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散养畜禽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控的关系

2019-02-12 14:14霍晓波
兽医导刊 2019年24期
关键词:圈舍粪污养殖户

霍晓波

(昌宁县翁堵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昌宁 678105)

1 畜禽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控的关系

1.1 饲养管理人员和疫病防控的关系

农村饲养管理人员不固定,饲料营养价值不全面,饲料发霉变质,则很容易导致畜禽身体抵抗力下降,诱发多种疾病。草食类畜禽养殖过程中,很多养殖户都采用放牧养殖模式,并不能掌握合理的放牧时间和放牧地点,放牧过早或放牧过晚,放牧地点地势低洼,潮湿不堪,存在多种致病原和寄生虫,从而导致畜禽因为放牧不良,感染多种寄生虫病或传染性疾病。此外,由于饲养管理人员不能够掌握合理的饲料配比技术,饲料营养价值不全面,饲料成分过于单一,造成畜禽长时间处于营养缺乏状态,导致身体抵抗能力下降,给多种致病原侵袭提供条件。

1.2 环境因素和疫病防控的关系

环境控制是饲养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因素是导致畜禽疫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光线黑暗、通风不良、排水不畅,夏季温度过高、冬春季节温度过低,一年四季潮湿无干日,圈舍粪便清理不当,无法冲洗,臭气难闻,增加畜禽罹患呼吸道疾病的可能。进入冬春季节后,由于外界气温较低,圈舍温度较高,濕度较大,一旦圈舍内的温差发生变化,畜禽很容易引起感冒。进入夏秋季节后,外界气温较高,圈舍很容易因为通风不良,导致大量高湿高温气体蓄积在圈舍内部。圈舍温度湿度过大,一方面有利于致病菌的滋生,容易导致畜禽患病。另一方面,温度过高会影响到畜禽的正常采食。使得畜禽的生产能力下降,发育受阻。此外,消毒不彻底,也是导致多种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1.3 畜禽自身因素和疫病防控的关系

养殖过程中,某些处于特殊时期的畜禽,自身抵抗能力较差,很容易受到外界多种致病原的侵袭而导致发病。一般情况下,处于妊娠期的畜禽可以通过胎盘,将相应的致病源垂直传播给胎儿,导致胎儿一出生就会带病。而处于哺乳期和幼龄期的畜禽,由于机体抵抗能力较差,而各个器官生长发育不完全,一旦接触这种病原,就可能会引发发病。

2 畜禽疾病防控措施

2.1 改圈

养猪“八改”技术的第一改就是改圈内垫圈积肥为圈外积肥的卫生圈。俗话说“养猪不用巧,只要窝干食饱”。现在很多人饲养畜禽,大多数只重视饲料方面,忽略了圈舍条件对畜禽生长发育的影响。本人在服务农村畜禽散养户过程中特别强调“猪圈地板就是猪的床、牛圈地板就是牛的床、羊历来古代住高低圈”。畜禽如果常年四季睡在阴暗潮湿、通风条件差、臭气熏天的圈舍里,发生疫病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改圈很重要,对传统老式圈舍不规范的,建议农户在原有地板上再铺一层30cm厚的弹盖石地板,留置排水孔,3~5/100地板坡度。新建圈舍选择坐北朝南偏东4°~15°朝向,地势高操、背风向阳,不影响隔壁邻居生产生活及环境卫生的地块建设。实行畜禽粪污采取“三分离一净化”处理模式资源化利用,“三分离”即“雨污分离、干湿分离、固液分离”,“一净化”即“污水生物净化、达标排放”。这种模式是控制粪污总量,实现粪污“减量化”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适用于农村小规模养殖户。

2.2 饲养人员相对固定,串户不串圈

在农村,农业生产、走亲上道、上街采买、接送子女或孙男孙女上学,很难固定一个人饲喂畜禽,但也要相对固定饲养人员。接触畜禽的人员越少,畜禽感染病原微生物的机率越低。农村婚丧喜庆、吃年猪饭、闲聊等要讲究串户不串圈,应该始终坚持封闭养殖的原则,在整个养殖期间,禁止一切外来人员随意进出养殖圈舍,避免人为传播疫病。

2.3 规范交易行为,防止疫病传播

养殖户应该始终坚持全进全出,自繁自育的养殖原则,如果必须引种,一定要做好引种地的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严格的检疫,出具检疫合格证明书之后才能够运输。畜禽到达养殖场地后,需要隔离观察一个月,进行免疫和驱虫,无不良反应在入圈饲养。同时,农户要做到生病的畜禽不卖、不宰、不食,病死畜禽要在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做到下进行无害化处理。

2.4 控制饲料质量

应该使用全价饲料和氨基酸平衡饲料,确保饲料能够满足畜禽生长各个阶段的营养需求。养殖户应该严格控制饲料质量,禁止向畜禽投喂发霉变质的饲料,防止霉菌中毒。畜禽放牧过程中应该确保,定时定点。科学选择放牧地,到地势较高,干燥整洁的地点放牧。在放牧之前,还需要做好放牧地点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消除放牧地点寄生虫中间传播媒介。在放牧之前选择使用硫酸铜进行喷洒消毒,这样能够有效杀灭草地当中存在的寄生虫虫卵和致病原。刈割牧草饲喂畜禽,要对刈割草地是否使用过杀草药和农药,避免中毒。

2.5 注意做好消毒

消毒灭源是畜禽饲养管理的重要措施。在养殖圈舍的进出入口,就应该设置消毒池和消毒设施,进入养殖圈舍饲喂前要跟换衣服,穿着劳保服和专用雨靴。日常要及时将圈舍内存在的粪便各种垃圾清理出去,堆积发酵,杀灭粪便和垃圾中的致病原,减少致病原寄生虫途径。结合当地疫病流行特点,选择针对性消毒剂,坚持每个月对养殖圈舍内外部环境进行1~2次消毒。消毒剂可因地制宜,用草木灰水、生石灰水、大碱水喷洒。如果发生疫情,要在畜牧兽医专用圈舍人员指导下采取防控措施。

猜你喜欢
圈舍粪污养殖户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圈舍养羊日常管理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