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黄脉病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

2019-02-12 11:43
四川农业科技 2019年5期
关键词:传毒柠檬黄柠檬

贾 勇

(四川省资阳市植保植检站,四川 资阳 641300)

柠檬黄脉病属于外来入侵病害,最早于20世纪80~90年代在土耳其、中东等区域报道发生,在土耳其柠檬上出现过大面积蔓延,本世纪以来因黄脉病的影响,意大利柠檬产业遭到重创。2009年,我国在云南省瑞丽市首次发现柠檬黄脉病危富,2014年4月在四川省安岳县发现黄脉病在柠檬上危富,至今我国主要柠檬产区均发现有黄脉病病毒危富。四川省安岳县是我国柠檬主产区,种植规模和产量均占全国80%,由于该病发生蔓延迅速,安岳柠檬发生面积已超过1333hm2,并呈现多点发生态势,严重威胁安岳柠檬产业发展。

1 发病症状

柠檬黄脉病是由柑桔黄化脉明病毒侵染所致的柠檬系统性病害。在柠檬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危富,但主要危富春梢和秋梢为主。受害叶片侧脉明化,侧脉附近叶片黄化,随后叶片卷曲皱缩和畸形,后期叶片出现环斑,叶脉坏死,部分嫩梢叶片不带叶柄脱落,病株树势衰弱,产量逐年下降,直至毁园。冬夏两季病毒钝化潜伏,黄化叶片转绿,叶背侧脉呈水浸状,对光观察侧脉明脉。

2 病害发生及传播规律

柠檬黄脉病的发生和传播与品种、温度、媒介昆虫、修剪采果、苗木调运等因素密切相关。

2.1 品种

柠檬黄脉病是柑橘黄化脉明病毒浸染所致,但对柑橘类品种致病力差异很大,对柠檬表现强致病力,尤其是尤力克柠檬品种高度感病。其他柑橘品种植株可带病,但不表现明显症状。2016年将川枳壳、脐橙、春见、不知火、沙糖桔等9个柑橘品种的枝条高接到染病柠檬植株上,观测枝条长势及病症表现情况,到2019年新嫁接品种抽发的新梢,均未表现出黄脉病症状。

2.2 温度

柠檬黄脉病的发生和温度有关,根据4年的观察,温度在20~25℃对病害发生比较有利;温度超过28℃,病毒钝化,活力下降。因此对新抽发的春梢和秋梢危富严重,病症明显,但在新抽发的夏梢上基本不表现症状,病毒呈现潜伏状态。另据观察,受害未脱落叶片老熟后可暂时转绿,然后再黄化脱落。

2.3 媒介昆虫

通过对在安岳采集的昆虫及枝条样品进行分析并由中国柑橘研究所进行室内传毒试验,现已经明确柑橘粉虱和桔蚜是主要的传毒媒介昆虫,尤其是柑橘粉虱传毒率高达30%左右,并且柑橘粉虱在柠檬上危富较重,发生量大,在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形成一个主高峰,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形成一个次高峰,造成黄脉病的株间传播;初步确定柠檬红黄蜘蛛带毒,其能否传毒正在做进一步研究,确定蚱蝉不是黄脉病的传毒媒介昆虫。

2.4 柑橘苗木及繁殖材料

柠檬黄脉病是外来入侵有害生物,远距离传播主要通过带毒柑橘种苗和带毒接穗传入,然后形成初侵染源,并由媒介昆虫和农事操作等进行株间和果园间传播。通过病害发生情况调查并进行综合分析,2014年之前安岳柠檬从未发生过黄脉病危富,也未发现明显病症的柠檬植株,但2014年开始,凡发生黄脉病的果园,大部分都有从外面引进种苗补种的情况,而未补种的果园基本上没有发生病害危富,2012年后发展的果园,发生黄脉病的也基本上是从外面调入的种苗。另据中国柑橘研究所进行种子传毒试验,种子的内种皮、子叶和胚中都可以检测到病毒,但外种皮不携带病毒。种子萌芽后虽然幼根中可以检测到病毒,但其含量大幅降低。植株生长1年后均未能检测出柑橘黄脉病。证明该病不能通过种子传播。

2.5 修剪工具

农事操作中的枝条修剪和采果工具是柠檬株间和果园间病害传播最重要的传播途径。2018年中国柑橘研究所进行病毒污染刀具传毒试验,用洁净的刀片在尤力克柠檬病株嫩枝的韧皮部上切割后,又在健康植株上切割并将植株置于25℃温室中保存,刀割5个月后进行检测,约20%的植株中检测出了黄脉病。

2.6 中间寄主

对柑橘黄脉病发生严重的果园周围检测了鬼针草、艾蒿、猫耳草、马唐、牛筋草、散生木贼、空心莲子草和繁缕等9种柑橘园中常见的草本植物,以及柑橘附近中栽种的辣椒、豇豆和黄豆,均未检测出黄脉病。此外,还在黄脉病果园中检测已知的黄脉病草本寄主—龙葵,也均未检测出黄脉病。

3 防控措施

目前尚未找到防治黄脉病的有效药剂,生产上也没有抗病和耐病的柠檬品种。2014~2018年应用阿泰灵、毒氟磷、宁南霉素、碧护、太抗等抗病毒药剂和植物免疫诱抗剂,采用药液灌根、叶面喷雾和药剂注干等施药方式防治病害,但防控效果较差。因此,防治柠檬黄脉病的唯一途径就是防止病原菌入侵。根据病害流行规律和生产实践,主要采取以种植无病毒苗木为基础,清除病树为核心,杜绝人为交叉传染和防治虫媒为重点等综合防控技术。

3.1 严格柑橘苗木和接穗管理

3.1.1 严防种苗和接穗乱引乱调 柑橘种苗和接穗是黄脉病传播的主要途径,生产上要借鉴检疫对象防控技术,防止乱引乱调,引种时必须严格检查,确保引入的种苗和接穗不带黄脉病病毒,从源头上控制病害的传入。

3.1.2 建立无病毒繁育基地,培育无病苗木 推广种植无病毒苗木是防治黄脉病的关键环节。辖区内应建立无病毒良种繁育基地,严格实行砧木、接穗、种子等消毒及茎尖脱毒技术,培育无病毒苗木,并统一实现种苗需求报备和供应,杜绝带病种苗进入生产环节。

3.2 彻底清除病树

清除病株是减少病源最有效的途径。在清除病株前2~3d要彻底防治粉虱和桔蚜等传媒昆虫,防止媒介昆虫转移至健康植株。清除病株时应从病树主干离地5~10cm处锯除,再把树桩纵向锯成“+”字形,均匀涂抹草甘膦、草铵膦、氨氯吡啶酸和三氯吡氧乙酸等除草剂。涂药后树桩用塑料膜包扎紧实,然后将病树枝叶运出果园就近销毁,在转运过程中不得遗落,并不得接触健康植株。

3.3 严格修剪和采果工具消毒

柠檬黄脉病发生区域在清除病株的基础上,应暂停或减少修剪,果树修剪和采果工具须使用次氯酸钠或巴氏消毒液等试剂严格消毒,每作业完成一株,立即将工具进行消毒液灭菌后再对其他植株作业;病区管理人员和使用过的工具不得带入无病区。

3.4 综合防控媒介昆虫

3.4.1 保护利用天敌 实施果园生草,种植三叶草、紫花苜蓿等,在药剂防治时,优先使用生物农药,选择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科学用药,保护和利用寄生蜂、瓢虫、草蛉等有益生物;人工释放天敌。4月上中旬至9月上中旬,在植株中部每株释放5~10头异色瓢虫防治橘蚜。同时在有粉虱危害的枝条,人工喷施粉虱座壳孢菌等天敌防治粉虱。

3.4.2 色板诱杀 3~10月在有翅蚜和粉虱成虫始盛期,在树冠中下部悬挂20~30张/667m2黄板诱杀成虫。

3.4.3 药剂防治 在3月上中旬至10月中下旬,橘蚜和粉虱若虫盛发初期,选用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呋虫胺和螺虫乙酯等药剂,对树冠嫩梢和叶片正、反面喷雾防治。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

3.5 健康栽培

采取开沟排湿,加强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生物菌肥、秸秆还田或使用农家肥等,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抗病力;果园内不得种植菜豆、辣椒等可能的转寄植物;柠檬不得与其它柑橘种类混栽。

猜你喜欢
传毒柠檬黄柠檬
柠檬
巧制柠檬片
小柠檬
氮磷氯共掺杂碳量子点用于食品中柠檬黄的快速检测
大豆病毒病介体昆虫研究概况*
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治要点
柑桔黄龙病有效的传毒方式:叶圆片嫁接法
醇厚黄
主流柠檬黄
Prada B.Y.O Bag(Bring your own b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