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价值立场到话语体系、从理论认知到理论自信

2019-02-11 13:06毛隆凤徐丹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6期
关键词:理论自信意识形态教育话语体系

毛隆凤 徐丹

摘 要:紧扣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教育根本命题,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须从正反两个逻辑着手:一是从价值立场到话语体系,以历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形势教育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立场;二是从理论认知到理论自信,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凝聚底气,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性争取人心,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确立中国价值标准。

关键词:价值立场;话语体系;理论认知;理论自信;意识形态教育;正反逻辑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等场合反复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命题,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标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事关坚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事关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成败。将党中央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部署和要求落到实处,或可从正反两个逻辑着手。

一、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须从正反两个逻辑着手

(一)从价值立场到话语体系

此论之“价值立场”特指对某种政治力量、社会学说或思潮的价值体认和情感坚守,乃至信仰和归属。“话语体系”则是在特定的立场关照下形成的一整套概念、范畴、理论、命题、表述、思维的总和,其使命在于建立起特定价值立场的正当性和合理性支撑。“任何话语体系都是特定意识形态的表达,都有其政治立场,多元话语体系碰撞的实质是多元社会思潮的交锋,是政治立场的对冲。”从传播学的角度看,桑斯坦认为“先有立场,再有传播”,价值立场自带强大的信息筛选功能、“滤镜”功能和自我辩护功能。大学生在立场模糊或立场不坚定情况下,遭遇西方各种“看上去很美”的、且能够“自圆其说”、“自证其明”的话语时容易迷失方向。因此,针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必须重视价值建构和立场塑造,用我们所要坚守的政治立场,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等占领青年大学生的价值高地、情感高地,从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将“两个维护”变成自觉行动。

(二)从理论认知到理论自信

理论认知是指对某一思想体系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的系统掌握及运用其分析和指导实践的能力。理论自信则是对作为其指导思想的理论体系的自觉信仰,包括对理论本身的科学价值、实践效果以及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一般来说,理论真正掌握群众须经历“达至认知——达至认同——达至自信”的基本活动过程,即建立在对理论观点的科学性、真理性、实践性、人民性、必然性等理性认知基础上,产生感性认同和自信,及至坚定不移的政治信仰和实践追求,这是实现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另一个逻辑。“只有理论上清醒,才有政治上坚定。只有政治上坚定,才知道如何辨真伪”。再没有什么比建立在理性认知基础上的信仰更加无坚不摧,这便是理性自觉的力量。习近平同志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要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要“老老实实学”、“原原本本学”,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

二、从价值立场到话语体系的意识形态教育路径

(一)学史明志:以历史教育建立正向历史情感

“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历史是民族身份认同、民族文化归属、政治立场确立的重要来源。学史方知中华民族从哪里来、中国人民走过什么路、党领导人民做过哪些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走向何方等重大历史课题,解开有关中国奇迹背后的“三大谜题”——“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建立起正向历史情感,从而在“历史虚无主义”笼罩下廓清认知迷雾,增强明辨是非的本领。

引导大学生全面学习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传承史、社会主义500年来的解放人类史、中华民族170多年的民族复兴史、党成立近100年的苦难辉煌史、党执政70年来的治国理政史、改革开放40年来的探索发展史,以及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通过把握历史脉络,帮助学生做到“四个明确”——明确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是经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具有强大真理力量;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一切成就的道路、理论和制度基础;明确民心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政治合法性来源;明确开启现代化强国和民族复兴新征程需要继续走好中国道路,汇聚伟大精神支撑,凝聚全民族的磅礴力量。

(二)培根铸魂:以爱国主义教育确立国家和民族立场

立场问题既是认知问题、情怀问题,也是政治站位问题。爱国主义是抵御各种外来入侵和干涉的最强“强心剂”和“特效药”,确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精神的国家立场和民族立场,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领导地位,推动国家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大精神支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爱国作为新时代青年的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培育中华血脉之根、铸造中华民族之魂。

国家立场和民族立场的确立包含以下内容:一是建立“自己人”意识,即对存在直接依存关系的国家和民族群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包含强烈的家国观念和政治认同,共同的民族心理和民族习惯,以及最纯粹真挚的民族情感等要素。二是确立中华文化自信,认同中华民族文化承载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坚守文化根基并从中汲取思想文化养分。三是强化使命担当,将个人小梦融入国家和民族大梦,以勇挑重担、攻坚克难的担当精神,以青春建功的实干和奋斗,以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投入到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

(三)度势定心:以形势教育培育大国国民心态

近代以来,西方携强大的经济优势、科技优势、军事优势和话语优势不断消解我国民族自信心,在历史上塑造出一个“后进者”、“学习者”的国家形象,激发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同时也滋生了自卑、“慕洋”的民族情绪。这种情绪反应在行为上,一是在大众舆论中体现为不加分辨吹捧西方,认为西方理所当然代表“先进”、“民主”、“文明”、“生态”、“自由”,在“洋腔洋调”中找寻认同和自尊。二是在民族心理上擺脱不了“狭隘民主主义”和“复仇心态”,易被激情绑架;三是在学术领域“耕了西方地,荒了中国田”,一概以西方学术、西方话语、西方标准为进步范本或科学指标,长期以来“有生活无概念、有实践无理论、有时代无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提出我们具备前所未有的实现民族复兴千秋大计的能力和信心。近年来,“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声音”在国际上荣获无数“高光时刻”。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中,要善于用形势教育描绘新时代图景、讲好中国故事、阐释好中国特色,引导大学生正确把握世界大势与中国角色地位,正确把握“大变局”中的世界治理赤字与中国治世,正确把握中国道路的独特优势及其国际意义。从而帮助学生涵养理性开放的大国国民心态,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学会辩证的智慧、发展的眼光,用“看主流、看趋势”克服“成长的焦虑”,用“万事皆以常”的心态面对各种“捧杀”,在复杂国际形势和多元思潮交锋中始终保持政治定力。

三、从理论认知到理论自信的意识形态教育路径

(一)追本溯源: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凝聚底气

真理是经得起敲打和质疑的。《共产党宣言》发表的170年来,马克思主义不断塑造着人类文明的美好前景。即便前进道路中出现很多“预料之外”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当今世界仍处于马克思所指明的历史视野之内,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仍具有强大阐释力和指导力。

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高校要搭建各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学”平台,引导学生在“深读”、“真懂”、“笃信”上下功夫,不用支离破碎的理论碎片去臆想马克思主义的全貌;不用一知半解的观点去质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更不用偏听偏信的谣言去否定马克思主义,坚决与“共产主义虚无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和“社会主义失败论”分道扬镳。

(二)守正出新: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性争取人心

理论一旦不能解释实践,就难以说服群众、争取人心。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我国历史文化母版的简单延续,不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模板的简单套用,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它是党带领人民在建党九十几年、执政七十年、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奋斗中开创而来,是被实践一再证明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信仰既源于其真理力量,又源于其实践理性。

在学校教育中要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其他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关系,讲清指导思想的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既知其言又知其意,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要站在面向历史的维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关联”;要站在直面现实挑战和时代要求的角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推进当代中国伟大社会变革的理论支撑和行动指南;要站在面向未来的角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坚持守正出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推进中国事业不断取得新辉煌的根本要求;更要站在面向世界的高度,研究和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国际价值和世界意义,理直气壮回应国内外各种思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误读或曲解。

(三)激浊扬清: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确立中国价值标准

哲学社会科学是一整套国家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问题的重要理论基础和价值体系,是引领人类发展和变革的思想先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而高校正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五路大军”中的排头兵。需要承认的是,无论是在教育教学、学术研究还是实训实践中,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确立起的价值体系和标准仍旧在高校占据主导地位。具体体现在课程设置的西式教育趋近性,个别学科教材中的西方理论倾向性,教学中的“西方优越”导向性,理论研究中的西方立论偏好性。在理论引领上激浊扬清、树立“主心”,关键要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理论前沿阵地的高校找回“主场”,确立不可替代的话语优势和学术影响力,在思想理论领域建立起毫无争议的中国标准。

陈宝生指出,“高校是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不仅要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走在前列,而且要在理论创新、思想引领、价值创造上走在前列,切实承担起学习、研究、宣传、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任”。高校要重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和师资力量配备,加强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与其它哲学社会科学前沿理论研究,并融入教材和教学实践各环节,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着力培养哲学社会科学专业人才,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精神涵养学生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 韩庆祥.话语体系建构的核心要义与内在逻辑[N].学习时报,2016-11-01.

[2] 韩振峰.理论自信在“四个自信”中的地位与作用[J].人民论坛,2017,12:22.

[3] 胡蔚然.党建锐评:练就观事察物的“慧眼”[OB/EL].党建网,2019-06-27.

[4]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R].2018,1,5.

[5] 韩庆祥,陈远章.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建构当代中国话语体系的核心要义[N].光明日报,2017-05-16.

[6] 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53.

[7] 陈宝生.发挥高校优势,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J].求是,2017(10).

作者简介:毛隆凤(1989- ),女,汉族,重庆人,重庆城市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与管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徐丹(1987- ),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重庆城市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猜你喜欢
理论自信意识形态教育话语体系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影响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底气从何而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层次
从马克思主义角度解读中国道路的普遍性意义
高中生意识形态教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