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学校初次献血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9-02-10 04:04王盈盈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50期
关键词:献血者风险管理我院

王盈盈

(吉林工商学院综合门诊部,吉林 长春 130507)

目前,为了降低学生初次献血的不良反应,我院将护理风险管理用用到学校初次献血者的护理中[1]。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学校初次献血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7年4月~2018年12月之间学校初次献血者中随机选取500例做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性原则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初次献血者各250例。其中,2017年4月~2018年2月之间的实行常规护理的250例初次献血者为对照组。2018年3月~2018年12月之间实行护理风险管理干预的初次献血者为观察组。其中,观察组初次献血者中,男性初次献血者133例,女性初次献血者117例,初次献血者年龄为18~24岁,平均年龄为(21.3±2.5)岁。对照组初次献血者中,男性初次献血者127例,女性初次献血者123例,其中初次献血者年龄为18~22岁,初次献血者平均年龄为(21.14±1.8)岁。观察组与对照组初次献血者的年龄、性别、献血次数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对研究不产生影响(P>0.05)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初次献血者均于研究前签订了知情同意书,自愿配合研究,确保研究顺利进行。

1.2 方法

其中,2017年4月~2018年2月之间的实行常规护理的250例初次献血者为对照组。2018年3月~2018年12月之间实行护理风险管理干预的初次献血者为观察组。

护理风险管理。①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有科主任、献血车组长以及骨干和护士构成。改进绩效考核方式,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管理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明确护理人员的责任分工[2]。对于已经出现的风险事件,及时进行收集整理,分析风险发生的原因并不断进行改进②不断提高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加强护士对护理风险的认识,提高护士对于护理工作中存在风险的识别、评估已经反应能力[3]。定期对护士进行护理技能培训,提高护士的互利能力,减少风险发生概率。③加强采血人员培训。通过集中培训以及分层培训的方式,引导护士学习与献血者沟通交流的技术以及各种设备的使用等。同时体检人员要对献血者进行及时额沟通交流,全面了解初次献血者是否具有采血经验,并对采血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引导采血者保持积极心态。④定期对于献血车进行消毒清洁,在进行采血时,保持车内环境安静和谐,为献血者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与高校红十字会合作,在进行献血活动前,通过校红十字会,向同学普及相关献血知识与献血流程[4]。

1.3 评价指标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两组初次献血者之间的献血满意度、晕厥发生率进行调查研究。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采用t进行组间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相关计量资料表示P<0.05本次研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初次献血者晕厥的发生率为2.4%,对照组初次献血者的晕厥发生率为12.8%。观察组初次献血者献血后的晕厥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并且初次献血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为98.4%,对照组初次献血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为87.3%。观察组初次献血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护理风险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降低临床上护理风险的发生率,减少医院以及初次献血者的损失。为了降低学生初次献血的不良反应,我院将护理风险管理用用到学校初次献血者的护理中。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学校初次献血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我们发现,观察组初次献血者晕厥的发生率为2.4%,对照组初次献血者的晕厥发生率为12.8%。观察组初次献血者献血后的晕厥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并且初次献血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对于学校初次献血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降低学校初次献血者献血后晕厥发生率,能够提高学生初次献血的舒适度,在临床中值得广泛应用[8]。

猜你喜欢
献血者风险管理我院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2018年南宁市无偿献血人群分布特征分析
影响单采献血者保留的相关因素分析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分析重复献血者与初次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比较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