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雨水资源化的收集与利用研究

2019-02-15 01:50
山西建筑 2019年7期
关键词:雨水水资源污染

徐 泽 林

(太原市政工程勘测设计院,山西 太原 030012)

0 引言

城市的高速发展之下,城市化建设大力的进行,城市人口数量在持续的攀升,同时也显现出很多的实际问题。比如,城镇建设的过程中,因为使用了很多硬质不透水的材料来进行路面的铺设施工,对于当前城市的生态垫面与原有的水文特点进行了改变,雨水就不能通过道路渗入到地下结构中,地表径流量持续的增加,同时也存在有很多的城市水源问题,也会导致城市资源紧张以及水资源受到污染等情况[1]。

1 城市雨水资源化的概念

城市雨水资源的使用主要需要进行水污染的防控、雨水收集、回收、排放以及防洪处理,具体就是要根据城市中的不同下垫面来控制降雨径流问题,应用科学合理的措施来避免水资源受到污染的影响,确保人们的用水安全性,也能够避免城市出现内涝的问题。城市雨水资源的科学利用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多个领域和学科之间协调进行,同时还应该综合考虑到城市中的水利、交通、市政等功能,所以其具备较高的综合性与复杂性,需要多个部门协调处理才能完成该项工作。

2 城市雨水资源化对城市水环境的作用

2.1 化城市洪涝为水资源

从我国的各个地区自然条件分析可以发现,全年内降水最多的时间主要是受到了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的影响,不同地区之间的降雨量相差非常大,并且在各个季节中呈现出不均匀的情况,一般来说,雨季都是每年的5月~9月,所以城市出现内涝灾害多数发生在这个时间中。从相应的气候资料统计中可以发现,逢雨必涝已经成为了我国很多地区都存在的,甚至给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也会引发严重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案件。比如在2012年的7月12日,北京就发生了严重的暴雨灾害,总计造成上百亿元的经济损失[5],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城市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将雨水进行有效的收集、储存和管理,以消除内涝灾害,还能够进行了净化处理后可以成为城市水资源的补充[2]。

2.2 改善城市水循环与生态系统

城镇化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大型的建筑项目被建设和投入使用,与之而来的就是城市绿地面积的减少,从而导致了路面透水能力的下降,很多的雨水未经过任何利用与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城市管道中,给城市中的自然水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改变了城市水环境,整个水循环系统的功能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经过合理的进行雨水收集系统的改造、人工湿地与绿地广场设施的建设,可以更好的实现雨水的收集、储存和使用,从而能够避免城镇化发展中受到水循环的不良影响,最终达到保护城市环境的目标[3]。

2.3 减少城市面源污染改善水体环境

从当前我国的水资源污染事件中分析可以发现,导致水资源存在污染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水体面源受到污染。城市道路的径流污染也可以看作是面源污染的一种形式,雨水进入地面的过程中通过流动、汇集将受到污染的问题流入到径流中,这些污染可以使得城市的水资源受到严重的污染,进而导致了人的身体健康出现问题。因此,在城市规划管理中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收集雨水,合理的储存和应用,从而可以适当的减少径流量,避免出现严重的面源污染问题,最终实现改善城市水环境的目的。

3 城市雨水利用技术研究

城市的高速发展之下,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提升,所以人们对于城市功能性的要求在逐渐的提升,也更加的重视雨水收集工作,相关行业的人员在加强雨水收集的研究,该技术也得到了发展和应用,极大的促进城市水环境的改善。

3.1 雨水贮留利用技术

雨水贮留使用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雨水利用方式,其主要就是通过使用自然形成或者是人工建设的方式来进行雨水的收集和储存,并且在经过了一系列的处理措施之后来进行有效的使用。在应用雨水的过程中,主要需要经过收集、处理、储存、回收等几个环节,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蓄水池设施,主要分为地面与地下蓄水池系统。

3.2 雨水渗透利用技术

渗透利用技术是利用下垫面不透水材料直接更换成为具备较高透水性的材料,雨水可以经过渗透直接进入到集水区域中,并且利用天然土壤层与地下雨水储存设施,经过处理之后可以利用该水资源。雨水经过多孔透水路面材料直接进入到地下结构中,从而实现径流量的减少,防止城市中存在有洪涝灾害的问题;同时雨水在经过路面、集料层中来实现截流、吸附与生物降解等方式,可以更好的实现去除雨水内杂质的问题,实现雨水的净化处理,确保水质达到使用的标准要求[4]。

3.3 雨水生态利用技术

当前我国的城市中分布着大量的高楼大厦,在城市中所占比例非常大,收集雨水量也比较多,这些雨水通常都不会经过路面的汇集,属于洁净型水源,也可能受到了轻微的污染,只需要采取比较简单的生物处理之后就能够有效的改善水质条件,也能够应用到生活用水中。雨水生态利用技术在应用实践中主要是通过生态处理系统来使用,可以更好的实现雨水净化处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使用。

4 城市雨水资源利用存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传统城市排水计划中并没有综合考虑到雨水资源的合理使用,也没有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来进行先利用后排放的处理措施,通常存在的情况就是将雨水直接排放出去,而另一方面又说城市水资源比较欠缺,虽然这种方式可以及时将雨水排出去,避免出现城市内涝的问题,但是也会导致水资源的过度浪费。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非常容易受到雨水技术、制度以及成本等方面的影响,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中并没有选择合理的城市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只是将所收集到的雨水应用到农业灌溉体系中,根本没有想到要通过雨水资源来解决当前水资源紧缺的问题,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也是无益的。综合这些因素可以发现,当前我国的城市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比较低,也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善当前的实际情况[5]。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召开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已经明确的指出,在城市建设中要注重“海绵城市”的建设,必须要科学合理的应用雨水资源,这也为我国的城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于水资源的有效使用提出了新的指导思想。海绵城市是一种非常先进的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其较之传统城市设计理念更具先进性,主要注重的是“渗、滞、蓄、净、用、排”等方面,同时也说明了雨水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这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一致的。海绵城市设计中,将雨水资源的使用逐渐的从“点”转换到“面”上,能够综合的利用雨水资源也就是根据需要来建立完善雨水使用系统,通过雨水来解决水资源紧缺的问题,充分的利用雨水资源,彻底的改善水资源环境,满足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5 结语

雨水资源的科学合理使用能够彻底的改善我国水资源环境,有效的防止出现城市内涝的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我国的城市雨水资源使用技术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还需要加强新技术的研发和使用,积极的提升技术水平,制定出长远的发展规划,最终保证水资源的利用更加的科学与合理。

猜你喜欢
雨水水资源污染
农事 雨水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如果雨水先唤醒清明
农事 雨水
201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摘录)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初探
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