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林区华北落叶松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2019-02-13 04:53赵月峰
山西林业 2019年6期
关键词:针叶五台山纯林

赵月峰

(山西省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山西 繁峙 034302)

华北落叶松,属于松科落叶松属高大常绿针叶乔木。是五台山林区的主要针叶林树种,在五台山林区多以纯林形成分布,也有与云杉、白桦、山杨等树种组成混交林,主要分布于海拔1900m~2500m的高山中、上部地带。华北落叶松也是五台山林区荒山造林和森林更新的常见树种,在整个五台山林区生态系统和森林资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根据多年来对华北落叶松的抚育管理经验,总结了五台山林区华北落叶松在幼林期和成林期常见的几种病虫害,并探讨出了防治方法,以期为今后华北落叶松病虫害的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1 发病原因

1.1 树种单一

华北落叶松林分在五台山林区90%属于天然纯林,只有少量与云杉、白桦、山杨等树种混交。客观上导致了落叶松林分群落结构不稳定,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不平衡不稳定,增加了病虫害发生的概率。纯林一旦出现病虫害后,极易迅速蔓延,防治难度较大,对当地生态和经济可能造成严重的损失。

1.2 经营管理方式落后

由于该林区长期采取粗放管理模式,“重采轻育”的观念难以在短时间内完全转变。加之技术人员专业知识落后,对病虫害防治的相关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病虫害防治工作多以“机械化”的方式进行,难以做到将病虫害控制在发病初期。

1.3 气候因素

近年来,全球气候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五台山林区春冬季节干旱程度逐年加重,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这就为部分病虫害发生提供了诸多便利,导致部分病虫害发生趋势越来越严重,给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损害。

2 幼苗期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2.1 立枯病

立枯病又称苗木猝倒病,是华北落叶松幼苗中期和后期常见的病害,该病由立枯丝核菌或腐霉菌引起,主要为害幼苗的茎部和根系。发病时会出现不同的症状,第一种是播种后种子直接腐烂死亡,无法发芽,造成苗圃地出现缺苗现象;第二种是幼苗发芽出土后,病原菌自根部侵入植株,并自下而上传染至茎部,引起苗木倒伏,高发期在每年的5月-7月;第三种是幼苗出土后,灌溉或降水后未能及时排水,致使幼苗根系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导致根系腐烂幼苗死亡;第四种是幼苗生长后期,已经完成木质化,根系感染病菌后出现腐烂坏死,致使苗木地上部分无法吸收营养和水分最终死亡。幼苗发病时直立不倒伏,但将幼苗整体拔出,根皮会留在土壤中。

防治方法:①营林防治。苗圃地尽可能选择在易于排水且地下水位较低的山地中坡位或上坡位;施肥以腐熟的有机肥料为主,适当追加氮磷钾等复合肥料;播种前种子和土壤都要经过消毒处理,苗圃地要进行深耕细耙,防止地表土壤板结,播种深度要适宜。②化学防治。播种前将五氯硝基苯和敌克松按照3∶1的比例混合均匀撒在地表,用量每公顷37.50kg;幼苗发病后,将上述药剂加水配成溶液,喷洒在幼苗地表茎部,1.0d~2.0d后用清水冲洗幼苗,避免产生药害;发病后亦可用1∶1∶150波尔多液喷洒植株,每10d喷1次,连续喷3次。

2.2 蝼蛄

蝼蛄生活在土壤中,食性广,习惯在土壤中钻洞,使得华北落叶松幼苗根系被拔起,导致幼苗因无法吸收水分和养分死亡,为害期为每年的4月下旬-6月上旬。

防治方法:播种之前用50%辛硫磷乳油进行拌种,每100kg种子加入0.30kg药剂。播种之后,如遇虫害高发期可用敌百虫配制毒饵,于傍晚放置在地表凸起的蝼蛄通道或洞口,可以有效防治。

2.3 蛴螬

蛴螬为金龟子或金龟甲幼虫,1.0a~2.0a发生一代,主要为害华北落叶松根系,严重时可将植株根系全部啃食干净,导致幼苗死亡。为害期为每年的6月中旬-9月下旬,8月-9月为高发期。

防治方法:利用蛴螬的趋光性,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可以减少害虫发生数量;在虫害高发期,用50%辛硫磷乳油10倍液喷洒苗圃地表层,然后翻入土内,药剂用量每公顷37.50kg,毒杀效果良好。

3 成林期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3.1 早期落叶病

早期落叶病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常见的叶部病害,幼苗期和成林期均有可能发病,但以成林期发病率更高,发病程度也较为严重。植株发病后,树叶会比正常时间提前40d~50d掉落。发病初期,叶片表层出现由绿色转为褐色的斑块,并且斑块上有黑点分布。随后,发病斑块逐渐增加,后期大量病斑相连,最终导致整个叶片变为棕褐色。发病后,病状由树冠下部向上部蔓延,距离地表越近发病程度越严重。病害的发生与当年气候有关,当年降水多、湿度大、平均气温低则发病严重,反之则发病较轻。华北落叶松与山杨、白桦混交林,发病概率会降低。树龄20a生以上时发病概率会降低。重点防治对象为10a~15a生的华北落叶松纯林。

防治措施:造林时尽可能营造针阔叶混交林,选择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品种;定期抚育、间伐,改善林内卫生条件;高发期采用百菌清烟剂进行烟熏,用量每公顷15kg;或用5.0%落枯净等杀菌油剂高空喷雾,用量每公顷3.75kg;或用代森锌200倍液喷雾,均可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3.2 落叶松毛虫

落叶松毛虫在五台山林区每年发生1代,主要为害华北落叶松、油松、云杉等多种针叶树种的针叶,严重时可将整个植株的针叶啃食干净,造成大片林木死亡,背风向阳、干燥稀疏的落叶松纯林发生概率极高。幼虫4月开始上树为害,前期啃食植株嫩芽,随后开始啃食叶片;6月上旬在树冠上结茧化蛹;6月下旬成虫羽化,7月为羽化高峰期,8月进入羽化末期。成虫具有强烈的趋光性。

防治方法:营造针阔叶混交林,合理控制造林密度;对现有纯林进行改造,间伐后补栽白桦、红桦、山杨等阔叶树种;禁止林间放牧和割灌,提高生物多样性丰富度,为落叶松毛虫天敌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定期进行枝叶修剪;布设人工鸟巢,吸引杜鹃、大山雀等鸟类前来捕食害虫;释放赤眼蜂等松毛虫寄生蜂,利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虫害高发期,可进行人工捕捉或黑光灯诱杀成虫,或用25%对硫磷微胶囊剂加水稀释后进行超低容量喷雾,防治效果良好。3.3落叶松鞘蛾

该鞘蛾在五台山林区1年发生1代,主要为害华北落叶松针叶,大面积发生时植株针叶可被蚕食70%以上,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和种实产量。幼虫每年冬季躲在芽孢、树皮缝隙进行越冬;4月下旬出蛰,5月上、中旬为出蛰高峰期;5月下旬化蛹,6月上旬为化蛹高峰期,化蛹时老熟幼虫将多枚针叶缀在一起形成蛹鞘;6月中、下旬羽化。

防治方法:造林时选择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品种,与阔叶树种营造针阔混交林;加强林地抚育管理,增强植株生长势和抗虫害能力;定期剪除受害针叶,保持林内卫生;利用其趋光性进行黑光灯诱杀;人工摘除遭受病虫害的枝条,集中焚毁。悬挂人工鸟巢,吸引益鸟,或人工迁移蚁巢,利用其天敌进行生物防治。虫害高发期,还可用林丹烟剂进行烟熏,每公顷用量15kg,防治效果良好;或用灭幼脲1000倍液进行高空喷雾,可有效降低虫口密度。

猜你喜欢
针叶五台山纯林
五台山
风雨海棠
五台山掠影
心中无戒堕深渊
不同择伐方式云南松针叶表型多样性比较*
瑞典林主协会提高工业木材和针叶锯材的价格
挪用公款8700万的“一把手”
不同大气环境中白皮松针叶重金属积累及抗性特征研究
往五台山(外一首)
《徐霞客·游五台山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