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

2019-02-15 10:00熊柱凤汤利萍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前列腺癌根治术癌症

熊柱凤 汤利萍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泌尿外科,江西 南昌 330006;2造口伤口门诊)

前列腺癌是前列腺上皮恶性肿瘤〔1〕,患者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随着肿瘤的发展,出现压迫及转移症状,其中压迫症状表现为尿流缓慢、尿流中断、排尿不尽等;转移症状则引发血尿、血精、阳痿或盆腔淋巴结转移等引发双下肢水肿〔2,3〕。目前,临床上对前列腺癌主要采用手术的方式清除癌细胞,最终达到治愈目的〔4,5〕。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在2000年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正式批准使用。由于前列腺位于盆腔深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在泌尿外科微创手术界一直是公认最难的手术。应用机器人手术系统可使原来一些高难度的手术操作变得相对简单,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已成为目前全球范围应用最多的机器人手术。但手术治疗过程中,大部分患者因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产生的压力造成心理及生理不适,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大大降低〔6,7〕。因此,如何提高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是临床上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行达芬奇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确诊,肿瘤分期为Ⅰ~Ⅳ期;②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研究;③可独立完成调查问卷。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或并发症者;②精神异常,无法配合者。平均(60.84±2.92)岁;Gleason评分≥8分21例,7分23例,≤6分26例。

1.2调查工具 (1)医院焦虑及抑郁量表(HADS):总分0~21分,评分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0~7分表示正常, 8~10分表示轻度,11~15分表示中度, 16~21分表示重度。(2)采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EORTC)生存质量核心问卷〔6〕(QLQ-C30)对生存质量进行评估,包括生理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5个方面,每个方面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功能恢复越好,反之越差。(3)各项指标评分,采用前列腺癌专用问卷〔7〕(EPIC)分别评估患者手术前后泌尿系统症状、性功能障碍、肠道症状、体重减轻4个方面,每个方面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各个症状恢复状态越差,病情越严重,反之患者症状恢复越好。

1.3调查方法 由课题组专人负责进行一对一方式问卷式调查。调查评估以被调查者自愿及明确调查目的、内容的情况下进行,每位接受调查患者均独立完成所有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75份,有效回收70份。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Mann-WhitneyU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焦虑、抑郁情况 术后6个月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显著低于术前(P<0.05)。见表1。

2.2生存质量评分 术后1个月生存质量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P<0.05)。见表2。

2.3各项身体指标 术后6个月患者泌尿系统症状、性功能障碍、肠道症状、体重减轻评分均显著低术后1个月(P<0.05)。见表3。

2.4影响因素分析 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可知,社会支持、疾病因素、面对生活、焦虑抑郁、经济状况、重返工作岗位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均相关(P<0.05)。见表4。

表1 患者焦虑、抑郁情况〔n(%),n=70〕

表2 EORTC QLQ-C30评分比较(分,

与术前比较:1)P<0.05;与术后1个月比较:2)P<0.05

表3 各项身体指标评分比较(分,

表4 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n=70)

3 讨 论

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研究表明〔8,9〕,前列腺癌大多发生于中老年男性,其中51~60岁发病率为9.5%,61~70岁发病率为6.0%,71~80岁发病率为28.1%,81~90岁发病率为18.4%。目前,前列腺癌根治术可有效治疗早期前列腺癌,极大程度上降低了癌细胞的复发,显著提高了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效果〔10,11〕。

本研究表明患者在疾病确诊的初期心理渴望能获得积极良好的治疗,同时希望获得医务人员在疾病认知及情感上的认可与关心。因此,对癌症患者除提供良好的医疗支持外,还应帮助患者有效应对癌症带来身体、心理状态改变及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不适等不利影响,并对治疗过程中的主观感受进行密切关注〔12,1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可能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慢慢适应病症带来的角色改变,对疾病能够正确对待,在心理上也开始慢慢接受了前列腺癌带来的身体及心理上的变化。

本研究表明达芬奇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术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但术后初期患者生存质量有所下降。可能是因为术后早期患者对疾病认知的缺乏和疾病对患者带来的社会功能减退及疲乏有关。尤其手术造成部分机体功能的改变影响到癌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而不能正常活动带来的失落感又加剧影响了患者的心理健康〔14〕。且术后初期患者易并发各种不同程度的并发症,这也使患者易出现情绪低落、焦躁不安等负性情绪,无法适应从健康到癌症的转变,致使其社会功能评分降低〔15〕。术后6个月患者生存质量有显著提升,也表明了术后患者通过长时间的适应及各项生理功能逐渐恢复,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提高,能够更好地正视现实,逐渐适应前列腺癌给自己带来的心理和生理变化,从而促使各项功能和生存质量得以改善。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支持是社会支持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也是患者面对疾病、战胜疾病的最重要的支持系统。陈姗等〔16〕研究认为患者社会支持度越高,物质帮助和主观体验感越好,感受的生存质量就越高。因此医护人员也应对患者家属积极给予生活等方面的指导,使患者在家庭生活中身心愉悦,促进疾病的康复。于方方等〔17〕对成人癌症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的研究发现,癌症患者把对疾病相关的信息需求置于最重要的位置,他们需要了解与自身癌症相关的有关资料,尤其是疗效、如何预防治疗过程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等信息需求强烈。可能因为初期癌症患者对疾病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常处于矛盾心情之中,此时患者多疑心较重,渴望了解癌症及治疗的相关知识〔18〕。为此,早期医护人员应重视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的健康教育,通过了解患者对疾病信息需求的种类,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工作。癌症患者初期对治疗技术缺乏信心、担心出现复发扩散,对亲人家属有愧疚感,害怕亲人担心,害怕自己对亲人造成负担;面对朋友、同事感到前途渺茫、害怕失去独立性等,从而出现焦虑、悲伤、抑郁等负性情绪〔19〕。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对癌症患者心理方面的需求应引起足够重视,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的同时应耐心了解患者内心真实想法,并给予宣泄负性情绪的机会。

因本研究样本量较小,故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待开展较完善的大样本调查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前列腺癌根治术癌症
BCAA代谢异常与癌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FBP1在癌症中的研究进展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筛选并验证前列腺癌诊断或预后标志物
MTA1和XIAP的表达与前列腺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前列腺癌,这些蛛丝马迹要重视
癌症“偏爱”那些人?
乳晕入路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与小切口甲状腺癌根治术的临床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