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闸建设期工程管理设计的探讨

2019-02-14 16:50朱亚东
水利技术监督 2019年3期
关键词:水闸工程设计设施

朱亚东

(镇江市长江河道管理处,江苏 镇江 212006)

水闸工程管理设计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常常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本文主要结合2013年开工建设的谏壁节制闸拆除重建工程及谏壁节制闸工程管理实际对水闸建设期间的工程管理设计进行初步探讨。

1 水闸工程建设中的“重建轻管”

水闸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建轻管”问题准确地说就是“工程设计”没有围绕并努力服务于“工程管理”任务目标,在建设过程中忽视工程管理合理需求、轻视工程管理设施建设的现象。除了长期存在“重建轻管”思想外,建设过程中的“重建轻管”产生的主要原因如下。

(1)安全鉴定不全面。SL 214—2015《水闸安全评价导则》首次规范提出了水闸安全管理评价的标准,“将安全管理作为水闸安全评价的一个内容”,重点分析评价内容也涵盖了工程管理设施等项,已经认识到“安全管理是水闸工程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但“水闸的安全类别应主要根据安全检测评价的工程质量和安全复核分析的安全性分级结果”综合确定,与工程管理密切相关的重要性最终未能在安全鉴定结论中全面客观体现,据此立项进行的除险加固或拆除重建也就不可能“全面”。

(2)成本控制不科学。工程建设一味重视控制建设实施期成本,以致项目经费受限或推行限额设计时无论是设计单位、建设单位还是审批单位,常常首先优化调整工程管理设计,核减或取消工程管理相关项。殊不知,这可能会给运行管理带来诸多不便或困难,还会增加后期运行管理费用。

(3)管理理念、评价标准落后。相关方(包括设计、评审、施工、管理等行为主体)管理理念落后,总停留在过去和现在;从安全性、经济性、科技创新性、信息化、耐久性及客户反馈等方面全面、科学、客观、合理地综合评价水闸设计质量和水闸建设质量等的模型还未真正建立和推行[1],导致不思进取、不问管理。

(4)运行管理单位参与不充分。根据SL 176—200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 223—2008《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等,运行管理单位主要被安排参加分部工程、单位工程、阶段验收、竣工验收,建设期全过程的参与并无法定授权。另外,新建水闸在建设期运行管理单位大多还没有成立,水闸除险加固或拆除重建又多“建管合一”且“建”实际优先。

(5)管理职能分工的结果。按目前行政管理体制和工程建设基本程序,工程管理、运行调度、安全鉴定等一般由工程管理、防汛防旱等业务处室负责,而项目立项、审批、建设到竣工验收、工程移交等一般由规划、基建、质监、财审等相关部门负责,各自工作目标、行业规范、关注重点、参与方式、介入时间、管理要求等都大不同,“建”和“管”2个连续且密切相关的阶段就这样被无意割裂,况且现在建设模式多样、管理主体多元,情况更复杂。

(6)认识误区。有人认为“工程管理设计”涉及的事项更多应由工程管理单位在工程竣工移交后根据实际自行考虑,这种认识误区与上面的管理职能分工也契合。工程管理实践中并不少见工程管理单位为了达标创建对刚接收的工程又对标找差、提升改造,甚至“大兴土木”,又一轮“破旧立新”。

(7)其他。有时也许不是不重视“工程管理设计”,只是在阶段性全面推进项目建设时,往往留给勘测设计单位的时间远远少于合理的勘测设计周期,设计人员不能很好地进行技术研究,设计文件内容及深度不够[2]。还有,作为主体责任方的勘测设计单位业务水平低、管理水平差、设计理念落后,也会直接导致工程管理设计质量不高。

2 水闸工程管理设计本是水闸工程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

工程管理设计的初衷就是“为水闸工程正常运用、保证工程安全和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就是“为了使管理工作正规化、规范化和科学化”。2016年11月修订《水闸设计规范》时更是将SL 170—96《水闸工程管理设计规范》修订后并入其中。因此,作为工程设计的一部分,工程管理设计应与主体工程设计同时进行,工程管理设施建设应与主体工程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移交。[3]特别是除险加固工程、拆除重建工程设计更要注意,运行管理设施应在原有基础上按规范规定和现实合理需求得到全面补充、完善、改造、提升,工程设计还应符合水利现代化的要求,要赋予新时代水闸更多的灵性和美学[1]。

3 水闸工程管理设计缺陷非常不利于建成后的工程管理

完善的工程管理设施是支撑工程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和保障工程安全高效运行调度、充分发挥防洪减灾效益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4]工程管理设计缺陷不仅直接影响到工程设计质量,更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管理水平提高、工程效益发挥、工程寿命延长。[5]

有些管理设计缺陷可以通过加强科学管理弥补或维修改造来消除。检修桥、人行桥、工作桥、交通桥等,不能让人上不去或下不来或不安全、费力地上下,此时就需要合理设置立体交通体系。谏壁节制闸上下长江侧人行桥的户外楼梯、经胸墙上下检修桥的钢爬梯等都是在施工过程中应运行管理单位多次要求而补充完善的。起吊检修门的电动葫芦原通过有线按钮手柄操控,投入使用后发现受排架等实体限制及操作手柄线缆长度限制操作人员根本无法通过操控有线按钮手柄将检修门吊放至检修门槽中,后来不得不加装了无线遥控手柄。闸房内照明灯具有的高达10m,管理单位后来不得不购置升降机来辅助日常维护。

有些管理设计缺陷难以逆转,运行管理时即使发现了也基本无法整改,或更新改造耗资较多、影响不好。谏壁节制闸检修门库设计时就未充分考虑安全管理、方便管理需要,好不容易把检修钢闸门从室外放了进去,但受库房空间限制4扇检修门上下叠放,堆高达3.6m,实际起吊作业不但很不方便,而且存在高空作业安全隐患,若遇较大振动等不利因素,叠放的检修门可能会突然倒下酿成意外安全事故。闸房在设计之初就没有考虑设备进出通道、设备检修起吊移位等,建设中可在闸房围护结构、门窗施工前将所有设备运至闸房内,日后更新改造或检修时就会十分困难,配套措施费用也会很高。

4 水闸工程管理设计的依据

工程管理设计涉及管理体制、机构、编制、管理范围、保护范围、调度运用、管理设施、运行管理费用诸多方面,下面主要就工程管理设施及与工程管理相关的工程设计展开论述。

4.1 设计规范

工程管理设计主要依据SL 265—2016《水闸设计规范》及现行有关标准,如SL 725—2016《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监测设计规范》、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JGJ25《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GB 50053—201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等;也可参照SL 106—2017《水库工程管理设计规范》、GB 50872—2014《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等做好“突发事件应急设施”“安全消防管理设施”“备用电源及照明设施”电气防火等设计。

谏壁节制闸拆除重建闸房设计时没有考虑“仓库”基本用房。变配电室设计没有全面执行相关规范规定,如变配电室虽设计在闸房中,但没有设置“设备搬运通道”等,也未按规定设置“环境空气温度指示装置”“空调降温”等。[6]闸房仅配备了一定数量手提干粉灭火器,从规范化法治化管理角度,即使按规定水闸工程管理设计无需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备案,也应严格按规范进行消防设计,并要特别注意建筑电气、电气设备等的防火设计,还有消防设备、设施、器材,火灾逃生避难器材,消防安全标志,应急照明等,防止形成先天性的消防安全隐患,以减少工程管理中发生火灾风险和发生火灾后的损失。

4.2 管理标准

《水闸工程管理考核标准》要求“档案设施齐全、完好……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高”,考核“管理现代化”时要求“积极引进、推广使用管理新技术;引进、研究开发先进管理设施,改善管理手段,增加管理科技含量”“积极应用管理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办公局域网,加入水信息网络,安装使用监视、监控、监测系统等;《江苏省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指导意见》要求“积极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促进工程管理精细化”“通过信息技术强化过程控制”;《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文献[3]也将SL 170—96《水闸工程管理设计规范》中“通信设施”修订为“通信及管理自动化”,明确大型水闸、重要中型水闸宜设置计算机监控系统、视频监视系统和工程安全自动监测系统、水闸信息管理系统等;增加了“安全设施”,内容涵盖管护标志、警示标牌标识、拦船索、安全围栏、开闸预报预警等。

工程管理设计应与工程管理规程、考核达标等无缝对接,与工程管理发展方向保持一致,要积极试验推广成熟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推动改变传统落后的工程管理模式,促进提升工程管理的智能化、现代化水平,逐步实现工程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7- 8]

4.3 运行管理合理需求

有些管理设施设计,现行各类规范中并没有作出明确规定或强制性规定,但在实际工程管理中却是必需的,如谏壁节制闸拆除重建时建设的拦船索、开闸对外警示装置等。有些原本就是主体工程的一部分,如平面直升钢闸门,在满足工程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要充分考虑“合理”“安全”和满足管理之需、之便。平面直升钢闸门面板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设在上游或下游,谏壁节制闸拆除重建前工作闸门梁格位于运河侧,拆除重建设计时把梁格布置到了长江侧,大量飘浮物随长江潮起潮落进入闸长江侧引河并滞留闸门梁格中,严重影响观感,清理工作量较大、维护成本较高、作业较为困难,也不安全。

工程运行管理是对水闸工程设计的最好检验。质量管理的原则之一为“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为“使客户满意”,水闸设计应让运行管理单位感到满意。文献[3]“总则”也要求工程设计做到“实用耐久、管理方便、环境协调”。因此,不能机械片面地狭义理解“工程管理设计”,工程管理设计应该以管理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设计前应充分调研工程管理合理需求,设计中应注重细节处理和人文关怀,统筹处理好工程设计与工程管理设计、工程管理设计与工程管理合理需求的关系,做到功能适用且和谐宜人,还应该要围绕水发展、水安全、水科技、水环境、水管理等多方面积极进行开创性和系统性的探索。[1- 2,4]

4.4 其他

2016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求“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工程管理设计还应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等,顺应国家发展战略要求,完整准确把握新时代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内涵,譬如要自觉践行安全发展理念,重视水利信息化建设和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建设,逐渐推动实现工程管理的全面高质量发展。[4,8- 9]

5 水闸工程建设中应建管并重

(1)建立科学的造价评审、绩效评价体系。我们要建立基于水闸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工程造价评审和项目绩效评价体系,评价体系要有“效益指标”,要综合考虑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2个方面,将实际运行情况、技术水平、项目可持续性等纳入评价体系[10- 11]。

(2)工程管理设计要融入工程建设。考虑到有些工程管理设计缺陷不利影响的不可逆性,工程管理设施及其他工程管理相关内容本身也亟需专业的设计,工程管理设计应该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全方位,在编制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等时都应把工程管理配套设施及其建设费用、生产准备费用等编列进去,施工图设计时还应该结合运行管理合理需求及规范规定细化工程管理设计。

(3)重视工程管理设计内容审查。《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十一条规定“施工图设计文件未经审查批准的,不得使用”,《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应当对施工图设计文件中“涉及公共利益、公众安全、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内容进行审查”,但无论是“施工图审查机构”还是“咨询机构”,或是施工图设计审查专家组,主要审查工程设计的“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等,对工程设计的“实用”“管理方便”等少有涉及。为此,在各阶段设计成果文件审查时,最好能对工程管理设计进行专项全面审查。

(4)要充分发挥运行管理单位作用。建设中参建各方在每个阶段都应真正倾听、尊重工程管理方面的建议或意见。有运行管理单位的,还应让运行管理单位作为第三方更广泛地参与到建设中去。不宜过多强化“建管合一”而事实上影响到运行管理单位参与建设的独立性。通过运行管理单位的独立充分参与,真正做到建设时不降低工程管理要求、监督时不忽略工程管理内容、验收时不放过工程管理缺陷。[5]

6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须坚决摒弃水闸工程建设中的“重建轻管”做法,应严格按照现行规范要求和运行管理及其可持续发展需求做好工程管理设计,减少先天性缺陷,做到工程实用耐久、管理方便、和谐宜人,为工程管理单位的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水闸工程设计设施
BIM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民生设施非“摆设”
湖南省水闸工程维修养护等级划分分析
浅析现代化技术在水闸工程运行管理中的应用
有关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设计的探讨
北戴河区绿化工程设计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铜阳极泥中碲回收工程设计
机电设施非正常损坏理赔修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