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得以降低。

猜你喜欢
风险意识手术室护理人员
增强风险意识 提升监管能力 为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安全环境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网络媒体关注对上市公司盈利预测的影响研究
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浅析注册制对市场效率的促进作用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