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运用电子音乐技术对国际化新民乐创作的研究

2019-02-10 10:54崔亦易
北方音乐 2019年23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一带一路

【摘要】民族乐器与电子音乐技术结合的音乐形式,是今后民乐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本文立足于电子音乐创作者的视角,来探寻如何让观众在新民乐作品中找到不同文化间的共鸣,体会世界音乐文化的“和合”之美。深入学习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和乐器特点,通过新媒体、新技术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把新民乐的魅力传递给世界友人。

【关键词】一带一路;电子音乐技术;国际化新民乐;民族音乐;传统乐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真正要建成“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是其重要分支。必须在沿线国家民众中形成一个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音乐,作为世界最美的语言,成为文化、民心相通的纽带。我校—大连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艺术团每年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文化公演活动。将教师原创或改编的新民乐作品推广到世界,这是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一带一路国家民心相通的重要渠道。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前沿的电子音乐制作技术相结合,使得它更有利于本土音乐的发展,并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传统音乐是在世代传承中留存的“精品”,论其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都不是大多数个人创作的“现代”作品能望其项背的。所以,本研究不仅从专业的电子音乐制作角度分析新民乐的创作特点,并总结前人经验,更致力于创作保留民族音乐内涵、易于传播的国际化新民乐。

一、电子音乐与声学乐器结合的历史发展概况

电子音乐与民乐的结合,发展源头便是电子音乐与传统声学乐器之间的结合运用,是混合型电子音乐中的一种类型。20世纪50年代-具体音乐时期,法国作曲家皮埃尔·舍费尔(Pierre Schaeffer)与皮埃尔·亨利(Pierre Henry)创作的《为一个人而作的交响曲》(Symphonie pour un homme seul),通过磁带录音技术拓展了人声(呼吸声、口哨声等)与非人声(脚步声、管弦乐队乐器等)的音源可能性,这是电子音乐技术与乐器演奏早期的结合,这种结合方式相对简单。

1955年,电子合成器的问世使电子音乐的创作手段更加多样化,并诞生出很多音乐大师,他们将电子合成器与传统乐器相结合,带来绚丽多彩的现场演出。如享有世界声誉的电子合成器专家让·米歇尔·雅尔(Jean-Michel Jarre),1981年他曾带着庞大数量的电子合成器设备进行中国之旅,5次表演,由35个传统乐器伴奏演出。作为中法交流的使者,2004年故宫午门前,他曾尝试运用电子合成器与中国唢呐演奏家刘元,以及二胡演奏家程琳等合作。当一曲《渔舟唱晚》响起,70多人的中国民族乐队与雅尔的合成器音乐之间进行对话,让人们既感受到中国民间音乐的淳朴韵味,又感受到灵动的现代气息。合成器音乐可以通过效果器的叠加与调制,制造出变幻无穷的奇妙音色。雅尔在故宫演出的《渔舟唱晚》声光电交织,集古典现代气韵于一体,加上京剧脸谱等多媒体图像,整场演出充满了艺术的感染力。运用合成器创作的著名音乐家还有布莱恩·伊诺(Brian Eno)、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范吉利斯(Vangelis)、恩雅(Enya Brennan)、富田勋(Isao Tomita)、喜多郎(Kitaro)等。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计算机音乐”(Computer Music)发展迅速,它是电子音乐走向数字化的标志。1984年9月,中央音乐学院举办了首场具有探索性的电子音乐会,表明我国作曲家开始踏入电子音乐创作领域。由于音序软件中的MIDI技术以及数字音频处理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声学乐器与具有亲和力的MIDI技术相互融合,声音(音频)的编辑和后期处理更加便捷,作曲家在软件中便可获取所需的声音。传统的音序创作中,通过常用的音序软件如Logic Pro、Cubase等,将音乐的旋律、和声、节奏等声部以音符的方式输入,这部分音乐也可以称为预置电子音乐部分。当我们在舞台中,将预制电子音乐部分播放,演奏者在监听音乐的同时进行演奏,就形成了“预置电子音乐+传统声学乐器”的演奏形式。这类电子音乐作品既保持了乐器演奏本身的音色特征,也可在舞台上进行演奏,易于大众接受。

目前交互式电子音乐与传统声学乐器联系紧密,这是一种对现场演奏的声音进行实时调制的电子音乐类型。实时处理型电子声学音乐在内容上至少包含了现场演奏/音频现场采样,计算机编程、电子化设备的现场调制与混音回放三个部分。计算机也扮演着“即兴表演”的角色,从而构成了“交互式作曲”,即乐器演奏与计算机之间的互动。一些交互性的音序软件,如MAX/MSP、Csound、Pure Data、Kyma等,需要先寫代码,然后在实时演奏过程中对其进行调制,不但可以听到乐器本身,还可以听到实时处理的电子化声音效果,也就是新的音色的出现。两种音色叠加在一起,带来无穷的听觉体验。

与声学乐器相结合的电子音乐无论是在具体音乐时期,还是运用电子合成音乐的理念,或是采用音序软件创作,亦或是利用交互性实时操控的手段,越是丰富的创作方法,就越有可能实现音乐内容与形式的多样追求。很多人将电子音乐视为对传统音乐的颠覆,但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很多作曲家在不断尝试电子音乐与传统声学乐器的结合创作,最大程度地吸收传统音乐的精华,因此传统与创新的融合是具备历史条件的。

二、新民乐

音乐从来都不是一个独立的艺术形式,多元化融合是其发展的必然。至今,乐器演奏与电子音乐技术结合的电子音乐作品逐渐增多,两者的结合既保持了传统音乐的创作理论原则,又做到了电子音乐的实践创新。

中国电子音乐从开始阶段就普遍运用中国传统乐器和声乐的音乐元素,我们在这些电子音乐作品中,经常能够听到的中国传统器乐,如琵琶、古琴、古筝、竹笛、二胡等声音,而传统声乐则以京剧唱腔、原生态民歌最为典型。中国电子音乐创作者力求通过电子音乐技术传播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和人文精神。在对中国人文内涵的深度探索的过程中,中国电子音乐也越来越走向传统文化的纵深。

中央音乐学院中国现代电子音乐中心主任张小夫特别强调用分层、分类的原则来细化电子音乐的概念,明确其内含与外沿。三种不同属性的电子音乐具体为具有学术性特征的“专业层面”的电子音乐;具有应用性特征的“社会层面”的电子音乐;具有娱乐性特征的“个人层面”的电子音乐。三个不同层面的电子音乐相对独立、相互关联。电子音乐技术与民乐相结合的音乐作品既属于“专业层面”又属于“社会层面”的电子音乐。实践过程中,将“专业创作”应用到“社会层面”是电子音乐技术应用在国际化新民乐创作中的必经之路。

何谓“新民乐”,著名乐评人金兆钧认为,“新民乐”就是以民族音乐元素为动机,用现代理念、手段进行创作和演绎的音乐新形式,人们从民乐中感受到爵士、摇滚等现代音乐元素所带来的新鲜的艺术感受。并认为从这种探索中,也可以体会到现代音乐人珍视民族文化传统艺术,又竭力使它更适合当代观众审美口味的努力。民乐一直在“变”,民乐的艺术形态就是在“变”中不断超越原有的形态,获得新的发展活力,表达当代观众的意愿。所谓“乐音与政通,而伎乐亦随时所尚而变”。清代大戏曲家李渔在谈戏曲时指出:“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在近代民乐之所以出现衰落,就是因为缺乏创新和时代精神,表演形式上逐步经典化和文雅化,凝固不变而缺乏新鲜感。2001年,以中国民族乐器为主要演奏手段,并以新改编、新创作、新挖掘、新理念的组合“女子十二乐坊”成立。其在国内初始几乎到达山穷水尽的地步,辗转到国外,由曾任日本华纳公司副总裁的塔本·马的打造下横空出世,在日本和美国打响,创造了亚洲民族音乐唱片有史以来在美国最好的销售成绩,并于2005年进军欧洲市场,为中国民乐走向世界探索出一条成功的道路。但也有声音认为这是对民乐的歪曲,在这些议论的背后,中国民乐如何走出象牙塔,走向世界是值得深思的。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运用电子音乐技术对国际化新民乐创作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内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也将实现空前规模的创新,新民乐形态想要在新社会背景下彰显出活力,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方法把握:

(一)新民乐中“传统 ”的保留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内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应注重新民乐中“传统”的保留。从新民乐的发展历史可知,它是在地域文化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延伸出来的地域性民族音乐形式。而“一带一路”背景下民乐形式的国际化发展,实质上也是传统文化艺术不断进行文化转变与融合的具体体现。我们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新民乐中“传统”的保留,就是要在音乐融合更新期间,巧妙的进行音乐内在含义、定位层面的把握。如,运用电子音乐技术对国际化新民乐创作期间,可以将中国传统音乐中“意蕴、抽象美”等特征展示出来,这样的新民乐创作方式,就是结合新时期经济资源沟通与处理的方式,进行新民乐要素的创作分析方式。

(二)新民乐中“新”多维化探索

新民乐中“新”特征的多维化探索,是指新民乐国际化转变开发期间,可通过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三者的结合审美,打造结构协调整齐的音乐结构。如,在进行运用电子音乐技术对国际化新民乐创作期间,创作人员可单独从乐曲的曲调急缓、高度等视角进行把握,然后再将多个因素整合在一起,这样方可实现新民乐调控协调把握的效果,这种以传统因素重新进行国际化审美因素把握的方式,也是新民乐中 “新 ”多维化探索的体现。

(三)新民乐中“美”的展示

民乐作为文化艺术体系中的主要分支,想要将新民乐的特征充分展示出来,需要把握“美”的程度,或者说,是不同受众群体对民乐的感受视角分析。国内层面而言,音乐 流动性、连贯性、联想性是民乐美感彰显的主要特点,从国际层面而言,艺术声音空灵、自由、且富有活力是民乐美感欣赏的核心。为此,利用电子音乐技术对国际化新民乐加以创作时,可以利用现代电子音乐控制的方法,实现民乐中不同时期美因素的“沟通”。如民乐制作品创作期间,可以运用传统音乐中的丝竹中清、淡等声音作为基础,在民乐的内部运用西方民乐欢快、自由、灵活的音乐形式进行声乐配合、引导,这就是典型的国际化新民乐中“美”融合方式 。

四、结论

综上所述,“一带一路”背景下运用电子音乐技术对国际化新民乐创作的研究,是文化艺术社会发展的具体体现。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新民乐中“传统 ”的保留、新民乐中“新”多维化探索、新民乐中“美”的展示,明晰新民乐发展方式。因此,文章研究结果,将为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提供新趋向。

参考文献

[1]张小夫.电子音乐的概念界定[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2(4).

[2]王甜甜.混合型电子音乐中室内乐队与电子音乐之创作理念及技法研究[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13.

[3]王凯颖.浅析中国乐坛“新民乐”.网络财富-文化研究[J].2010(17).

[4]夏云.全球化格局下的民乐发展之路-也谈新民乐“女子十二月坊”的创新[J].艺术百家,2008(7).

[5]牛宇辰.从新民乐看后现代音乐艺术对中国民乐的影响[J].黄河之声,2017(15):90.

[6]鄭怀左.我国民乐创作的多元格局与国际化趋势[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6):98-100.

作者简介:崔亦易(1988—),女,辽宁省大连,汉族,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电脑音乐作曲。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一带一路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传统文化与民族音乐的重构研究
民族音乐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深化策略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中西民族音乐在多元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地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