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乌凤鸡的历史由来和选种与育雏阶段的养殖技术要点

2019-02-12 13:01陈小丽
兽医导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金湖乌骨鸡桑椹

陈小丽

(三明市农业局,福建三明 365000)

金湖乌凤鸡原产地在泰宁大金湖,俗称乌鸡、杉鸡、状元鸡、黄麻羽乌骨鸡、金湖乌骨鸡等。属肉蛋兼用的乌骨鸡。是一种体型小、凤头、绿耳、毛脚、桑椹冠、乌皮、乌骨、乌肉、外貌优美、颇具观赏价值,其肉、蛋还具有保健功效。2002年后称金湖乌凤鸡。因中国农科院家禽研究所副所长、国家家禽品种审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陈宽维研究员到泰宁指导选育工作,根据凤头、桑椹冠、绿耳、毛脚、乌皮乌骨乌肉的特点建议用乌凤鸡,而命名为金湖乌凤鸡。

1 人工选择决定了品种选育方向

历史上的泰宁县是个与世隔绝的偏远山区,群山峡谷绵绵,把我们祖先和动植物种资资源隔离在相对封闭的地域内,人们与外界物质交往全靠走路肩挑。

“买东西、答南北”是泰宁自古传下来的,谁家有喜事或疾痛突难,总要买点儿东西送人家,表示祝贺或安慰,以前物质匮乏,商品经济不发达,百姓“答南北”只好用自己家里饲养的鸡来当礼品。百姓“答南北”多用金湖乌凤鸡,显得高贵而且有“好彩头”,同时泰宁人民对黑色和白色两种颜色非常忌讳(因为黑色和白色只有办丧事时才用,老百姓之间“答南北”都不用黑色和白色的东西做礼品),亲朋好友间的互赠鸡种,因此在饲养的乌鸡中不用黑色和白色羽毛的作为种用,而是用麻羽色作为种用。经过几百年的人工选择羽毛和外观,使该鸡外貌体型更为一致、秀丽。

人们希望自己的子女读书后能金榜题名高中状元,民间又有将该鸡称为“状元鸡”的传说,因此连饲养的乌鸡也有意选留“凤头、桑椹冠、毛脚”等外观。

由于原产地农民在相对隔离的特殊生态条件下,以饲养的乌骨鸡作为营养和滋补品、亲朋好友间的互赠鸡种和形似“状元帽、官靴、大红花”的外观,在漫长的历史中,并以所喜好的凤冠、麻羽、桑椹冠、毛脚等为方向长期选育形成了该地方鸡资源,使金湖乌凤鸡在该地区世代繁衍,经过长期驯化和人工选育而形成的优良品种资源,并保存下来。

2 艰辛的选育历程

1995年,在我县农村进行牧业生产调研时,发现在我县的下渠、梅口、大田、开善、大布、龙安等乡镇的较偏僻的山村零星散养,该鸡体型小、凤头、绿耳、毛脚、桑椹冠、乌皮、乌骨、乌肉的乌骨鸡,外貌优美,颇具观赏价值,其肉、蛋还具有保健功效。

1996年二次资源普查,我县产区金湖乌凤鸡饲养存栏量约1.5万只左右。

为了保护这珍贵的品种资源,1997年,在上级政府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于当年8月起开始筹建金湖乌凤鸡资源保种场,开始对金湖乌凤鸡进行资源调查,收集整理、纯种繁育筛选与扩繁工作。初步掌握和了解金湖乌凤鸡种源分布,数量、品种特征等的基础上,写出了《金湖乌凤鸡资源调查报告》,申报了《金湖乌凤鸡选育与利用》课题(项目)报告。1997年,在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支持下,在泰宁县畜禽繁殖场进行初步保种选育工作。

2003年3月通过省科技厅《金湖乌凤鸡选育与利用》课题(项目)验收,福建省农业厅[2003]410号《关于批准金湖乌凤鸡为地方品种的通知》,确认金湖乌凤鸡为福建省地方新品种。在2003年后在朱口镇朱口村山关排果园建立了原种场,存栏金湖乌凤鸡原种300套,鸡舍面积200m2。

为了加大保种选育的力度,县政府成立了泰宁县金湖乌凤鸡研究开发中心,聘请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陈宽维研究员作高级顾问,指导金湖乌凤鸡的保种和开发工作。

2009年8月通过国家家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鉴定,农业部第1278号公告确定金湖乌凤鸡为家禽遗传资源。年内已建立扩繁种鸡1.2万套。

3 独特外貌特征

金湖乌凤鸡有“麻羽、凤头、桑椹冠、绿耳、毛脚、乌皮、乌骨、乌肉”的特征特性,并与其他品种有显著的区别。金湖乌凤鸡周边300km内有河田鸡、江西宁都黄鸡、丝羽乌骨鸡。河田鸡为三黄鸡类型的优质鸡,不是乌骨鸡类型的;宁都黄鸡属于黄鸡类型的优质鸡并且是早熟类型的,80~90d见蛋,乌凤鸡属乌骨鸡类型而且属晚熟类型,150~160d见蛋;丝羽乌骨鸡为白色丝羽,乌凤鸡为麻色片羽。

3.1 外观

出生雏:背部羽毛有黄褐斑纹,腹部黄色。喙、胫、趾为青黑色,皮肤为黑色。

成年金湖乌凤鸡体态小巧轻盈,肉髯较大,耳叶中等;眼大,瞳孔黑色,虹彩桔黄色;喙、胫青黑色;公母鸡均为四趾。

公鸡体型较大而雄壮,身体短而紧凑,颈短,叫声宏亮,头上毛短而稀疏,鞍羽金黄色,主翼羽、尾羽均呈黑色带墨绿色光泽,副翼羽为深红色,有光泽、尾羽高翘,呈黑色;50%左右鸡胫和趾也着生羽毛。

母鸡头有凤冠,头上毛长而密,麻羽,主翼羽和尾羽为黑色、颈羽、鞍羽、腹部羽为深黄色,每片羽毛未端有黑色镶边;50%左右鸡胫和趾也着生羽毛。

3.2 特征特性

麻羽、乌皮乌骨乌肉和凤头、桑葚冠、毛脚、绿耳等主要的性状基本上遗传稳定,开产前绿耳最为明显,随着产蛋日龄的增加、绿耳会变淡,毛脚性状在群体饲养环境中随年龄增长因为打斗可能会脱落。

凤头:公鸡头上毛短而稀疏;母鸡头上毛长而密,有一丛黑色或黄麻色冠状片羽,母鸡冠羽较为发达。状如绣球,故称“凤头”。

绿耳:耳叶呈暗紫色,并现出青铜样的蓝绿色彩,120~180日龄表现更明显,180日龄后逐渐褪色,至300日龄后全部褪完。

桑椹冠:属桑椹冠型,公鸡比母鸡发达。鸡冠颜色在性成熟前为紫色,与桑椹相似;成年后则颜色渐渐减退,略带红色,故有“桑椹冠”之称。

毛脚:50%左右公母鸡胫、趾部长有片状羽毛。

乌皮:全身皮肤以及脸、喙、胫、趾均呈乌色。

乌肉:全身肌肉及内脏组织器官均呈乌色。

乌骨:骨质灰黑,骨膜呈深黑色。

3.3 生产性能

①不同日龄的体重:

初生雏体重34.2±2.1g;

在粗蛋白17~18%,代谢能为11.0~11.5MJ/kg,在赖氨酸为0.9~1%的日粮营养水平下,60日龄公鸡体重600~750g,母鸡体重500~650g;

120日龄公鸡体重1100~1400g,母鸡体重800~1100g;

300日龄公鸡体重1793~2256g,母鸡体重1321~1738g。

500日龄公鸡体重1700~2400g,母鸡体重1400~2100g,育雏育成期肉料比为1:4.2~4.8。

②产蛋性能:在代谢能11.0~11.5MJ/kg,粗蛋白15~17%的营养水平日粮,半放养条件下,母鸡于160日龄左右见蛋,需在180日龄达到5%产蛋率;300日龄蛋重45.51±1.5g,500日龄入舍母鸡产蛋平均85.6±2.3个;金湖乌凤鸡产蛋规律是开产后第33周开始进入产蛋高峰,到第37周达到高峰,高峰期只维持8周,于第47周进入中期,产蛋超于平稳下降。

③就巢性:金湖乌凤鸡保种场70~80%鸡有就巢性,一窝产蛋11~12个,一次抱窝持续时间23~25d,再过5~10d后恢复产蛋。

④性成熟:金湖乌凤鸡性成熟较晚,公鸡120日龄开始啼叫,140日龄可以开始配种,以180日龄后配种为宜,母鸡于160日龄左右见蛋。金湖乌凤鸡种鸡公母比例为1:7~10的条件下,核心群圈养种鸡蛋受精率 91.84±2.1%,受精蛋孵化率90.83 ±1.3%;大群放牧饲养种鸡蛋受精率93.6%,受精蛋孵化率在92%以上。

4 特殊的地理、自然生态环境对品种形成的影响

4.1 产区的地理位置、分布

金湖乌凤鸡主产区泰宁县,隶属福建省三明市,位于福建省武夷山脉中段东南侧,东连将乐县,南邻明溪县,西接建宁县,北靠邵武市,西北区与江西省黎川县接壤,是闽赣两省结合部,位于东经116°34′至117°24′,北纬26°34′至27°07′,东西宽约43km,南北长约61km,区域总面积1539.33km2。全县海拔最高峰达1857m,最低点180m,境内有金饶山和峨嵋峰等千米以上高峰达18座,属典型的丹霞地貌地区。全县年饲养120万只,主要生产区域海拔为300~800m的上青、朱口、梅口、下渠、大龙等乡镇。

4.2 原产地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

(1)林地情况:泰宁县地处武夷山脉东南侧,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森林覆盖率高达87%,主要植被为针叶林、阔叶林、毛竹林和混交林,土壤表层腐叶多,金湖乌凤鸡常在丹霞地貌的林间放牧,采食虫子和腐叶,喜飞上树梢上休息或过夜,鸡的运动量大,改善了鸡的肉质风味。

(2)土壤情况:原产地为丹霞地貌,土壤以红黄壤为主,略偏酸性、pH值4.4~5.1,土层较厚,有机质含量较高达17.64%、速效钾含量达185PPM,金湖乌凤鸡常吃土壤表层腐叶,改善了鸡的肉质风味。

(3)水资源情况:境内水资源丰富,溪流密集,养殖区无工业污染,水质清澈,据测定水溶解氧含量高达6.5~8.5mg/kg,金湖乌凤鸡多饮用山泉水,水质和金湖乌凤鸡风味有很大关系。

(4)气候情况: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7.1℃,昼夜温差较大,无霜期300d左右,年均降水量为1775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4%左右,平均日照时数为1738.7h,多年平均降雪4.3d。泰宁独特的气候条件,形成了金湖乌凤鸡良好的适应性和抗病力。

(5)养殖场位置:养殖区多位于海拔300~800m的山区,空气清新,夏季凉爽,厦季气温在36.8℃以下,林间气温在30℃以下,为金湖乌凤鸡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结合林间半放牧的饲养方式,是金湖乌凤鸡有独特的品质和风味重要因素之一。

(6)主要农作物:泰宁县是福建省23个商品粮基地之一,主要生产水稻、红薯、花生、黄豆及水果,为金湖乌凤鸡的生长提供了多样化饲料,鸡吃粗粮和青草后,肠道消化力较强,抵抗力也较强,能摄取食物最原始的营养成分,饲料多样性是关系到金湖乌凤鸡独特品质和风味。

5 种鸡和育雏阶段的养殖技术要点

种鸡需要在笼中饲养,种鸡在入种鸡舍的前五天要对种鸡舍进行清扫和用0.5%的过氧乙酸消毒液消毒。种鸡笼长32cm,宽37cm,高40cm。每只笼子放2~3只的母鸡。公鸡体型较大每只笼子放一只。种鸡的饲料配方是玉米62%,豆粕23%,鱼粉4%,贝壳粉8%,食盐0.5%。每天每只鸡的饲喂70g饲料。每天7点和17点各饲喂一次。当开产母鸡的数量占鸡群的5%时,还需要对种鸡饲料中添加0.12%维生素。这样才能满足种鸡产蛋的需要。种公鸡的饲料配方和母鸡不一样,玉米66%,豆粕14%,麦麸15%,鱼粉2%,贝壳粉1%,磷酸氢钙1.5%,食盐0.5%。种公鸡的饲喂量和产蛋鸡相同。

为了增加产蛋量,鸡舍需要适当的增加光照。可以自然光照和人工光照相结合,每天保持在16h左右,人工光照强度3W/m2。每天的18点需要清除鸡粪。每周还要带鸡消毒一次用0.5%的过氧乙酸消毒液。按照说明书使用,以预防疾病的发生。种鸡120日龄时。使用新城疫I系疫苗进行肌肉注射,每只鸡的注射量为1ml。

种母鸡150日龄开产,当同群的开产率达到50%,种公鸡生长到160日龄时就可以对种公鸡进行人工采精,种公鸡的采精时间和种母鸡的输精时间相隔最多10min,采集一般在每天的16点~18点进行。一只公鸡大约采精0.5ml左右,每2d采精一次。种公鸡的使用年限为一年。输精一般在下午产蛋完成时,将输精管插入输卵管开口处1.5cm深的位置,每只母鸡的输精量是0.03ml左右。每两天授精一次,人工授精成功率可以达到90%以上。种母鸡的使用年限为两年。

种母鸡产蛋一般在每天12点~14点之间。金湖乌凤鸡平均年产蛋量100枚,种蛋的平均重量35g。种蛋需要在一周内送去孵化。种蛋要求挑选31~36g,蛋壳表面无血丝、杂物等干净的种蛋,蛋壳厚度适中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21d孵化期间,要保持38℃ 55~60%的湿度,温度偏离0.2℃时就需要进行人工调节。孵化期间要注意翻蛋,晾蛋和照蛋。

出壳后雏鸡24h内,接种马立克氏疫苗。将稀释后的疫苗按每只雏鸡0.2ml颈部皮下注射。1~30d是育雏期。先是在育雏室育雏。育雏室地面需要用谷皮做垫料。育雏室需要有增温和饮水设备。水温在25℃左右,育雏的前3d最好在饮水中加入5%的葡萄糖,以增强雏鸡的抵抗力。1~7日龄饲养密度40~60只/m2,8~14日龄,30~40只/m2,15~21日龄,20~30只/m2,21~30日龄,15~20只/m2。雏鸡用的都是颗粒饲料,头几天喂食要遵少食多餐的原则。7d内每天每只鸡的日采食15~25g。育雏的前7d温度保持在32~35℃,相对湿度是60~70%。8日龄以后的温度每天下降2℃,一直到20~22摄氏度就保持不变,湿度50~60%。育雏舍保证15W/m2的照明。1~7日龄雏鸡保持24h光照,8~21日龄改成17h光照。21日龄以后就改成自然光照。雏鸡10日龄时要进行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免疫。

猜你喜欢
金湖乌骨鸡桑椹
衣食父母(外一首)
桑椹(外一首)
桑椹
朱光武和他的金湖宏源国际大酒店
黑羽乌蒙乌骨鸡疾病发生规律及防制措施
雨日寄友
4个贵州乌骨鸡群体遗传关系的微卫星标记分析
桑椹提取物对胰蛋白酶的抑制作用及对小鼠胰腺组织的损伤
乌骨鸡林地养殖的技术探讨
荷都金湖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