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大学生网贷现状分析

2019-02-11 13:06万佳邓迎春闫怀艳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6期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生

万佳 邓迎春 闫怀艳

摘 要:“校园贷”被明文禁止后,为了逃避管制,一些非法“校园贷”披上了新的外衣,转入“地下”运营。因此,研究大学生网贷仍具有实质意义。文章从独立学院学生、学校角度出发,在调查问卷的基礎上揭示出独立学院大学生网络信贷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学校与银行合作加强网贷教育;培养良好的消费氛围;大学生网络借款要量力而行等建议。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生;网络信贷

自2017年6月《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下发后,所有未经许可进入校园的信贷产品均为非法“校园贷”产品。为了逃避管制,一些非法“校园贷”披上了新的外衣,转入“地下”,它们的宣传方式和运行模式已经由线上大面积公开转向了线下宣传,线上单线联系的运作方式。独立学院的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生、学校角度研究其网络信贷现状具有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网络信贷概念

网络信贷是指借贷双方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直接融资。大学生网络信贷特指高校大学生群体利用网络进行借贷,也称为大学生网贷或校园网贷。而一些机构或个人利用校园网贷进行诈骗,如虚假宣传、低息圈套、暴力催收等,给社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这类被称为不良“校园贷”。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网贷现状调查

为了直观了解大学生网贷情况,笔者随机抽取100名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在校大学生,通过网络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个人基本信息、日常资金来源与使用、对网贷的了解和使用情况等。

(一)样本基本情况

从调查数据中得知,男生占比为32%,女生为68%,女生占比相对较高。被调查大学生城镇户口的占比56%,略高于占比44%的农村户口。就家庭年均收入而言,收入在3万元至10万元的居多,占53%;其次是处在3万元以下的,占比26%;10万元至30万元的占比15%;30万元以上的占比最少,为6%。由于各大学生的家庭收入状况和个人赚钱能力不同,每月可支配生活费有所差异,被调查大学生月可支配生活费占比最高的为1000-2000元,为56%;接着是1000元以下,占比36%;再者2000-4000元,占比不足一成;最后为4000元以上,占比仅为2%。就生活费的来源而言,家庭提供、个人获得及其他渠道来源占比分别为85%、11%、4%,说明当前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来源于父母,部分来自兼职收入、在校勤工俭学、奖学金或助学金。

(二)样本大学生月可支配生活费支出状况

总体样本中,认为生活费不够花的大学生占比19%,而认为月生活费正好够花和有剩余的学生占比分别是38%和43%。这表明大部分学生的消费需求与其可支配收入较为平衡。月生活费在1000元以下的大学生有19.4%认为不够花,而正好够花的学生占比44.4%略高于认为有剩余的学生36.1%。由此看出,部分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个人消费习惯等原因,生活较为节俭,支出少,虽然月生活费不高,但也能满足日常生活需求。月生活费在1千元至2千元的大学生占比56%,其中将近一半人认为生活费有剩余,比认为正好够花的大学生高出12.5%,另有16.1%认为不够花。可见大部分学生的消费水平相近,消费需求与可支配收入能匹配。月生活费在2千至4千的大学生认为生活费正好、有剩余和不够花的占比平均,都是33.3%;月生活费高于4千元的大学生一半认为不够花,一半认为有剩余,说明小部分大学生对可支配资金的需求较高,消费水平高于平均水平,虽然可支配月生活费较多,却仍不够用。总体来看,消费需求是否能得到满足并不是与生活费高低成正比,而是与大学生自身消费观、消费习惯有较大关联。

(三)样本大学生对校园网贷了解程度和态度

样本中只有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非常了解校园网贷,35%的学生表示达到“了解”程度,57%学生对校园网贷则是一知半解,剩余4%的大学生未听过这种贷款方式。从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知道校园网贷这个事物,但对其具体情况并没有深入了解。

独立学院大学生样本中,54%的学生反对校园网贷,41%的学生保持中立,只有5%的学生持赞同态度。然而使用过网络贷款的大学生占比67%,未使用过的占33%,超过半数学生有使用网贷。

(四)样本大学生对校园网贷的使用情况

网贷平台有三大类:传统电商平台、分期购物平台和P2P网贷平台。大学生最常用的是传统电商平台,如淘宝分期、蚂蚁花呗、京东白条。样本中61%的学生选择此项。而分期购物平台(如趣分期、分期乐、人人分期、爱学贷)被16%的学生选择,只有2%的学生使用过P2P网贷平台(如投投贷、名校贷)提现借款。

被调查的学生在每年网上贷款金额主要集中在1千元以下和1千至2千元这两个范围内。使用过网贷的学生借贷金额在1千元以下的占比48.8%,34.9%的学生借贷金额在1千至两千元间。大部分学生借款还是在其可控范围内。特别值得关注的是2%的学生借贷金额在2万元以上,同时他们的月均生活费也是4000元以上,这说明小部分学生有着高的月可支配收入和更高的消费需求。他们借贷资金的用途较广,除了日常消费需求外,还包括了创业资金需求。

样本中,大部分借款学生使用网贷是因为有急切的消费需求,占比67.4%,而16.3%的学生只是想尝试一下,还有同样比例的学生是因为家庭经济问题,少数学生是因为身边的同学或朋友在使用网贷。另外,借款学生使用网贷最多的用途是数码产品,其次是服装美容,接着是旅游消费、交际,然后是创业,最后才是教育培训。综合起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大学生急于满足及时行乐的物质需求,缺乏积极提升内在自我的思想观念。

在选择借贷时,学生一般会从借贷平台的信用等级和评价、贷款利率、还款期限、放款效率、便捷程度这几个方面来考虑。66%的学生优先考虑借贷平台的信用等级和评价,22%的学生优先考虑贷款利率。从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还是优先考虑风险,其次是贷款成本。然而平台的信用和评价的真实性却难以衡量,有些不良校园贷平台的评价是人为设定的,故意诱导学生。贷款成本除了贷款利率外,还有手续费、逾期利率等相应费用需要仔细计算,而却常常被忽略。

三、独立学院大学生利用校园网贷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大学生不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新融资渠道,校园贷转入地下危害更大

“校园贷”禁令出台后,一些非法校園贷转入地下继续经营,更加难以防范和监管。另一方面,“校园贷”的暂停可能导致学生信贷愿望更强,不规范资金将进入市场的概率更大。对此,《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鼓励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进一步针对大学生研发产品。而样本中40%的学生不了解这些校园贷相关规定,难以利用法律法规来保障自己的权益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样本中38%的学生不知道银行可以办理学生信用卡。知道银行可以办信用卡的学生中有50%认为办理方便快捷,27.4%的学生认为不方便,其余22.6%学生不清楚是否方便。大部分学生也不熟悉中国银行推出额度最高8000元的“校园贷”;建设银行推出额度从1000元到5万元不等的“金蜜蜂校园快贷”;招商银行推出大学生最多可以贷8000元的闪电贷,等等。

(二)大学生对校园网贷认知不清

一部分大学生认为校园网贷特指不良“校园贷”,有些学生则认为传统电商平台的分期付款业务不属于网贷业务。调查样本中有22%的学生使用过传统电商平台借贷,却认为自己没有使用过网络借贷。新闻媒体和学校教育中,对校园网络借贷的界定不明确,提及的多是负面内容,容易让学生产生校园网络借贷都是不良校园贷的印象。而正规的网贷声誉也因此受损,同时,学生心理上把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借贷排除在网贷之外。

(三)校园网贷资金很少被用于教育培训和创业

为了满足急切的消费需求进行借款的大学生主要将借款用于服装美容和交际中,两者各占51.7%,其次是数码产品和旅游消费,都是44.8%,再是教育培训(37.9%),最后是创业(31%)。受身边的同学或朋友影响而使用网贷的大学生主要用于服装美容,再依次是数码产品、交际、教育培训和创业。总体看,用于教育培训的资金占比最少,创业排倒数第二。大学生正处于接受大学教育和创业教育,提升自我,并为自己的将来和建设社会做准备的阶段。而部分大学生却把大量时间、精力、金钱浪费在满足物质需求上,甚至不惜网络借贷负债。这些缺乏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的种种表现,让人对大学生的未来以及国家、社会的未来担忧。

(四)大学生还款能力不足,压力大

样本中仅有53%的学生认为自己能按时还款,另有12%学生认为不能按时还款,35%的学生不确定。在无力偿还贷款的情况下,49%的学生选择兼职,23%的学生会向家长要,有8%的学生会借新债还旧债。从中可以看出,网贷会影响借款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使学生处于还贷焦虑中,想方设法还债,利用学习时间兼职,严重影响学习,有些借新债还旧债,债务越来越多。而有些学生负债最终还是让家长来承担。

四、解决独立学院大学生网贷问题的建议

(一)独立学院要加强校园贷教育,开展银校合作

由调查数据可见,学校教育起到一定的成效,独立学院大学生对校园网贷有一定程度的风险防范意识,但还未能及时了解网贷动态和识别不良网贷。对此,华中师范大学制作了20集的网贷教育动画,并通过微博微信向学生推送相关的防范信息;大连医科大学开展了网贷安全教育讲座,并在公众号上介绍有关防骗知识。独立学院也可以借鉴这些方法,及时更新网贷相关知识,加强相关法律法规教育,帮助学生识别地下校园贷。学校还可以邀请银行专业人士来学校讲座,使学生了解最新理财知识、融资知识。学生可以去银行实习,深入学习和实践金融知识。银行也可借此机会直接了解学生客户的需求和开发针对性的产品,吸引学生客户,开展相应业务。

(二)独立学院应开展丰富多样的竞赛、讲座等活动

独立学院应对各专业开设金融基础课程和开展金融知识竞赛,普及金融基础知识,改善大学生金融行为能力。大力开展各专业知识竞赛、创业或就业讲座、时事热点论坛、社团活动等,鼓励大学生把精力和时间转移到学习、教育中来,以及为将来的就业创业做好准备。

(三)独立学院要形成良好的消费氛围

学校、班级、宿舍需形成良好的消费氛围。大学生早已形成了固定的消费观和消费习惯,一时难以改变。有些大学生认为父母观念已过时,不能接受网贷新事物和超前消费。因此,父母的善意建议往往并不被大学生接受。大学生反而更容接受身边的同学、校友的意见,并受到他们的影响。学校可以邀请成功校友回校讲座,给大学生们树立榜样;同龄人之间进行消费行为和想法的讨论等。

(四)大学生网贷要量力而行

大学生要正确评估自己的还款能力,能准确计算借贷产生的相应利息和费用,合理安排借贷资金的使用和偿还。大学生应注重自己的信用,更不要恶意拖欠,随着我国征信系统越来越完善,将来的房贷、车贷、创业贷等都可能受到极大的影响。另外,最好事先告知父母借贷事宜,一是听取相关意见,以防不小心陷入“套路贷”;二是如果将来需父母资金支援还款,应告知父母提前有所准备,及时止损。

参考文献

[1] 王璐.校园网络借贷的风险防范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

[2] 胡春燕,刘世晞.遏制穿“马甲”的校园贷须靠全流程监管[N].中国青年报:2019-03-17(03).

[3] 张洋.警惕校园贷穿上新马甲[N].人民日报:2018-09-04(20).

[4] 周志勇,邱芳萍,冯志荣.“校园贷”与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研究——基于广东省独立本科院校的调查数据[J].老区建设,2018(06):82-88.

[5] 林江鹏,雷鸣,华良晨.大学生网贷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湖北省6所高校的微观调查数据[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7(03).

基金项目:文章系2016年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科研规划立项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Gzdxstxy2016-01。

作者简介:万佳(1983- ) ,女,江西景德镇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银行风险与管理。

猜你喜欢
独立学院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