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理县石榴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9-02-12 11:43李成成吴廷玉向胤春张慧芬
四川农业科技 2019年5期
关键词:会理石榴

李成成,唐 晏,吴廷玉,向胤春,张慧芬*

(1.中国农业大学,北京100094;2.四川农业大学,成都 温江 611130)

石榴(PunicagranatumL.)为石榴科石榴属植物,果实外形美观,籽粒晶莹多汁,不仅营养丰富、酸甜可口,而且具有较强的医疗保健功能,近年来深受消费者所追捧[1,2]。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榴生产国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到2018年我国石榴种植面积已经达到8.97万hm2[3]。形成了以四川会理、云南蒙自、新疆叶城、陕西临潼、安徽怀远、河南郑州以及山东峄城等7个较大的石榴主产区。其中四川会理的石榴种植面积、产量及产值在各大石榴产区中名列第一,占全国石榴种植面积的30%[3,4]。作为石榴生产的优势区域,得天独厚的气候与资源优势,加之当地政府的重视,使会理县的石榴产业得到长足的发展,种植面积从2008年的1.07万hm2到2018已达到2.67万hm2的规模,产值也在10年间翻了10倍,达到了33亿元[3,5]。石榴种植已成为当地农民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石榴产业也成了当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然而,会理石榴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深入会理石榴生产区走访调研,了解当前会理石榴的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将进一步推动当地石榴产业的发展。

1 产业现状

会理县地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南部,全县幅员面积4527km2,耕地面积7万hm2,气候类型为中亚热带西部半湿润气候区。丰富的光热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石榴的生产,其盛产的石榴籽粒晶莹剔透、口感极佳广受消费者赞誉。据该县石榴营销会的数据,2018年全县石榴种植面积已达到2.67万hm2,产量70万t,总产量比2017年增加10万t,产量增幅13%左右,占全国石榴总产量的35%。全县共有22个乡(镇)栽培石榴,约26万余名农户从事石榴生产工作[3,6]。

目前会理县已建成有8个“万亩集中连片现代农业石榴示范区”,铜矿村、彰冠乡、富乐村、金桂村、三岔河村、黑涛河村、海潮乡等7个“万亩亿元示范区”。在《会理县石榴产业“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十三五”末会理县石榴种植面积将稳定在2.67万hm2,年产量70万t以上,年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并建设完善11个“万亩亿元石榴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届时该县的石榴产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2 发展优势

2.1 气候适宜

会理石榴主要种植在海拔1300~1800m的丘陵区,气候类型为干热河谷气候,气温年温差较小,日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为17~23℃,光热资源丰富,日照时数长,全年无霜期长、气候暖和,被誉为“小春城”。良好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石榴的生长,冬天不会受到冻害的影响,在生长季又能得到充沛的光热资源,使得该区域的石榴果实大、色泽鲜丽,风味浓郁,品质优良,有“籽粒透明似珍珠,果味浓甜似蜂蜜”的美誉[7]。

2.2 产业规模大

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是我国最大的石榴集中生产连片区,在全国八大石榴产区中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市场占有量均名列前茅[6]。据会理县石榴营销协会数据,2018年会理县石榴种植面积达2.67万hm2,年产量70万t,年产值33亿元,带动相关产业12亿元。巨大的石榴产业规模、优良的石榴品质,使会理石榴的品牌效应越来越明显。截至目前,会理县已成功举办了3届石榴节,吸引大量的游客的参加。2017年9月举办“中国石榴之乡石榴产业观光体验游”活动,多家媒体报道,进一步提高了会理石榴的知名度,对石榴产业发展有非常积极的作用[8]。

2.3 品牌效应

石榴作为会理县的支柱产业,当地政府非常重视其产业的发展,充分运用各方资源打造“会理石榴”这一特色品牌。2001年会理石榴参加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获得名牌产品;2007年参加中国第五届农产品交易会获得金奖;2016年参加第2次全国优质石榴评选活动获得金奖;2015年和2017年参加第一届、第二届中国石榴博览会均斩获金奖[6]。同时,会理县还被认定为“中国石榴之乡”和“四川省石榴之乡”等地理标志产品。会理石榴的品牌影响力已从会理走向了全国并逐渐走向国际。

3 存在的问题

3.1 石榴品种单一

会理地区种植的石榴品种较少,结构单一,缺乏不同上市期及不同用途的品种。目前栽培的2.67万hm2石榴以“会理青皮软籽”和“突尼斯软籽石榴”为主,占栽培面积的90%。在每年的8月到10月,石榴大量成熟,70万t左右的鲜食石榴集中上市,给市场造成极大的压力。短短的2~3个月,要将如此庞大数目的石榴销售出去,成了该县的重难点工作。同时在调研中发现,最近几年,受市场炒作的因素,突尼斯软籽石榴的价格持续位居高位是青皮软籽石榴的3~4倍,巨大的价格差距诱使当地农民大面积的高接换种。突尼斯软籽石榴虽然商品性较好,有皮薄、种子小、适口性好的优点,但同时也极易损坏,不耐贮运,商品货架期短。因此大面积的换成该品种势必会导致8、9月石榴鲜果销售压力增大,价格下降,而在之后的几个月将会遇到无果可售的尴尬境地,影响果农收入。

3.2 生产管理水平差异化明显

会理石榴主要依靠小农户种植为主,种植理念和管理技术差异较大。不同种植户间的基本素养、受教育程度对石榴的种植管理水平有很大影响[2]。在对农户调研过程中发现,农户在种植理念与管理技术的差异非常明显,可分为两类:“爱学习型农户”与“传统农户”。“爱学习型农户”更愿意接受采纳新技术,有现代种植的理念,在施肥打药等田间管理操作上明显更科学合理,因此石榴产量和质量上也明显优于传统种植户。而传统种植户则往往按照已有的习惯和经验进行果园管理,盲目自信,不轻易接受新技术,生产理念上已经落后于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一味盲目追求产量忽略质量,施肥管理上盲目施用化肥以求得高产,而不注重养分的平衡及土壤性质的改善;病虫害防治上没有预防的概念,追求所谓的“特效药”和“万能药”。目前生产管理水平已经严重制约了当地石榴产业的发展。

3.3 重栽轻管现象严重

近年来,随着石榴经济效益的提高,许多果农不考虑自己的管理能力而盲目扩种,致使种植密度过大、重栽轻管现象严重,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效益不高。其次,面积过度扩张,对水、土、劳动力等资源的需求加大,给产业的后续发展带来一定负面影响[1]。调研中发现,由于种植面积过大,而导致一系列的田间管理措施不能落实是造成石榴品质和效益降低的主要原因。大多数石榴产区建园都是在丘陵缓坡地带,地块较小、分散、不平整,不便于机械化操作,同时石榴种植又需要消耗大量劳动力,因此一些种植大户会采用雇佣外地来人口来进行石榴的管理,而对一些小户来说,因无法承受高额的人力成本,不得不采取粗放的管理方式。

3.4 产区交通较差

会理县属于山地丘陵地貌,交通不便是限制其发展最重要的一个因素。目前虽然大多数产区均已经实现了主要道路的硬化,但曲折的山路,不仅非常狭窄危险,而且随时受山体滑坡的威胁,这严重的制约了果品的外运,在山路上的颠簸也对果实品质造成一定影响。

4 发展建议

4.1 积极引进及培育优良品种

必须改变当地石榴种植品种单一的现状,积极引进及培育优良品种。做好石榴产区的规划及布局,完善地区品种结构,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在品种结构上,注意早、中、晚及加工型品种的搭配栽培,可使石榴生产产区主栽品种多样化,提高农业生产的安全性,同时可以错开上市时间,提高石榴商品价格,延长销售时期。在短时间内可以通过高接换种改变当地品种单一稀少的情况。

4.2 改变落后的石榴种植方式,引进新技术

要加快标准化石榴种植技术的研究制定和推广,淘汰落后石榴种植方式。采用套袋、生草覆盖、铺设反光膜、节水灌溉、配方施肥、叶面施肥以及现代植保绿色防控技术等提高石榴的品质和商品性,并制定出相应的技术规程,增强当地石榴果品的竞争力。在推广标准技术的同时,在几大主产区建设相应的标准化示范园和示范基地,以辐射带动周围种植区[9,10]。

4.3 发展石榴加工处理,提高石榴附加价值

通过扶持和培育石榴加工企业,加大石榴的果品商品化处理和深加工,提高石榴附加价值。借鉴在其他水果上的加工处理经验,研发制定石榴商品化处理技术规程,建立分选、清洗、贮藏、冷链运输等措施,解决石榴大量上市而造成鲜果滞销和价格较低问题。引进先进的加工工艺和设备,生产石榴汁、石榴酒以及其他石榴产品,不仅可以解决次品果处理问题,增加农民收益,同时延长石榴产业链,确保石榴产业持续发展能力[11]。

4.4 发展石榴旅游业

石榴不仅果实好吃,同时花、果具有较强的观赏价值,因此可以大力发展石榴观光旅游业。当地每年3月份过后,石榴开始陆续开花,花期可持续到5月份,在此期间漫山遍野的石榴花蕾满枝、花团锦簇极具观赏性。与会理当地的红色旅游相结合,可发展乡村旅游,改善乡村风貌,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提升会理石榴的知名度。

猜你喜欢
会理石榴
五月石榴红似火
石榴红了
石榴籽
紧紧抱在一起的“石榴籽”
?四川会理烟叶含梗率特征及其与其他物理指标的关系?
会理古城街巷空间尺度与比例研究
愤怒的“石榴”
石榴
去会理过年
会理县核桃园的建立及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