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小反刍兽疫的流行诊断和防控

2019-02-13 05:55
饲料博览 2019年5期
关键词:兽疫绵羊山羊

翟 羽

(伊春市友好区农业农村局,黑龙江 伊春 153031)

小反刍兽疫(PPR)是发生于山羊和绵羊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病毒病,其特征症状是发热、口腔糜烂、肠胃炎和肺炎。该病于1942年首次报道于科特迪瓦,随后塞内加尔、加纳、多哥、贝宁和尼日利亚均有报道。绵羊和山羊对本病的易感性几乎相当,但绵羊可能对其临床的抵抗力稍微强些。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山羊比绵羊的流行率更高,这可能反映了山羊的感染死亡率更高这一事实。牛感染本病后只是呈亚临床经过,人不会感染本病。

1 病原与流行

小反刍兽疫病毒为副钻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成员,对胃肠道和呼吸道的淋巴组织和上皮组织具有很强的亲嗜性,可导致这些组织出现特征性病变。小反刍兽疫在非洲西部、中部、北部和东部,中东地区以及东至孟加拉国的印度次大陆均有分布,病毒仍在这两个大陆板块中不断传播。最近该病毒已穿过阿富汗传播到了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且有一部分病毒现在已传播到中国的西藏。在非洲,人们对阻止病毒扩散的屏障机制缺乏了解,且病毒由苏丹和埃塞俄比亚向南扩散的屏障已被打破。据报道,最近肯尼亚和乌干达均感染了本病。现在非洲北部的摩洛哥也存在本病。牛瘟在全球范围内根除已成事实,且认识到牛瘟是从不会发生于小反刍兽的常见病。现在人们已认识到小反刍兽疫病毒可能会在小反刍兽中引发严重流行甚至大流行的可能。本病在地方性流行中,可能会导致乡村中感染的山羊或绵羊全部淘汰。小反刍兽疫在不同地方呈现出不同的流行形式;已怀疑是病毒的不同毒力水平导致了不同的严重程度,这种情况可发生于同一个感染国家。

2 传播

本病经亲密接触传播,所以圈养似乎更易暴发本病。患病动物的分泌物和排泄物是本病的传染源。通常认为小反刍兽疫不需要传播载体,然而,感染动物在潜伏期可能会传播病原。许多实例表明,牲畜交易商与该病的传播有关。猪是该病的终端宿主,不会再传播给敏感的猪或山羊,因此猪不可能对本病的流行造成影响。尽管牛和水牛对本病易感,但在自然或试验感染后不表现出临症状,也不向敏感动物传播该病。

3 临床表现

小反刍兽疫急性病例的体温急剧上升,高达40~41.3℃。患病动物表现不适,焦躁不安,被毛暗淡无光,口鼻干燥,黏膜充血和食欲减退。患病早期流大量鼻液,稍后,流出带有腐臭气味的脓性黏稠鼻液。本病的潜伏期通常为4~5 d。鼻腔底部的黏膜可能出现小范围的坏死;结膜常充血,内眦可能形成少量的结痂,有些患畜还可能出现严重的卡他性结膜炎,导致上下眼睑粘在一起。坏疽性口腔炎可波及到下唇、下齿龈和切齿齿龈,更为严重的病例还可见坏死病灶波及牙龈、腭部、颊部及其乳头、舌等处。后期出现严重腹泻,伴随有严重脱水和消瘦,常在5~10 d后,患畜的体温降低,随后死亡。疾病后期还出现以咳嗽为特征的支气管肺炎。孕畜感染可能造成流产。幼年动物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成年动物。

4 病理变化

可见尸体消瘦、出现结膜炎和口腔炎,在下唇及其邻近牙龈处、颊部结合处、舌底面也可观察到坏疽性病变;严重病例的坏死病变可蔓延到硬颚和咽部。病变常呈浅表坏死,创面呈红色,逐渐变为粉红色、白色,由正常上皮组织包围着,边缘分界非常清晰;瘤胃、网胃和瓣胃很少出现病变,真胃则出现糜烂病灶,其创面呈红色,且可见有血液渗出。与口腔、真胃、大肠相比,小肠出现严重病理变化的情况较为少见,在十二指肠的第一段和回肠末端,可能会存在条形出血斑,偶尔也出现糜烂;肠道黏膜集合淋巴结损伤严重,淋巴组织也可能出现坏死性斑块。大肠常表现出较为严重的病变,在回盲瓣附近、盲结肠交界以及直肠均见有损伤,大肠的黏膜皱褶处还出现充血条带,呈特征性的斑马样出血条纹。鼻甲、喉头、气管处可能有出血点。表现有支气管肺炎的患畜,在肺部可能出现斑块结节。

5 诊 断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病理变化与流行病学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做病毒的分离鉴定。在局部地区,使用琼脂凝胶电泳、免疫扩散试验和小反刍兽疫常规试验即可提供足够信息,以完成报告需求。然而,由于病毒分离较为困难且耗时,所以常将免疫捕获ELISA试验和RT-PCR作为参考试验技术。采集样品时选择抗凝血、淋巴结、扁桃体、脾和双肺。当检测到幸存动物体内的病毒中和抗体滴度上升时,具有示病意义。应将该病与下列疾病做鉴别诊断,包括其他急性胃肠道感染性疾病(如牛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如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和其他一些疾病,如传染性脓疱、心水病、球虫病和矿物质中毒等。

6 防 控

当怀疑有小反色兽疫流行时,有关部门应加以警惕。在尚未发生过该病的地区,一经发现病例,应立即扑杀。本病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但针对细菌和寄生虫并发症进行治疗,可降低感染山羊群或绵羊群的死亡率。目前已制备出一种弱毒疫苗,其毒株是经山羊胚胎肾细胞培养致弱的,在自然状况下,接种此疫苗所产生的保护力可达1年以上。接种牛瘟弱毒疫苗,也可成功地建立起免疫力以防控本病,但由于牛瘟在全球已被消除,使用这种疫苗将造成牛瘟病毒在重新出现时不易被发现,或可能使人们误解牛瘟病毒又重新暴发。现在由同源的小反刍兽疫病毒制成的疫苗,已广泛应用于本病的防控。

猜你喜欢
兽疫绵羊山羊
夏季如何让山羊增膘
数绵羊
数绵羊
奔跑的绵羊
北票市小反刍兽疫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山羊受骗
聪明的山羊
巧计得绵羊
农业部发布力争2020年消灭小反刍兽疫
一例小反刍兽疫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