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家在老年防跌倒多学科联合诊疗中的实践与体会

2019-02-10 22:09石瑞君刘志英任素琴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3期
关键词:专科门诊专家

石瑞君,刘志英*,任素琴,陈 娟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北京 100853)

我院2018年3月在全国率先开设了老年防跌倒多学科联合门诊,组成以临床一线护理专家为主导的,联合骨科、康复医学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风湿免疫科、老年医学科、心理科等多个学科参与的出诊专家团队,共同致力于解决老年人的“跌倒”问题。笔者作为参与出诊的护理专家,现将出诊实践与体会总结汇报如下:

1 老年防跌倒多学科联合门诊护理专家出诊运行模式

1.1 护理专家的选拔与培训

设置护理专家准入标准:本科及以上学历;副主任护师及以上职称;在本专科工作时间≥10年;担任护士长职务。同时热爱老年护理事业,具备创新精神。

对护理专家进行同质化培训,内容包括:①老年跌倒相关专科理论与操作技能培训:通过专家授课、典型病例分享、线上会议等方式,全面掌握老年跌倒相关最前沿的理论和实践技能;②老年人身体平衡和下肢肌力训练培训:邀请国家体育学院运动医学专家进行系列授课;③其他相关能力培训:与知名养老院合作,通过邀请院长授课、实地参观学习等方式,从而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1]。

1.2 工作流程和内容

1.2.1 主观调查问卷评估跌倒风险

接诊后,护理专家与老年人采取一对一的沟通方式,进行一般信息采集及主观调查问卷评估跌倒风险。主要包括:一般资料、居住状况、疾病用药史和跌倒史等;评估量表包括:1..跌倒风险评估量表;2.跌倒功效量表;3.PHQ9自评量表;4. GAD-7自评量表。

1.2.2 客观测评感觉及肢体功能

包括“卧、立、坐”三位血压测量、四阶段平衡测试、“起立-行走”计时测试、30秒椅子坐立测试和下肢Y平衡测试等。

1.2.3 个体化干预指导和安全管理

针对测评结果寻找跌倒的危险因素,提出个性化防跌倒建议及措施,并进行干预训练指导。内容包括:1.正确走姿;2.合适的锻炼方法;3. 学会跌倒---即发生跌倒时的自我保护;4.辅助用具选择与使用;5.防跌倒相关心理问题疏导;6.家居环境改造;7.专科疾病就诊建议等。

1.2.4 协助团队中医疗专家做好专科疾病的诊治及综合管理

针对护理无法解决的、与跌倒相关的专科疾病问题,联系医疗专家进行疾病诊治,为老人提供“一站式”服务。并协助医疗专家进行老年常见慢性病综合管理,建立个人档案和健康宣教微信群,定期随访指导。

2 结 果

2.1 跌倒事件的发生率

对就诊的300位老人进行了就诊前后6个月内跌倒发生情况的比较,就诊前跌倒事件的发生率为2.6%,就诊后跌倒事件发生率为0.3%,跌倒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

2.2 就诊满意度

使用满意度按键即时测评系统,对300位就诊老人进行就诊服务综合满意度测评,满意度为100%。

2.3 护理专家自身成长评价

问卷调查显示,出诊护理专家的防跌倒知识技能提升、出诊满意度均为100%;76%的护理专家尝试在所在病区推广实践了该诊疗理念和模式[2]。

3 讨 论

我院以护理专家为主导的老年防跌倒多学科联合门诊开诊时间不长,仍处于探索阶段,出诊专家的工作管理及绩效评价系统、就诊老年人的相关评价体系和数据库仍欠完善。另外,国家对护理门诊的收费并没有明确标准或意见,我院与其他医院一样都是免费挂号,很大程度上处于“义诊”状态,而且护理专家没有处方权。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即护理医嘱及规范的护理处方,起到与医生的互补作用,在提升护理专业价值的同时,保障护理门诊持续健康发展。

实践证明,老年人跌倒可防可控,老年防跌倒多学科联合门诊作为一种新的诊疗模式,整合资源、优化路径,提升了老年人的就诊体验满意度,降低了跌倒事件的发生率;护理专家的主导和参与,体现了护理专业价值,推动了护理学科的发展。

猜你喜欢
专科门诊专家
门诊支付之变
致谢审稿专家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重庆中医急诊专科医联体成立大会召开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请叫我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