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律不齐,莫过分担心

2019-02-14 02:38黄旭君
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 2019年1期
关键词:窦性过分生理

黄旭君

“窦性心律不齐”是很多人在体检中都会经常遇到的一个词。乍一看,这个报告术语好像很严重,但实际上,窦性心律不齐并不一定就是生病了,大家可不必过分担心。

没有不适症状可不治疗  很多人一听说“心律不齐”就很慌,其实,如果体检提示窦性心律不齐,但自己并没有感到不适症状,可先不需要急着治疗。

对年轻人而言,属正常生理现象  窦性心律不齐很多时候只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并不都是病。尤其是对于年轻人说,窦性心律不齐很常见,熬夜、情绪不稳定、喝了咖啡或者使用了某些药物(如洋地黄药物、吗啡等)之后会出现,随年龄增长出现,概率也会减少。

长期心悸需调整生活方式  虽然窦性心律不齐通常没有症状,但如果两次心跳之间相差较长时,有的人可能出现心悸的感觉。如果是被诊断为窦性心律不齐,且又出现心悸,建议可先做一下筛查,甄别心悸出现的原因。如果是由于熬夜、生气等引起的,建议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如果是由于器質性疾病引起的,就要及时就诊。

此外,即使非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心悸,但长期如此也会影响健康。建议心悸者要适当加强运动锻炼,缓解神经紧张的状态。失眠者越是出现心律不齐、心悸等情况,对睡眠质量的要求越高,晚上必须在安静状态下入睡。如果失眠较严重,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物来缓解症状。

(摘自《老人报》)

猜你喜欢
窦性过分生理
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临床诊治研究进展
《思考心电图之176》答案
打破生理“平衡”
《思考心电图之166》答案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旋转血泵生理控制
列控系统过分相特殊场景的探讨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校园欺凌,不是“开过分了的玩笑”
“DIY式”小创新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中的应用
不要过分强调“百折不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