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大便余沥不禁25例

2019-02-12 12:26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年7期
关键词:补法气海括约肌

陈 勇

(重庆市人民医院针灸科,重庆 400014)

大便余沥不禁是指大便后不自主的排出一些粪便或液体,属于轻度功能性大便失禁,无明显的神经或解剖结构异常。大便余沥不禁在直肠敏感性低的老年人中常见,且通常发生于虚弱时。笔者用针刺治疗大便余沥不禁取得很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25例,男10例、女15例,年龄72~88岁,病程10天~1年。

诊断标准:①成年人;②大便后有少量粪便或者液体排除至少1周以上;③大便后余沥不禁的症状在大多数便后出现;④无明确导致余沥不禁的原因。

2 治疗方法

取百会、四神聪、中脘、气海(向下斜刺45°)、双侧天枢、大横、足三里、三阴交,针刺,留针30min,每隔10min用捻转补法行针1次。肾俞、脾俞、长强用捻转补法行针30s,不留针。每天1次,5次为一疗程,休息1~2天进行下一疗程,共2个疗程。

3 疗效标准

痊愈:大便后无液体、粪便排出。好转:大便后液体、粪便排出次数明显减少。未愈:症状无明显变化。

4 治疗结果

痊愈15例,好转8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4.4%。

5 病案举例

张某,男,77岁,2015年9月15日初诊。大便完后5min内有少量稀便溢出1个月。未经治疗。近几天症状明显加重,每次大便后有少量稀便溢出,经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功能性大便失禁。针刺治疗2次后症状明显减轻,1个疗程治疗后痊愈,巩固治疗2次,随访2个月无复发。

6 讨 论

功能性大便失禁无明确病因,与年龄、认知能力减退、活动减少、滥用药物,精神因素等有关。大便余沥不禁常见于老年人,原因包括肛门括约肌压力降低、肛门括约肌萎缩、直肠感觉异常、轻度脑中风、痴呆等。

功能性大便失禁属中医“滑泄”、“大便滑脱”、“遗欠”等范畴。多因年老体衰,久病正虚等致脾肾不固、中气下陷、肛门失约所致。百会、中脘、气海相配针刺用补法有补气固本、升阳举陷之效,天枢、大横、足三里、三阴交相配补脾益气止泻,肾俞、脾俞固肾益脾防止大便余沥不禁,四神聪调节大脑中枢神经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排便反射功能,长强刺激肛周肌肉和神经、恢复肛门括约肌的主动控制功能。大便余沥不禁多为老年患者,且基础性疾病较多,长时间侧卧或俯卧困难,故肾俞、脾俞、长强不宜留针。

针刺治疗大便余沥不禁见效快、痛苦小、治愈率高,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猜你喜欢
补法气海括约肌
高频超声评估女性肛门括约肌完整性的临床研究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络虚通补法在气虚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应用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气海俞穴针刺深度研究
基于少数类过采样的倾向得分匹配插补法
浅析应用“补法”治疗慢性肝病
防“春困”,这些穴位按起来
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便秘?
响应倾向得分匹配插补法
排便的奥秘
自我按摩治疗前列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