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9-02-11 13:06孙绪娜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6期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校教育新媒体

孙绪娜

摘 要:新媒体时代下,随着各种媒体形式深入发展,“万物皆媒”的环境为人类提供了海量的信息和资源,深刻改变着人们的认知渠道和认知方式,这其中也对高校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面临新媒体时代出现的新需求,高校要借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思维指导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在教育的供给侧进行改革创新,争取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新突破。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教育;民族团结进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十九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政治层面提出“民族共同体”概念,这意味着新时期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已经深入到精神领域。高校在培养主体上直接作用于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青年学生群体,要在新时期积极主动承担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革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方式方法。新媒体时代下,各网络平台在广大高校青年学生中的普及拓展了不同民族学生之间交往的空间,这种交往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为各民族学生彼此之间增进了解创造了机会。然而网络的巨大影响力也极易把细微的民族问题扩大化,甚至被国内外的民族分离势力所利用从而引起连锁反应,致使各民族学生之间不必要的摩擦增多。除此之外,网络进一步普及也深刻改变着高校青年学生的认知方式。在此背景之下,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急需新的思路进行改革。为满足民族团进步教育工作的新需求,很多高校积极采取各类措施进行教育改革,然而这些高校往往仅把改革重点放在具体工作方法的改进上,缺乏系统的思想和理论指导。文章试图运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思路探讨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改革的可行之策。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新媒体时代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指明改革方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提出之始是为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新需求,2015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的经济在供需关系关系上面临失衡的风险。为实现我国经济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从而更好地满足我国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此次改革意见一经提出犹如“蝴蝶的翅膀”引发社会各领域的改革反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影响范围之大之深正是源于这一改革思想地提出适应了中国步入社会主义新时代面临诸多“新矛盾”的新局面,深刻分析了这些“新矛盾”出现的根源在于“供需错位”,并为化解这些“新矛盾”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改革思路。教育领域也在这场社会主义改革浪潮中深受启发,各教育主体积极寻找适应新环境的新型教育发展之策。

新媒体在根本上革新了传播理念、传播手段,深刻改变着受教育者的认知方式,高校各主体无论是教育者、受教育者还是教育资源都深受其影响。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萌发的教育需求,摆在各高校和教育者面前的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中新的供需难题。我们试图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深入分析教育需求侧的改变并且为满足这些新需求寻找解决思路。

二、新媒体引发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改革新需求

(一)新媒体革新了传播理念

高校传统的民族政策传播方式主要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知识传授,形式较为单一;传播方向一般是教师或者学校面向学生的单向活动,从学生处得到的真实反馈较少,教育效果难以评判。新媒体更加强调“微传播”,所谓“微传播”可以理解为“微力量,大传播”。参与网络传播的主体不再局限于以往的权威力量,如今人人都可以成为发声者;传播的途径也不仅仅依靠主流媒体,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媒体平台都可快速便捷地将信息传递出去,传播的主动权下沉到普通民众手中,只要有移动终端在手,信息传播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在传统媒体为主流的过去,普通民众的一人之声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微乎其微,然而如今,最普通的民声借助新媒体之力,可以引发整个社会的关注和讨论。新媒体的出现像是在全社会各个领域中安装了高配置的擴音设备,其传播速度之快、传播广度之大以及传播的影响力之深可谓前所未有。这种传播理念的根本性变革对高校和高校教师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指明了新方向。今后高校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要深入理解新媒体的传播理念,尝试借鉴新媒体的传播手段,让政策宣传深入各民族学生的心中。

(二)新媒体革新了大学生群体的认知载体

新媒体时代,各式各样的平台不断增多,根本上丰富并且革新了大学生群体的认知载体。微信、微博以及各类移动客户端发展势头强劲,移动短视频平台数量增多,线上知识付费产品呈现多元化趋势,以年轻人为核心二次元文化活跃于各大网络平台,网络语言系统呈现多样化发展。多元化的认知载体颠覆了年轻人传统的认知方式,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交互发展要求高校急需改革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传统载体。当下,新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已经广泛普及并且为之接受,各高校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利用新媒体这种天然的载体优势,高效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首先,新媒体打破了原有民族间的地域限制,为身处祖国各地的各民族人民提供了共同交往、相互了解的平台,为拉近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的心理距离创造了可能性。在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中要善于利用多样的新媒体形式,合理筛选和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实现师生、生生间的双向互动。其次,新媒体传播速度快,事件发生和事件传播具有同时性,这要求高校传播民族政策、传递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的工作周期更短、效率更高、针对性更强。最后,要利用新媒体形式多样,代入感和既视感强烈的特点,增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效果。

(三)新媒体革新了大学生的认知方式

有调查显示,“千禧一代”的大学生在筛选信息时有意识地脱离主流媒体,更倾向于接受虚拟世界中渗透出的价值观。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缺乏文化支撑和系统引导,这种价值观体系往往呈现碎片化的特点。传统的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了解学生当下的认知特点,以千篇一律的直接说教和系统的正面教育为主,常常出现教育者自说自话,与受教育之间鲜有思想交集的尴尬局面。受教育者由于与教育者之间存在思维方式上或者语言习惯上的沟壑,导致无法真正理解民族团结进步的真正内涵,对于很多事关民族发展的重要理念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字面,无法指导实践,甚至还会出现逆反情绪和排斥情绪。高校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说到底是对人的工作。要了解大学生在新媒体时代的思想动向和认知方式,采用符合学生认知方式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指导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改革工作。

(四)新媒体加剧了影响高校民族团结进步的不安定因素

当前高校中依然存在不利于民族团结进步的因素,各级各类高校在看到这些不安定因素的偶然性的同时,也要嗅到不利于民族团结的气息,防微杜渐。新媒体在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带来巨大的传播力、提供广泛的信息源和加快信息传播速度之外也带来了诸多挑战。首先,网络舆论缺乏理智。一直以来,各种民族分裂主义利用各种机会蓄意制造民族问题,破坏民族团结,无论是拉萨的“3·14 事件”还是乌鲁木齐的“7·5 事件”,都是民族分裂主义带来的负面效应。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传播身份具有虚拟性,这给了国内分裂势力和国外西化势力更多机会对我国的青少年群体进行文化侵略。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心理发展不成熟,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容易成为侵蚀对象。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改革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学校教育中对其进行有效甄别并且抑制不理智言行的扩散。其次,民族学生间的隔阂加深。不同民族的少数民族同学之间由于生活方式、学习背景、语言习惯、精神信仰等方面的不同,难以用同理心设身处地地站在彼此的立场看问题。新媒体场域中,网络群体聚集效应和网络标签可能会加剧群体间的隔阂。各民族学生在网络世界中的交流不可避免的引起民族间的对比,但是过分关注差距有可能会导致民族间的敏感情绪,少数民族学生由于生活的地区往往偏于内陆或者山区,与汉族学生对比之下可能会产生“弱势群体”心理,从而引发不满情绪;而汉族学生无论是在民族数量还是环境资源上往往存在天然的心理优越感,对少数民族学生难免生出排外情绪。如此,民族间的隔阂有加深的风险。

三、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改革新思维

(一)借鉴新媒体思维,在教育理念的供给侧改革

新媒体从具体形式上而言其涵盖范围非常广,包括所有数字化媒体形式,比如、数字化的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端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刊杂志等,因此新媒体并非特指某种媒体形式,而是所有所有传播媒介的合体,也就是某些学者所指的“万物皆媒”的环境。新媒体时代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改革要避免“穿衣工程”,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中需要借助微信、微博和各类客户端等重要的新媒体形式,然而这些只是帮助各高校完成教育改革借助的工具而非目的,如果仅仅改革了形式而忽略真正的民族团结诉求就是舍本逐末。事实上,新媒体的广泛普及其根源正是在于重视“每个人”的影响力,满足“每个人”在网络社会的诉求。因此,要回归到新媒体对于传播最本质的变革,那就是媒體新理念:人人参与,人人传播。

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既要重视新媒体环境创建,更要深入理解新媒体“人人参与,人人传播”的新理念,更新陈旧的教育观念,重视各民族学生的主体地位。把以往传统单向“宣传—接受”的民族政策传播形式变为师生、生生间的双向互动,把以往依赖课堂、讲座等为主阵地的线下模式转变为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模式,通过各种新媒体形式在线上更加充分了解各民族学生的真实诉求,积极主动在线下解决各民族学生的真实需要,借助新媒体与大众深度融合的天然优势,关心各民族学生的学习、就业、生活、心理状况,对于学生的合理建议虚心接受,让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入各民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落地。

(二)培养学生认知力,在受教育者思想的供给侧改革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说到底是一场对人思想和精神领域的革命。高校学生思维发展还未成熟,价值观处于最终形成的最后一个关键阶段。因此高校要重视学生认知力的培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1)提高各民族学生的辨别力

新媒体广泛普及,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冲破地域限制深入全面发展,各民族交往空间的拓展使得民族成员间接触增多,在增进彼此间了解的同时,这种隔着屏幕的认知往往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需要各民族学生具备辩证客观的认知能力明辨对错,做出正确的是非判断。对于网络上报道的热点民族事件和民族问题,各高校要了解学生对于民族相关问题的看法和态度,鼓励和引导正确舆论,及时更正偏激和错误认知,培养学生认识民族事件辩证发展过程及其规律。各高校要帮助学生理清事件的内在矛盾和的运动变化,从其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中进行考察,以便从整体上、本质上完整地认识民族问题。

(2)增强各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现阶段汉族和少数民族在政治生活和物质生活上的差距逐渐缩小,然而时至今日依然有不和谐的民族声音阻碍着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开展,这是因为民族的交融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和政治层面,真正的交融是精神的默契和心理的认同。尤其是社会步入新媒体时代之后,网络上各种舆论此消彼长,不利于民族团结言论和事件时有发生,是时候进一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在精神层面深入开展,增强少数民族对于中华民族的心理认同感和归属感。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民族共同体”概念,并在精神方面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指明了方面。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高校是孕育社会精神力量的重要精神园地,要在各民族学生中牢固树立“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各民族学生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引导各民族学生的价值取向

新媒体具有互动性、开放性、即时性等特点,当下“万物皆媒”的环境强烈冲击着高校青年学生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语言习惯,并且以其独有的形式深刻影响着高校青年学生的认知方式。高校要积极培育互联网思维,利用新媒体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改革,重视互联网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方面的宣传作用。一方面高校以及高校教师要密切关注网络热点和网络舆情,做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针对性,对于民族团结进步的积极事件要充分肯定和大力宣传。另一方面,互联网思维强调用户体验至上,因此在开展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时要多方面关注学生的切实需求,善于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满足学生合理的诉求,用学生能够接受并且愿意接受的形式和语言讲民族故事、讲国家民族政策。

(三)创建新媒体环境,在教育资源的供给侧助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是当前宣传思想工作的主阵地。这个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高校要积极创建新媒体环境,利用新媒体设立线上全方位工作平台,从以下几个方面全面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的新媒体网络环境。

(1)精心打造线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官方宣传体系

各高校设立官方专业媒体团队,积极打造线上民族事务宣传体系。第一,官方网站增设民族事务专门栏目,建立相关官方微信订阅号、官方微博,以官方的视角深入挖掘和全方位报道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民族故事,传播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经营好主流声音,建设各民族大团结的校园氛围。第二,发挥微信群、QQ群等优势,建立网络空间中学校和学生之间双向沟通渠道,给予少数民族学生更多发声的平台,及时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动态。第三,灵活利用短视频直播平台等大众化新媒体形式,征集和分享各民族学生身边的故事,增进各民族学生间的互相了解。第四,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再现各民族文化精华,比如通过线上场景模拟的形式还原民族交往的真实场景,在线上定期为不同民族的学生开设专题空间,展示民族特色文化、语言、礼仪、节日,让各民族学生参与其中。第五,设立线上民族学生生活配套平台,助力少数民族学更好融入生校园生活、顺利就业、心理健康以及扩大国内外交流。

(2)着力建设线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教学制度和教学体系

利用新媒体改革传统的教学制度和教学体系,实现网络资源共享。高校教师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强大的资源优势组织课堂,借助新媒体这一多样化平台辅助课堂教学,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之上利用手机、电脑、平板等移动终端教授民族课程、完成学习任务、考评学习效果,多渠道实现资源共享。除传统课堂教学之外,教师个人和高校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开通第二课堂,帮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民族政策、了解民族舆情。加强校际合作,普通高校与民族高校联合牵头研发新的线上民族教育平台和APP,建立民族课程共享渠道,推广特色民族课程,实行网络选课,开设线上多民族文化图书馆和博物馆等,进一步实现资源共享。利用大数据全方位海量收集信息,对各民族学生思想动态进行专业精准地分析,使决策制定更加客观、科学、有针对性。

(3)努力探索线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网络舆论监管措施

由于互联网本身具有匿名性、虚拟性、便捷性、开放性等特点,网络参与主体有相对更加宽松的空间发表言论、传播信息、参与意见并且形成舆论。为避免网络舆论无序发展,各高校在经营线上多媒体平台时,要多方位探索有效监管模式,引导正确舆论。第一,要及时发现并制止不理智言论在高校各网络平台上的蔓延。对于错误或者不客观的言论要第一时间发出官方声音予以纠正。第二,完善校园网络规范,对于在网络上散布不利于民族团结言论的个人一经发现要及时批评教育,必要时给予相应的规范惩罚。第三,要建立网络预警机制,及时收集信息、正确分析与预测舆论走向,对于尚处于萌芽中的消极民族及时予以疏导,对于敏感的民族话题及时予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在监管的过程中要努力做到疏堵结合、公正有序,积极营造健康的校园网络舆论环境。

四、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之下,面对萌生的诸多新需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改革工作指明了道路。新媒体时代,高校要利用好网络平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民族充分交流的影响力不可预期,能量巨大,随着时代的推进,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供給侧结构性改革在未来必然迈入新阶段,实现新突破。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EB/OL].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19cpcnc/2017-10/27/c_1121867529.htm.

[2] 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校教育新媒体
学习习近平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 扎实推进淮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