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类院校学生实践阶段中的的安全问题探讨

2019-02-11 13:06郑敏张志成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6期
关键词:安全事故建筑行业

郑敏 张志成

摘 要:建筑行业是公认的高危行业,对于即将踏入工作岗位的学生来讲,深知在建筑行业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保障人身安全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文章在阐述学生实践阶段发生部分安全事件的基础上,分析其产生原因,提出建设类院校学生实践阶段安全防范措施的建议对策,以期保障学生实践阶段期间的人身安全,使之获得幸福感、安全感。

关键词:建筑行业;安全事故;安全防范措施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但建筑行业是公认的高危行业,不仅在工作中会发生很多事故,而且还会带来诸如粉尘、噪音、高温等职业病的危害。对于实践阶段的学生来讲,分析其在建筑行业发生的各类潜在安全事故及产生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事先对策,保障实习期间学生的人身安全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与学生实践阶段有关的安全事件

(一)学生校外安全事件

近年来,建设类院校学生在实习期间有较多安全事故发生。如2010年,我院一名在建筑工地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在施工现场驾车搬运钢材,但由于自身安全意识不高,麻痹大意,违反操作规程,再加上施工现场临时道路,路况较差,而且有超载現象,最终发生较大安全事故。顶岗实习期间2012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两名学生,刚到施工现场,被派去和带班师傅一块去进行地下管道作业,在管道连接的过程中,由于管道内有积水,再加上土质较软,突然发生塌方,两名学生没有任何安全施救经验和措施,眼睁睁看着一场事故在眼前发生而束手无策。

(二)学生校内安全事件

相比校外工程现场而言,校内实操较为安全,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学生在实训期间因操作不当或安全意识淡薄而造成的大小事件也不在少数。

比如,有学生在校实习现场因不小心而被钉子扎脚,也有在搬运物品过程中损伤腰部、被钢筋撞伤等事件。有学生在钳工、钢筋工实训期间,不注意观察周边环境而在搬拿角钢、钢板或钢筋时碰伤身边的同学;有学生在台虎钳上加持钢板锯割时,不按要求用手去扶着而导致锯断的钢板砸在自己脚上,或是用力不当导致锯条折断而扎伤手臂;也有学生在钳工钻孔操作时,因不小心触碰钻头而受伤等。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学生自身安全防护意识不强,麻痹大意,没有基本的避险常识、逃生方法和预案措施,施工前不注意检查机械设备的质量保证与安全性能,不按规定程序操作等因素有关。学校和教师要加强对存在较多安全隐患的实训教育和管理,多关注学生课上课期间的情绪和举动,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建设类院校实践阶段的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一)人的方面

(1)从学校来说,部分实习指导教师责任意识不强,安全教育环节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实质性的作用,比如,“遥控”指导实习,让学生在群里发个照片,或者报个平安就算完成实习指导任务,敷衍了事,欺瞒应对。

(2)有的学生心理准备不充分、安全意识淡薄、操作技能水平低等导致风险隐患增大。在施工过程中,各工种交叉作业,互为干扰,由于学生的安全意识淡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较低,不遵守安全操作守则,任意而为造成一定的安全事故。

(3)实习单位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松懈,缺乏对学生安全实习意识的高度重视;缺乏有效管理是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又一重要原因,实习单位管理人员不重视学生,不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员工,因而对学生缺乏有效管理,对待事故发生抱有侥幸心理等因素都将对安全事故的发生产生不利的影响。

(4)学校与企业实习单位缺乏沟通,存在安全责任不明确、相关制度不健全等不容忽视的问题。虽然企业建立了安全生产的责任制,但企业与学校之间安全责任不明确,生产责任不落实,“接纳学生时说起来重要,真正工作时做起来次要”的现象较普遍,安全没有真正引起学校学生的高度重视。

(二)物的方面

机械设备维护不当,处于不安全状态。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不当,缺乏责任意识,设备只用不管,防护装置形同虚设,机件老化不换等等,工地现场防护设施搭建不规范,甚至乱搭乱建现象严重,防护网破损严重等,都将对人员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工地现场水电管理不到位,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用电发生的事故也在逐年增加,电箱及线路缺少防护装置,电器设备安装不到位,有的未接地接零或缺漏电保护,电线老化、破皮、随意牵扯等都将导致事故的发生。

安全防护经费投入不足也是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虽然在工程预算时都有一定的安全文明施工费,但是实际上这些费用往往被消减,或者克扣,造成安全保护用品质量差,数量少,起不到安全保护的作用。

三、建设类院校学生实践阶段安全防范措施的建议对策

(一)强化领导责任意识

学生安全无小事,学校要负起总责,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学校党政一把手是学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要增强高度的责任感,本着对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负责,对师生生命安全负责的态度,担负起领导职责与责任。主管安全工作的学校领导,也是学生安全的主要责任人,要切实明白自己所要担负的职责和要做好的具体工作。比如要负责加强与学校所在地企业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结合校内学生处、企业管理等部门,将学生安全工作纳入学校安全治理体系。强化协调化治理,推进各方力量的联动联防联治,共同为做好学生职业安全与综合治理工作而不懈努力。

(二)各方协调,健全保障机制

学生实践阶段的安全不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而需要社会各界的密切配合,需要各方联动,齐抓共管。特别是学校所在地的人民政府、建设厅、消防等单位都是学生安全的责任方。要建立由学校牵头、多方参与的综合治理机制,建立科学高效的学生安全防范与综合治理制度体系,建立多方联动的联控联防长效机制,形成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共同参与的学生安全防护体系和大网格格局。只有构筑长效管理机制,加强督查监管,发挥协同效应,才能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学生实习期间的正常运转。

(三)加强宣传教育,做好事前防范

安全防范,重在事前。学校安全工作各级责任人,要善于利用会议、活动等机会或场合强调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真传达贯彻上级有关会议和通知的精神,学校领导要加强对责任部门、责任单位、责任人的宣传教育和方法指导。要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提供较为充分的支持,助力学校避免或减少各种事故。相关部门、学生管理单位及辅导员要加强监督巡查,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营造重安全、讲安全、抓安全的良好氛围。

落实事前防范,宣传教育无疑是十分重要而又不可忽缺的一环。要注重利用新媒体等各种途径、各种渠道,加大安全教育宣传力度,做到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各系部学生管理等部門要加强提升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安全防范意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校内力量编写符合学校实际的安全教育教材、教学讲义等,定期举办安全教育讲座,兼顾人身、财产、交通、网络、应知应会等多方面安全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职业安全警觉性,告诫学生增强自身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

(四)加强对安全设施的责任落实

学生安全讲究人防、物防、技防“三防”联动,“人防”强调主观因素,人的因素,“物防”、“技防”强调客观因素,物的因素,但实施主体依旧是人,所以各级责任人首先要提高认识,充分调动和利用“物”的因素,发挥各种安全设备的功能、作用,要加强对安全设施、设备的配备、维护等,制定相关的责任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努力使学生安全防范系统成为一个点面结合、纵横贯通、全面覆盖的立体快速反应防控网络。

(五)关注学生顶岗实习

学校要对在校实训工厂和准备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制定科学高效的安全教育机制,加强岗前教育与培训。无论是校内实习还是企业实习,要教育学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要认真上好安全实习第一课。学生参加实训或顶岗实习,是从学生身份向职业人转化的必经阶段,也是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经历岗位实践检验的关键环节,工作场所与工作环境是生产活动一线,具有一定危险性,需要引起师生高度重视。学校、辅导老师要加强对学生在顶岗实习前安全纪律的教育和培养。教育学生真正重视起来,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特别是学生在校期间,要努力掌握技能,加强技能训练,熟练掌握操作规程,通过各项技能测试,养成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杜绝违章作业和不良的工作习惯。

参考文献

[1] 王琪.人文情怀视域下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对策研究[J].求知导刊,2017(36).

[2] 张志成.建筑类职业院校学生安全问题研究.河南省综治办河南省社科联2018年度专项研究课题.(2018zzkt697).河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

[3] 纪兆东.新时期高职院校安全教育的践行与对策[J].职教通讯,2015(70-71).

[4] 王立杰.职业学校安全管理案例汇编[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

[5] 詹忠根.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策略探析[J].职教通讯,2016.

作者简介:郑敏(1983.05- ),女,汉族,河南安阳人,硕士,讲师,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职业生涯规划;张志成(1969.11- ),男,汉族,河南汤阴人,硕士研究生,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政。

猜你喜欢
安全事故建筑行业
聚丙烯泡沫塑料的制备及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如何避免足球教学与训练中的安全事故
电力企业人身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探讨
关于建筑行业建设管理模式改革的思考
BIM2.0探索在建筑行业的新价值
信息技术构建建筑行业新格局
浅谈三维动画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
建筑行业如何开展员工绩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