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政府印发《国家节水行动山西实施方案》六大行动促全民节水

2019-02-15 17:51
山西水利 2019年12期
关键词:节水型用水量总量

为深入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方案》要求,日前,山西省政府正式印发《国家节水行动山西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0 年、2022 年、2035 年三个阶段用水总量和强度等主要节水目标,将着力实施总量强度双控、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重点地区节水开源、节水科技创新等六大节水行动。

山西是北方干旱缺水省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23.8 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381 立方米,为同期全国人均水平的17%。有限的水资源要支撑山西转型综合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必须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

根据《方案》,到2020 年,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93 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5 年分别下降15%和13%,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1%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全省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到2022 年,节水型生产和生活方式初步建立。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94.2 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5 年分别下降18%和15%,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6;到2035 年,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99 亿立方米以内,水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达到先进水平,形成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现代化新格局。

《方案》体现节水抓重点领域、抓重点地区、抓关键环节的大格局,提出开展6 大行动、19 项工作任务。一是总量强度双控。强化指标刚性约束,严格用水全过程管理,严格考核责任追究。健全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域用水总量、用水强度控制指标体系。到2022 年,建立全省先进用水定额体系,50%以上县(市、区)级行政区达到节水型社会标准。二是农业节水增效。大力推进节水灌溉,优化调整作物种植结构,推广畜牧渔业节水方式,加快推进农村生活节水。到2020 年,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60 万亩、水肥一体化面积5 万亩;到2022 年,创建3 个节水型灌区和12 个节水农业示范区。三是工业节水减排。推进工业节水改造,推动高耗水行业节水增效,积极推行水循环梯级利用。到2022 年,在火力发电、钢铁、煤化工和化工、食品和发酵、纺织、造纸等高耗水行业创建一批节水型企业,各市分别建成1 家以上节水标杆企业和园区。四城镇节水降损。全面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大幅降低供水管网漏损,深入开展公共领域节水,严控高耗水服务业用水。五是重点地区节水开源。严控超采区地下水开采量,强化岩溶大泉保护监管,提升非常规水利用率。到2022 年,全省各设区城市再生水利用率全部达到20%以上,非常规水利用占比提高2%。六是节水科技创新。加快节水科技攻关,促进节水技术推广和节水产业培育。

《方案》注重机制体制改革,突出市场和政府作用两手发力。一是政策规范制度推动。推进水价改革、推动水资源税改革、加强用水计量统计、强化用水督查管理、健全节水标准体系。到2022 年底前,县级以上城市全面实行居民用水阶梯水价制度;对全省年用水量10 万立方米以上的工业企业和5 万立方米以上的服务业实现计量全覆盖,大中型灌区渠首和干支渠口门实现取水计量;对年用水量50 万立方米以上的工业和服务业用水单位全部纳入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二是市场机制创新,推进水权水市场改革、推广水效标识节水产品、推动合同节水管理、实施水效领跑和节水认证。

《方案》从加强组织领导、推动法治保障、完善财税政策、拓展融资模式、广泛宣传教育、开展交流合作等六项保障措施,重点搭建全社会各行业齐抓共管的节水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力求28 项具体节水措施落地见效,提升全民节水意识,构建全省节水社会风尚。同时明确了各省直有关部门的分工方案,要求涉及的省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省住建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等23 个部门联动实施,分工负责,共同推进方案落实。

《方案》是山西省贯彻落实国家节水行动的主要依据,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内全省实施节水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将为山西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推进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支撑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猜你喜欢
节水型用水量总量
“十三五”期间山西省与10省签约粮食总量2230万吨
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比上年减少517万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师用水水平分析与评价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新时期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措施
澳大利亚研发出新型农业传感器可预测农作物用水量
节水型抽水马桶
为何化肥淡储总量再度增加
总量控制原则下排污权有效配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