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悟短说

2019-02-11 10:36李志远
杂文月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爱之深应景周国平

李志远

如今,不少人感叹:“时间过得真快,一晃一天,一晃一年!”

地球转快了?显然不是,而是人的感觉使然。

缺吃少穿的年代,愁苦交迫,自然觉得度日如年;生活富裕了,留恋良辰美景,时间却不等人。

快节奏社会,尤其是,人们为实现中国梦,每日每时,忙忙碌碌,惊回首,时间已飞远。

科学家、匠人、画家、学者、作家等等,在为生存而劳作之外,大都想着为这个世界添点新东西。这新东西,就是创造。

创造与为生存而劳作不同,主要是“出于自己的真兴趣和真性情”(周国平语)。因此,在个人生活质量的标准中占比较高。

创造过程中,往往废寝忘食。动力何来?源于兴趣和内在力量的自然实现。所以,创造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享受。

创造不计较结果,却又少不了结果。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一棵树不会太关心它结的果实,它只是在它生命液汁的欢乐流溢中自然生长,而只要它的种子是好的,它的根扎在沃土中,它必将结好的果实。”

生活中,有人常对朋友絮絮叨叨:“你要?你不要?”当对方不耐烦,或不以为然时,便来一句:“是为你好!”

也许,言者的初衷没错,但效果不佳,不能不反思。

一件事,没完没了,反复说,浪费对方的精力和时间,不相信对方的理解力,能不令人厌?

更要紧的,每人阅历不同、兴趣不同、看问题角度也不同。因此,自己喜欢和认定的尺度,不宜强使别人来接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对人的尊重,而“己所欲,勿施于人”,同样是对人的尊重。

有位初中女生,被其父严厉斥责后,寻了短见。事后,其父说:“我是爱之深,责之切!”

这话从理论上讲,当然是对的。但做起来,对于不同的人,应该区别对待。

且不说,嫩肩压不得重担、经不起苛责,即使对待成年人,也得把好分寸,过犹不及,一旦酿成恶果,则不能不深思“责之切”之缘由,除了“爱之深”,是不是还有“尖酸刻薄”等因素?

贪官忏悔,常有一句“学习不够”。其实,事发前给人的印象都是他们对学习很虔诚,大会小会讲“重要意义”,办公室和家里,也都摆满理论书籍。

是真虔诚?看来,需做探究。

歌德说:“虔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通过灵魂的最纯洁的宁静达到最高修养的手段。”他还说:“凡是把虔诚当作目的和目标来标榜的人,大多是伪善的。”

这道理,有些贪官未必不懂,只是利令智昏,妄图以假乱真;有些善良百姓未必懂得,总以好心度人,则难免受骗。

有人爱写应景之文,“三八”说妇女,“六一”说儿童。狗年说狗,猪年说猪,等等。而且,年年如此,周而復始。

有人认为,应景之文,“为赋新词强说愁”,赶时髦,没深度,有点俗。此言有理。

但也应明白,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文章着眼于现实,而各种所应之“景”,也是现实。

所以,应景之文,写写无妨,但不宜多,且应出新。

猜你喜欢
爱之深应景周国平
可以“爱之深”,切忌“责之切”
周国平 藏石欣赏
周国平 藏石欣赏
周国平 藏石欣赏
应时应景,深挖内涵——2015年福建省高考历史试题特点分析与教学启示
应景元素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爱之深,责之切——《高山仰止》(第一课时)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及反思
80后小夫妻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