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国医大师治疗胸痹心痛的用药规律分析❋

2019-02-12 02:40綦向军陈国铭陈腾宇梁妙珍冯惜怡张琳琳陈子茵田燕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年12期
关键词:枳壳胸痹国医

綦向军,陈国铭,陈腾宇,梁妙珍,冯惜怡,张琳琳,陈子茵,吴 淼,田燕华,张 洁,彭 锐

(1.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 510405; 2.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 510405)

胸痹是指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隐痛,重者痛彻胸背[1]。胸痹心痛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密切相关,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所引起的胸前区疼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心肌酸性代谢物增多刺激相应自主神经传入神经末梢引起的疼痛[2]。近年来,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发病年轻化,已经成为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首位死亡原因[3]。中医对胸痹的认识源远流长,其病名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金匮要略》首次对其病机、主症、辨治进行了阐述,现多认为本病的病因多与寒邪内侵、饮食失调、情志失节、年迈体虚等因素有关,其发病机制为本虚标实,病位在心、肝、脾、肾等脏,大多先实而后虚[4]。近年有大量临床试验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比单用西药疗效更具优势[5]。

国医大师医术精湛,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发掘和继承其学术内涵对于疾病诊疗大有裨益。本研究拟通过数据挖掘方法,综合归纳其胸痹处方的组方用药规律,并深入挖掘潜在的新方规律,以期为中医治疗胸痹提供新的参考和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自于《国医大师验案良方(心脑卷)》[6]中胸痹心痛部分。

1.1.2 纳入标准 处方运用中药汤剂治疗;方药信息中药物及剂量完整;纳入首诊与续诊方剂,取验案中描述能让病人获益的处方。

1.1.3 排除标准 无完整的药物组合;有西药介入的处方;无确切剂量的处方。

1.2 分析软件

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提供。

1.3 验案资料预处理

本研究涉及到多位国医大师,他们对于症状和药物的描述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对于中药的称呼也有所不同,故在数据录入之前需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使之统一化,并更正繁体字、替换简化表达等。 根据“十三五”规划教材《中药学》[7]和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8],统一、规范处方中的药物名称,如“千层纸”与“木蝴蝶”统一为“木蝴蝶”,并统一相关症状描述。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双录入交叉核对方式将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确保数据准确。通过软件“数据分析”模块,运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分析所得药对的用药规律,基于改进的互信息法分析药物间的关联度,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法提取药物核心组合以及无监督熵层次聚类法进行药物新方分析。

2 结果

2.1 症状频次统计

表1显示,运用平台软件“医案分析”板块对所录入的208种症状进行频次统计,选取症状频次≥10的症状进行降序排列。

2.2 药物频次统计

表2图1显示,运用平台软件“方剂分析”板块对所录入的191味药物进行频次统计,选取药物频次≥10的药物进行降序排列;并利用“统计报表”板块对191味药物进行性味归经统计。

2.3 基于关联规则组方规律分析

表3、4图2显示,运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对处方中的高频药物进行用药规则分析和网络展示,设置支持度为15、置信度≥0.50,得到药物组合频次表;通过规则分析得到组方药物间的置信度,置信度越高说明其组合越常见,将结果按照置信度大小降序排列;分别设置支持度为10%、15%、20%,逐渐剔除周围药物使得核心药物组合得以明确。

表1 症状频次比较

表2 药物频次统计比较

表3 支持度为15、置信度≥0.50、频次≥15的药物组合频次比较

图1 药物性、味、归经统计图

图3 核心药物网络展示图

序号规则置信度序号规则置信度1太子参 → 丹参0.77272713党参 → 丹参0.6060612竹茹 → 枳壳0.72727314当归 → 川芎0.63栝楼 → 郁金0.69565215黄芪 → 丹参0.5769234白术 → 茯苓0.69565216枳壳 → 茯苓0.5757585黄芪 → 党参0.69230817炙甘草 → 丹参0.56256竹茹 → 茯苓0.68181818枳壳 → 丹参0.5454557半夏 → 丹参0.6819党参 → 黄芪0.5454558郁金 → 栝楼0.6420茯苓 → 枳壳0.5428579当归 → 麦冬0.6421川芎 → 黄芪0.53333310川芎 → 丹参0.63333322川芎 → 麦冬0.53333311麦冬 → 丹参0.63333323麦冬 → 川芎0.53333312黄芪 → 川芎0.61538524麦冬 → 当归0.533333

2.4 基于改进互信息法的药物间关联度分析

表5显示,基于改进互信息法的药物间关联度分析,根据方剂数量,结合经验判断以及对不同提取参数的预读,设置相关度为8以挖掘高关联度的药对,设置惩罚度为2以剔除负相关的药对,得到处方中两两药物之间的关联度,将关联度大于0.04的药味列表。

2.5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法提取药物核心组合以及无监督熵层次聚类法进行药物新方分析

表6、7显示,根据相关度与惩罚度相互制约的

表5 相关度为8、惩罚度为2的药物关联系数比较

表6 复杂系统熵聚类法所得核心药物组合比较

原理,设置相关度为8、惩罚度为2,应用复杂系统熵聚类法演化出24种药物核心组合及无监督熵层次聚类法进行新方分析,演化出新方组合12个,表7中新方来源于表6左右两列药物的组合。

表7 基于无监督熵层次聚类法进行新方分析所得新方列表

3 讨论

从症状频次看,排名前3位的症状依次为胸闷、心悸、胸痛,这与胸痹心痛的临床表现是吻合的。胸闷与胸痛皆为疼痛的表现,程度轻则表现为胸痹,重则表现为胸痛。中医对疼痛的认识主要有虚实两方面。《证治要诀》云:“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故实证表现为不通则痛。《素问·举痛论篇》说:“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故虚证表现为不荣则痛,而胸痹的病机可以概括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阴虚、阳虚为主,标实以痰瘀互结、气质、寒凝为主,故以胸闷痛为主。心悸与胸闷痛有着相同的病因病机,同样可由心气虚或心阳虚等引起,临床常与胸闷痛同时出现。

药物五味统计结果显示,甘、苦、辛3种性味三足鼎立,其中甘能补、能缓,苦能燥、能泄,辛能行、能散,恰与胸痹主症及其心脉痹阻的病机相合。五味统计结果温性比例最大,寒性次之,平性排在第三,体现出寒温并用的组方特点;根据药物频次结果,可将所得高频药物进行如下分类。补虚类:党参、炙甘草、麦冬、黄芪、当归、白术、太子参、甘草、白芍;活血类:丹参、川芎、郁金、桃仁、红花;理气类:枳壳、檀香;陈皮;化湿祛痰类:茯苓、半夏、栝楼、竹茹、石菖蒲、薏苡仁、藿香;温通阳气类:桂枝、薤白、附子。高频药物的类型符合胸痹本虚标实的病机,其中药物频次最高的为丹参,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具有活血祛瘀、凉血消痈的功效。《本草求真》言丹参“书载能入心包络破瘀一语,已尽丹参功效矣”。由此可以看出丹参实乃破除心脉瘀阻之要药,现代研究证明丹参的有效成分在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方面有一定的疗效[11]。

药物组合频次前10位的药对为丹参-党参、川芎-丹参、麦冬-丹参、茯苓-枳壳、炙甘草-丹参、丹参-枳壳、党参-黄芪、丹参-太子参、半夏-丹参、丹参-茯苓,对比置信度≥0.50的药对组合,除丹参-茯苓外,其他均有出现,说明这些药对是国医大师进行组方的核心药对,体现出活血药-补益药、活血药-滋阴药、活血药-行气药、活血药-祛痰药的药对特点。结合不同支持度下的核心药物网络展示图可以得出药物组合的两个核心,一为丹参,一为茯苓,以丹参为核心的药物组合显示出天王补心丹的雏形。天王补心丹有滋阴养血、补心安神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阴虚血少、心悸怔忡等症状。《古今名医方论》对天王补心丹的配伍特点进行了阐述:“参、苓之甘可补心气;二冬之寒可清气分之火;丹参可清血中之火”。故天王补心丹能用于心肾阴虚型、水火不济、虚热内灼的胸痹心痛。挖掘所得配伍结构与天王补心丹相比,核心配伍中易人参为党参,党参较人参补气之力稍弱,补血生津之力更强,胸痹病久必然心血亏虚,此时更应重视补血生津。《本草正义》言其:“补脾养胃,润肺生津,健运中气,本于人参不甚相远……养血而不偏滋腻,鼓舞清阳,振动中气,而无刚燥之弊。”诸药再合川芎,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的功效且补而不滞,胸痹自除。以茯苓为核心的药物组合在支持度≥15时的网络展示图显示出温胆汤的雏形,温胆汤具有理气化痰、清胆和胃的功效,是临床治疗胸痹主症为虚烦不眠、惊悸口苦的通用方[14]。温胆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由张仲景小半夏汤合橘皮竹茹汤化裁而成,图3中枳壳-茯苓-竹茹的联系体现的是橘皮竹茹汤的核心配伍,而半夏则通过丹参与其进行联系,表明温胆汤在进行运用时丹参可以作为一个枢纽药物。由此得出国医大师治疗胸痹心痛尤注重活血养血、补益心气和化痰祛浊。

改进互信息法与熵聚类法是挖掘潜在用药规律的重要途径,通过设置相关度与惩罚度可以发掘隐藏的药物组合,量化药物之间的联系,规避错误的组方规律,但所得的规律仅为算法计算的结果,其组合意义需运用专业知识对其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共得到潜在新方12首,新方各有侧重点,如新方1、新方2、新方3中均有理气与化湿药物的配伍,体现出胸痹心痛湿浊为患的特点;新方6、新方7、新方8均有大量活血止痛的药物配伍,如蒲黄、延胡索、三棱、五灵脂,可针对胸痹心痛发作时以疼痛为诸药表现的患者;新方9、新方11、新方12体现出治“气”的特点,新方9具有补气行气的功效且合五味子不至于行气太过,新方11配伍郁金、栝楼、枳实、红花则具有理气止痛的功效,新方12配伍柴胡、香附疏肝理气,川楝子行气止痛,具有柴胡疏肝散之意,可用于肝气郁滞引起的胸痹疼痛。

综上,本研究运用数据的方法,对国医大师治疗胸痹心痛的经验进行了整理和深入探讨,结果显示国医大师治疗胸痹心痛的原则为活血养血、补益心气和化浊祛痰并重,为进一步学习和传承国医大师

治疗胸痹心痛的经验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枳壳胸痹国医
江津枳壳发展历史现状及对策探讨
国医大师葛琳仪为本刊创刊三十年题词
我国枳壳产业发展现状与江津枳壳发展前景分析
“我起床讲求三个半分钟”——国医大师金世元的养生经
胸痹合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国医大师葛琳仪为本刊创刊三十年题词
传承孟河医派 弘扬国医精髓
炙甘草汤加制水蛭治疗胸痹心痛作用机制、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枳壳快速切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