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龙泉驿区以桃花为媒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2019-02-12 04:02江国良余国清涂美艳孙淑霞宋海岩徐子鸿
四川农业科技 2019年8期
关键词:桃花节龙泉驿区赏花

江国良, 陈 栋,余国清, 涂美艳,孙淑霞,李 靖,宋海岩,徐子鸿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6;2.成都市龙泉驿区农村发展局,成都 龙泉驿 610100)

成都市龙泉驿区是我国著名的桃产区,2018年全区桃面积5333.33hm2,果实成熟上市期为5月中旬至10月上旬,年产量8万t,年产值3.5亿元。龙泉水蜜桃先后获“世界园艺博览会银奖”“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等称号,2002年获得国家原产地保护标识。桃产业已发展成为龙泉驿区的优势特色产业,引领了四川其他地区桃产业的发展。每年以赏桃花为核心的国际桃花节不仅备受四川、重庆人民喜爱,还会吸引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外游客包机前来赏花。2003年,胡锦涛同志来到山泉镇桃花故里风景区,盛赞花果山的美丽风光:山好、水好,风景好!

多年来,当地政府按照“以花为媒、广交朋友、促进开发、繁荣经济”的办会宗旨,使成都国际桃花节规模越来越大,品牌越来越响,知名度越来越高。桃花节不仅带动了观光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果农增收,而且已成为当地产业发展、经济贸易、文化交流、招商引资的平台,有力地助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1 龙泉桃花节的兴起历程

1987年,龙泉驿区举办了首届桃花会。1993年第七届桃花节提出了“以花为媒、广交朋友、促进开发、繁荣经济”的办会宗旨一直延续至今。1994年,桃花会主办者由龙泉驿区人民政府升格为成都市人民政府,名称更改为“中国成都桃花会”。1999年,龙泉驿区人大常委会第十四届十九次会议作出将“桃花会”更名为“桃花节”的决定。同年,国家旅游局对外宣布:桃花节为“99中国生态旅游大节庆活动之一”。 2001年8月,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成都桃花节为中国成都国际桃花节,使桃花节走出了盆地,走向了世界。2012年1月成都桃花节赏花核心景点“桃花故里”正式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级旅游风景区。截止2019年,龙泉驿区的桃花节共举办了33届。

2 龙泉桃花节兴起的原因

2.1 桃园面积大、分布集中、观赏价值高

1987年,龙泉驿区把发展水果生产列为开发农业的重要项目,并制定了配套支持政策,在山、丘、坝同时大量栽种果树。在当时的山泉乡、茶店乡、天峨乡、龙泉镇、龙泉乡、柏合镇、同安乡、洛带镇等8个乡镇栽种桃6706.67hm2,主栽品种40余个。后来,文安乡、义和乡、黄土镇等也栽种了一定面积。至1990年,全区筛选出早、中、晚熟配套品种40个。5月开始上市,10月结束,上市期150d左右。1988年龙泉驿区被确定为市级工业开发区之后,以龙泉镇为中心的工业区建设开始逐步占用坝区的水蜜桃园。目前,龙泉驿区桃栽培面积仍有5333hm2,集中分布在山泉乡、茶店乡、柏合镇、同安乡的龙泉山地带,从山脚到山顶漫山遍野都是桃树。阳春三月,桃花盛开,风景如画,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每年都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远离城市的喧嚣,忘却生活的烦恼,陶醉于花的海洋中,尽情享受自然之美。

2.2 特殊的气候条件极适于春季外出踏青赏花

龙泉驿区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和半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较少。春季气温回升早,桃花开放的时节白天气温一般在20℃左右,晴日较多,非常适宜于郊游,而且没有沙尘暴的侵袭。对于冬季饱受较长时间阴冷天气的成都市民而言,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外出郊游是一种抑制不住的冲动,市民已形成了春季去龙泉看桃花的“桃花生活方式”。

2.3 成都休闲文化引导了桃花节的发展

成都是有名的休闲之都,成都的休闲文化源远流长,成都人追求休闲敢为人先,成都人对休闲的追求全国闻名。成都平原山水俱佳,物产丰富,是上天赋予的天然的适合于休闲生活的地域。成都人的休闲不是一些人认为的享受生活,而是一种理性与智慧,成都人天生幽默、乐天、热爱自然,懂得在追求上把握有度,他们会统筹兼顾忙与闲,懂得忙里偷闲,让生活更健康、更轻松。所以,桃花节期间成都人到龙泉驿的桃树下洽谈生意、商讨工作、喝茶聊天、棋牌娱乐、吃农家饭、住农家院、购农产品和享农家乐已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忙与闲结合的休闲方式。桃花节满足了成都人工作与娱乐兼顾、吃喝玩乐兼得的需求,所以从发源到现在越办越兴旺。

2.4 便捷的交通条件促进了桃花节的发展

龙泉驿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距成都市中心仅半小时车程,成都市到龙泉驿区的道路有成渝高速公路、成龙路、成渝路、成洛路、龙华路等,具有十分方便的交通条件。桃花节期间公交公司还会加开公交车到观花景点,便于市民出行赏花。随着经济的发展,成都市目前汽车保有量达530万辆,全国排名第三,桃花节期间举家前往观花非常普遍。

2.5 地方政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龙泉驿区、成都市等各级政府对桃花节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桃园建设、桃花景点规划与打造、道路交通与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改善、民居改造、农家乐兴建等方面都作了大量的工作,制定了优惠政策、投入了扶持资金,极大地促进了桃花节的发展。

3 桃花节对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作用

3.1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果农增收

桃花节是集乡村观光、休闲度假、娱乐养生、康体运动、教育科普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观光形式,不仅给城里人提供了度过节假日的好去处,而且对地方经济发展和促进果农增收有重要作用。据不完成统计,近几年来,桃花节每年给龙泉驿区带来的旅游收入达3亿元左右。较大型的农家乐一天收入可达万元以上,小型农家乐一天的收入几百上千元。同时,桃花节也拉动了当地交通运输、餐饮娱乐、旅游产品的发展。

3.2 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通过举办桃花节,带动了果园生产条件的提高,促进了农村道路、通讯、卫生条件的改善,农民的素质也不断提高,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3.3 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

通过举办桃花节,在山泉镇创建了中国桃花诗村,让高雅的诗歌回到了大地,该村走城乡文化一体化的道路,培训农民诗人,已收录古今中外桃诗歌200首,以诗歌墙、桃花扇、石林等形式进行传播,村里还成立了农民诗歌社,有诗人长年进驻指导创作。现在,大多数村民都会创作顺口溜、打油诗,还会吟诵唐诗宋词,既提升农家旅游档次,又丰富了村民的生活。桃花节期间还会举办民俗游乐、文艺演出、农产品展销会等活动,使桃花节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3.4 助推了国际合作与交流

由于成都国际桃花节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每年都会吸引外国游客前来观光。经过多年发展,桃花节已成为龙泉驿区政府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平台,仅2006年,国家级成都经开区和龙泉驿区利用桃花节搭台,签定了20个项目,协议投资39亿元。

美国佐治亚州桃郡的桃是一位美国传教士在19世纪初从成都市龙泉驿区带回去的。多年后,桃成为了佐治亚有影响的产业,形成了独特的桃文化。2009年举办的第22届成都国际桃花节由成都龙泉驿区与美国佐治亚州桃郡共同在成都龙泉驿举办,共同推出了赏花、结亲、经贸洽谈、文化体育等活动。美国桃郡政府组织了由政府官员、桃专家、桃子小姐、摇滚乐队组成的代表团参会。桃花节期间,举办了投资说明会、缔结了桃花姐妹城市、寻根中美桃缘等丰富多采的活动,增进了中美两国人们的了解和友谊。

3.5 带动了四川以赏花为主要内容的观光农业的发展

一年一度的龙泉驿区国际桃花节已成为四川省春季最重要的花事。桃花节是龙泉驿区在技术上和实践上为四川省观光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示范样本。在龙泉驿区桃花节的带动下,省内外其他地区纷纷到龙泉驿区学习取经,积极举办他们自己的桃花节、梨花节、杏花节、樱花节、油菜花节等赏花节。目前,赏花节已成为四川乡村旅游的重要内容之一。相当部分经营较好的农家乐业主取得的观光旅游收入已远远超过了果品销售收入。观光农业已成为新时期城市郊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和互动,有力地助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桃花节龙泉驿区赏花
贺河北桃花节
空运来的桃花节
春天到,赏花去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小学校
赏花
第十二届宁海东山桃花节开幕
赏花海
我的懒爸爸
小淘气是谁
走,赏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