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让次果10倍赚钱的秘密

2019-02-11 03:41致富经,消费者行为学
农家之友 2019年10期
关键词:柠檬茶柠檬汁个头

广东的宋福雷,靠着出色的商业思维,把销路不好的超规格柠檬卖出了高价。来看看他的办法。

1.降雨导致的“卖难”

宋福雷和合伙人们种植的是四季柠檬,这是一种由柚子嫁接而来,可以四季出果的柠檬。2018年底,他们在广东惠州博罗县的柠檬种植面积达到2500亩,带动了周边数十位农户。

2019年,惠州频繁降雨。柠檬在雨中不能采摘,每天还会长大8g左右,而它们长得越大,种植户的损失就越大。

这里涉及一个行业常识:鲜果销售的柠檬,并不是越大越好。当地市场将柠檬分为四等,分别是A果、AB果、B果、次果。最贵的A果,每个大约在120g左右,表皮光滑没有瑕疵;而因为无法采摘等因素,在树上长到超过180g左右的柠檬就算是次果。次果主要是个头太大,消费者不喜欢,经销商也就不爱收。

不同等级的鲜果价格差异很大,如果A果的批发价在每斤3.5元到4元,次果就只能卖到0.8元,还很少有经销商愿意收购。

2.变!从8元卖到40元

次果和A果品质上没有差别,只是因为个头大了些,就很难卖出去。这让宋福雷有些不甘心。可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延长产业链,提高柠檬的附加值。

为了把柠檬“次果”卖出去,卖出好价钱,一开始,宋福雷选择了榨汁。他回收那些成熟但是个头过大或者较小,不符合收购要求的柠檬次果,榨成柠檬汁。

8斤次果柠檬即便有人收购,也只能卖到8元左右,但做成柠檬汁后,零售价能达40元,这相当于通过深加工,把柠檬次果卖到了比A类果还更高的价格。

3.变!一公斤60元

仅靠柠檬汁还不够。宋福雷又把目光瞄准了一个近年来新兴的市场,茶饮店,它以年轻人为主要消费群体,开店门槛低,单品利润高,不少有特色的品牌还吸引了资本市场的关注。

宋福雷想依托2500亩柠檬基地,把四季柠檬作为卖点和主打产品,打造茶饮品牌,直接对接市场。

2018年底,他开起了第一家茶饮店,以柠檬茶为主推产品。

论柠檬种植,宋福雷是行家,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可以对茶饮行业掉以轻心。

茶饮店的开店门槛低,但竞争也激烈,要想在市场上站住脚跟,柠檬茶的产品质量得靠得住。

有人要问了,一杯柠檬茶而已,如何判断其质量的好坏高低?

其实这也简单。对消费者来说,质量就是如他所愿。也就是说,只要你的产品性能与消费者对产品性能的期望一致,那就是质量好。比如柠檬茶,入口清凉冰爽,甜味中带着柠檬的鲜、香、酸,对消费者来说这就是满意,就是质量好。

宋福雷的柠檬茶使用的是柠檬、茶、糖冻成的冰块。

消费体验和感受,会影响到消费者的下一轮购买,决定着新客户能不能成为老客户,所以,宋福雷很在意顾客的反馈。

就在他的柠檬茶上市后不久,有顾客反映:饮料越喝越淡,喝到后来都没有味道了,因为柠檬茶里的冰化了。

在制作柠檬茶的最后,通常会加入些冰块,冰块会逐渐融化,等于给柠檬茶兑了水,口味变淡,消费者喝起来,肯定与最初的味道有些区别。

宋福雷开始研究,怎么让柠檬茶的味道自始至终保持一致。

解决方法很快想出来了:改进冰块。他的柠檬茶不再使用普通冰块,而是改用柠檬、茶、糖冻成的冰块。这种柠檬茶味的冰块加入到柠檬茶饮料里,即使融化也不会改变饮料本身的味道。

1公斤柠檬,能用来制作5杯柠檬茶,每杯柠檬茶的售价是12元,也就是说,1公斤柠檬,做成柠檬茶来销售,就能卖到60元,这大大提升了四季柠檬的附加值。

通过生鲜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是一条有效解开“卖难”困局的路子。宋福雷从种植端入手,进军市场空间更大的饮品市场,商业思路正是基于此。他对四季柠檬延伸产业的探索,也给别人带来了启发。

猜你喜欢
柠檬茶柠檬汁个头
柠檬茶店加速扩张 利润走低生意难做
一个柠檬,多种清洁功效
推理:谁最高,谁最矮
矮个头的烦恼
一杯柠檬茶
烤翅根
“O”你个头啊!2014年O2O项目死亡榜
柠檬汁在厨房中的妙用
柠檬茶
Taking Meals(就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