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道德建设视域下大学生沂蒙精神认同路径研究报告

2019-02-11 13:06崔红霞李艳丽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6期
关键词:沂蒙精神大学生

崔红霞 李艳丽

摘 要:沂蒙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内涵,蕴含着时代内涵和价值内涵。新时期必须旗帜鲜明地传承和弘扬沂蒙精神,是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坚持人民主体、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践行。

关键词:沂蒙精神;大学生;认同路径

一、沂蒙精神内涵

(一)沂蒙精神的文化内涵

沂蒙历史悠久,人才辈出,算圣刘洪、智圣诸葛亮、书圣王羲之,众多历史文化名人,犹如群星璀璨,构成了沂蒙绚丽的历史星空;沂蒙山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早在1926年就建立了党的组织,曾爆发了闻名全国的日照、沂水、苍山等暴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党、我军先后在这里创建了滨海、鲁中、鲁南革命根据地,是我党华东和山东地区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在和平建设时期,沂蒙人民发扬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优良传统,积极响应新中国的召唤,继承发扬光荣传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勇冲上了向愚昧、贫穷宣战的战场。

(二)沂蒙精神的时代内涵

“爱党爱军”是沂蒙精神的灵魂,展示了沂蒙人民所具有的立场坚定、方向明确、追求执著的崇高政治信仰。在革命战争年代,英雄的沂蒙人民不仅用红薯、煎饼、小米、奶水养育了几十万人民军队,而且为人民战争的胜利献出了自己的热血和青春, “沂蒙六姐妹”等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开拓奋进”是沂蒙精神的永恒主题,概括了沂蒙人民追求进步、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先进思想意识。1995年率先在全国老区中实现整体脱贫后,2004年再一次率先在全国革命老区中实现经济总量过千亿人均过万元的新跨越;目前临沂正朝着建设闻名全国的商贸物流城、历史文化名城和山水生态城的目标奋进。

“艰苦创业”是沂蒙精神的精髓,体现了沂蒙人民不管在什么困难条件下,都能自力更生、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新中国成立后,沂蒙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向贫穷宣战,涌现出了毛泽东同志亲自批示表扬的厉家寨、 王家坊前、高家柳沟等一批艰苦创业的先进典型。

“无私奉献 ”是沂蒙精神的核心,概括了沂蒙人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牺牲、敢于奉献的价值取向。战争年代,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沂蒙人民为了建立新中国,不怕牺牲,留下了彪炳千秋的英雄事迹。改革开放新时期,为了带领沂蒙人民早日走向致富路,大批的领导干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带头无私奉献。

(三)沂蒙精神的价值内涵

沂蒙精神所反映的人生价值观,就是沂蒙人民在任何情况下都以党和国家利益为重,挺身而出,满腔热情地主动承担义务和责任,这种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牺牲、勇于奉献的价值取向是沂蒙精神的核心。这种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正是当前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精神支撑,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结性,拒腐防变,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需要,是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政治坚定性,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保证,是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强大精神支撑。

二、沂蒙精神传承与弘扬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一)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内在要求

伟大时代呼吁理论创新,沂蒙精神只有不断创新、不断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为现实所用,沂蒙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内在要求。我们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历史任务,在革命战争时期沂蒙精神就是支前抗战,战胜敌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沂蒙精神就是开拓奋进,摆脱贫穷;在改革开放时期沂蒙精神就是敢为人先,艰苦创业;在新时期沂蒙精神就是快速发展,走向世界。

(二)有利于坚持人民主体,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沂蒙精神始终体现一心为民,心系群众,它最重要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的人民性,水乳交融,生死与共。 传承和弘扬沂蒙精神有利于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沂蒙精神自诞生以来始终与人民结缘,中国共产党在沂蒙地区开展工作时始终关心老区人民最需要的实际问题,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这是它不断发挥时代价值的精髓。沂蒙精神是全国党群关系的典范,以前是,现在是,将来更是如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热爱人民、依靠人民,不忘建党时的初心,不断推进沂蒙精神传承和创新,在党的带领下不断走向更大的辉煌。

(三)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践行

沂蒙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沂蒙精神再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对沂蒙精神越是了解,就越能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沂蒙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的文化基础,它浓缩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先进的人物与事迹,体现了对高层次价值观的追求。有利于夯实物质和信仰的平衡点,促进临沂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给老区人民带来了物质实惠,有利于改变市场经济以来人们重物质轻信仰的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集体、个人利益高度的统一,沂蒙精神与沂蒙地区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从质的方面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

三、新时期大学生沂蒙精神认同路径分析

(一)坚持传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

传承和弘扬沂蒙精神要做到“四不变,一吸收”:“热爱党”不变,这是沂蒙精神根本的政治灵魂,党和沂蒙山区人民是沂蒙精神的两个基因,缺少任何一者,沂蒙精神就会失去方向,不复存在;“敢创新”不变,沂蒙老区人民一开始就与旧思想进行最彻底的决裂,在实践发展中不断发展突破自己,敢为人先,争做典型;“能吃苦”不变,吃苦耐劳,不怕艰难险阻是沂蒙老区人民特有的品质,临沂地区实现整体脱贫靠得就是这种特别能吃苦, 特别能奋斗的大无畏气概;“乐奉献”不变,乐奉献是沂蒙老区人民的象征,是沂蒙精神的可贵品質,有利于应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多元化道德滑坡的局面;“一吸收”是指充分吸收一切有益成果,为沂蒙精神注入新鲜血液。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坚持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方法传承和弘扬沂蒙精神。

(二)坚持沂蒙精神相关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坚持人力是核心,财力是保证,物力是基础,多渠道、多维度充分整合沂蒙精神相关资源:

首先是历史遗迹类,如沂蒙精神革命纪念馆、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等。历史遗迹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是我们回顾历史,切实感受沂蒙精神魅力的重要资源,加大对沂蒙历史遗迹的开发和保护,不仅要突出政府的责任,民间保护组织也要参与其中,明确关于历史遗迹保护的立法、原则和措施等,多渠道筹集资金,突破经费来源的瓶颈。

其次是影视歌剧类,如电影《心碑》,电视剧《沂蒙》,歌曲《沂蒙山小调》等。文化产业是影视戏剧类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要以大众传媒为载体,借助文化产业的发展,积极宣传沂蒙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沂蒙精神,以沂蒙精神为榜样。

最后是学术研究类,如沂蒙精神系列研讨会、沂蒙精神研究院、沂蒙精神研究基地等。 沂蒙精神学术类资源开发要特别注重学术会议的民主气氛, 研究机构不能形同虚设,研究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等。 临沂大学是传承和弘扬沂蒙精神的重要阵地, 要发挥临沂大学的人才优势,做好沂蒙精神的学术研究,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对沂蒙精神进行弘扬。

(三)实现由宣传教育向体验式内化转变

基于实践基础上的体验式教学是今后教育发展主流趋势,沂蒙精神的传承和弘扬要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在历史遗址和革命展览馆中体验沂蒙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要从过去沂蒙的革命历史中去了解当时艰苦的条件和紧张的氛围,从遗址、展览馆中体验革命先烈不怕牺牲、 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做到过程视角和結果视角的有机统一。

其次,在临沂经济社会发展中体验沂蒙精神。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感受临沂近几年来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实现对沂蒙精神的自觉和自信。实现沂蒙精神的自觉和自信是实现文化自信的重要方面,如今的临沂一改过去贫穷革命老区的形象,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全面开花,感受这一切沂蒙精神才会被更好的传承和弘扬。

最后,在学习实践和劳动实践中体验沂蒙精神。学习和劳动是沂蒙精神两个重要的维度,这也是沂蒙精神创新的根本途径,要鼓励人们开展合作式、探究式的学习实践体验沂蒙精神,在劳动实践中注入沂蒙精神的相关内容,切实感受沂蒙精神。坚持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实现宣传教育到体验式内化,大力传承和弘扬沂蒙精神,使沂蒙精神融入到我们的精神血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 王友.与时俱进:沂蒙精神的理论品格[J].理论学习,2006(02).

[2] 思想教育概论编写组.思想教育概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47).

[3] 何中华.齐鲁文化的当代价值[J]. 理论学习,2000(08).

[4] 徐东升,费聿辉.沂蒙精神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基金项目:文章为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的研究成果;公民道德建设视域下大学生沂蒙精神认同路径研究,项目编号:J17ZC35,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

猜你喜欢
沂蒙精神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论沂蒙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
沂蒙精神艰苦创业思想研究
新大学生之歌
沂蒙精神在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
沂蒙精神的形成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