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新能源开发资料选登

2019-02-14 12:34本刊编辑部
水电与新能源 2019年3期
关键词:装机电价排序

本刊编辑部

●聚焦光伏发电政策新变化

文章编号:1671-3354(2019)03-0079-02

近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和国家能源局就2019年如何调整光伏管理办法组织了密集的政策讨论。讨论也释放出新的信息:2019年的光伏发电,从指标、规模、电价到补贴,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作为业内人士如何解读和预测这些变化?

从征求意见稿来看,国家能源局希望2019年国内光伏市场能够稳中求进。政府文件的措词严谨,稳中求进,可以理解为2019年的国内光伏装机市场不低于2018年水平。2018年光伏装机是43 GW。从现有的情况来看,2019年新增光伏装机量包括2019年完全新增的指标、未建成的光伏领跑者项目和扶贫项目,以及历年遗留的已建成但无指标项目。这个核算办法跟很多企业对市场的预估会有不同,制造企业更关注出货量,已经建成但是没有指标的项目不在考虑范畴之内,但是这些项目也会纳入2019年新增的规模中,所以统计口径的不同也造成了大家对2019年市场预测的分歧。

新政竞价的规则核心,是能源局要通过竞价来控制补贴总额,以实现定量的补贴总额尽可能多地支撑项目。先由各省市组织项目申报的竞争,然后根据申报国家补贴上网电价对照标杆电价的下降额由高到低进行排序。举例说,某项目的标杆电价是0.4元,申报的电价是0.3元,则是下降了0.1元,但如果申报电价是0.29元,那么就下降了0.11元,该项目的排序就会更靠前一些。因此,是按照降价的幅度进行排序,不完全是按照申报的电价的高低来排序。按照这种排序方法,要进入财政补贴名单,各省还会拼尽全力基于标杆电价往下竞价。

另外,还是要结合其他相关政策来看,第一个是电价政策的文件,它明确了每季度电价要下调一分钱。另外,我们还要等待明确补贴分配的文件。之前有传言,2019年项目的补贴将不再拖欠,财政把每年新增的可再生资源的附加费都拿来解决当年新增的项目,老项目暂时先放在那里,这对于企业现金流和核算收益非常重要。传言是否成真,仍需等待政策明确。

安信电新首席分析师邓永康:

从2018第四季度到现在,尽管国内的电价政策和指标没定下来,但海外市场的需求非常旺盛。国内产能规模排名前十的组件企业,2019年上半年订单均已签满,甚至部分企业已开始签第三和第四季度的订单,且大部分订单都是来自海外市场,这进一步验证了在海外强劲需求的带动下淡季不淡的事实。光伏“531”政策后,产业链价格下降了超过30%,海外市场的需求很快释放出来。

中长期来看,海外多个市场已进入平价周期,随着光伏发电成本的进一步降低,海外将会涌现越来越多的吉瓦级市场。海外很多区域是需求驱动型市场,就是因为发电成本低了,装机意愿自然释放出来。

业内专家王淑娟:

从目前释放的信息来看,光伏电价政策将进行三个微调。

首先,由原来的调整3次变成调整2次。考虑到光伏项目分配完成应该在2019年第二季度,因此光伏标杆电价的调整,由原来的3次(二、三、四季度各一次)变成2次(三、四季度各一次)。因此,不同资源区的标杆电价变成:第一第二季度:0.4元/kW·h、0.45元/kW·h、0.55元/kW·h;第三季度:0.39元/kW·h、0.44元/kW·h、0.54元/kW·h;第四季度:0.38元/kW·h、0.43元/kW·h、0.53元/kW·h。

其次,获取电价时间节点依据发生变化。原政策是以获得指标的时间确定电价,只要在四个季度内建成,就可以执行当时的电价,这样会导致很多项目故意拖到2020年并网,以寻求更低的成本。按照国家能源局讨论的方案,为了引导尽量多的项目在2019年并网,新政策将以并网时间为节点,企业承诺在哪个季度并网,就按照哪个季度的电价为基准进行竞标。

最后,并网顺延电价降低更人性化。考虑到企业获得指标可能到第二季度末,要赶在2019年底并网,真正的项目实施时间只有半年(含冬季冻土期),因此,尽管企业全力推进,但仍有些大型项目不可避免的会顺延到2020年。考虑到这一情况,顺延一个季度,电价降低1分钱;如果顺延两个季度,则降低5%。

与此同时,业内在三个关键问题上也存在争议:

第一,户用光伏指标到底给多少?

从补贴占用角度,不宜太多。户用度电补贴为0.18元/kW·h,且不竞价、全年保持不变。补贴金额相对较高,所需补贴资金就较大。

有人提出户用光伏指标为3 GW,按照1 100 h考虑,则3 GW所需补贴金额为:3×0.18元×1 100=5.94亿元。如此,留给剩余项目的补贴金额仅有24亿元。

从保证市场平稳发展角度,不宜太少。2017年全国新增户用光伏约35万套,2018年约28万套。按照10 kW/套考虑,3 GW大约为30万套。

第二,是否将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单列?

有人认为,工商业分布式光伏一般规模为6 MW以下,甚至1 MW以下;地面电站动辄50~100 MW,甚至更大。1 MW的小项目跟100 MW大项目放在一起,怎么竞争?

另外,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的度电补贴为0.1元/kW·h,最大降幅为0.1元/kW·h;而很多地区地面电站的度电补贴在0.15元/kW·h以上,理论降幅可达0.15元/kW·h以上。在以降幅大小进行排序的情况下,工商业分布式光伏没有竞争优势。

基于以上理由,有观点认为,应该让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单独竞争。

然而,如果单列的话,又产生了新问题。给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多大规模合适?工商业分布式光伏投资商肯定认为越大越好;地面电站投资商则认为应该少给一些。如何合理分割,值得商榷。

第三,存量建成无指标项目如何对待?

如果允许存量项目占用2019年的指标,肯定要大幅影响2019年新增规模。存量项目尽管投资很高,如果愿意以0.01元/kW·h的补贴强度竞价,却不让其占用指标,反而让以0.07元/kW·h补贴强度的新项目占用指标,是不是也不合理?因此,让存量项目公平参与竞争理由似乎也很充分。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02-28)

●2018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5 390万kW

根据世界风能协会(WWEA)的最新初步数据统计,2018年全球新增53.9 GW的风电装机,相比于2017年(52.55 GW)有微弱增长,中国以25.9 GW继续大幅度领跑,远远高于第二名美国的7.6 GW。

欧洲市场的整体疲软拖了全球风电市场的后腿。

总部位于德国的全球风能协会表示,2018年全球风电累计装机首次突破600 GW大关,所发电量占全球电力需求的6%。

总体来看,2018年欧洲风电市场出现下滑,发展乏力,包括德国、英国、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与此同时,亚洲、南美和非洲部分国家表现抢眼,比如中国、印度、巴西等国。

中国成为首个跻身风电装机200 GW俱乐部的国家,并再一次扮演了全球风电救世主的角色,将第二名美国远远甩在身后。中国扭转了2017年新增装机缓慢的颓势,回到了高速发展的轨道,总装机达到了221 GW。

正在和中国进行贸易战的美国队在风电领域相比则逊色不少,总装机目前还不到中国的1/2,刚刚超过100 GW,这和美国在规划国家气候和能源目标上的雄心不够密切相关。

紧随中国和美国排在第三位的是德国,其后是印度(2.1 GW),英国、巴西(1.7 GW)和法国。

WWEA秘书长Stefan Gsanger说道:“全球能源系统向可再生能源转型正在进行中,风能则是这一发展的最主要力量,已成为全球电力供应的主要支柱!”

(来源,欧洲海上风电,2019-02-27)

●欧盟宣布100亿欧元的低碳技术投资计划

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今天宣布了一项计划,将在几个行业的低碳技术领域投资超过100亿欧元(113.6亿美元)。

欧盟气候行动与能源专员米格尔·阿里亚斯·卡内特(Miguel Arias Canete)说,在我们采纳到2050年实现欧洲气候中性的战略愿景不到3个月后,我们就开始了付诸行动。

在2020年至2030年期间,欧盟排放交易系统(EU ETS)指令中的至少4.5亿份配额将在碳市场上出售。根据碳价的不同,这些销售预计将带来90亿欧元,目前的价格为每份20欧元或更多。

创新基金的前身“NER 300项目”的任何未支配收入也将被纳入创新基金。因此,新基金的捐赠总额将在100亿欧元左右。

该创新基金将以“NER 300项目”(目前欧盟支持碳捕获和储存以及可再生能源技术示范的项目)的经验为基础,将其范围扩大到明确涵盖能源储存和能源密集型产业。

它将提供赠款,为选定的项目提供高达60%的与创新相关的额外资本和运营成本,并根据个别项目的需要灵活分配资金。

该委员会的目标是在2020年启动创新基金下的第一次征集建议,然后定期征集,直至2030年。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2019-02-27)

猜你喜欢
装机电价排序
国家能源局:前三季度我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9 036 万千瓦
作者简介
2020 年上半年欧洲风电新增装机统计
恐怖排序
节日排序
德国:电价上涨的背后逻辑
光伏:分布式新增装机规模首次超越集中式
静电帽自动装配压装机的研发和应用
探索电价改革
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的收支平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