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外交官和汉学家的重庆认知

2019-02-15 12:41惠科周勇
东疆学刊 2019年1期

惠科 周勇

[摘 要] 明治时期日本外交官、著名汉学家竹添井井于1876年游历了中国的巴蜀地区,其后撰写出的汉文游记——《栈云峡雨日记并诗草》包含了大量他对于近代中国社会问题的考察。以竹添井井游历重庆时的见闻为切入点,不但可以发现其笔下重庆独特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还可以透过日本人的视角观察近代重庆社会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竹添巴蜀之行与近代重庆开埠的关系。

[关键词] 竹添井井;《栈云峡雨日记并诗草》;近代重庆

[中图分类号] C31391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07(2019)01 -0050 -08

[收稿日期] 2017-10-19

[基金项目] 重庆市社科重大项目《抗战大后方海外档案史料搜集暨青年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编号:2013-ZDZX04;重庆市2016年度抗战文化专项委托项目《日本官方、民间对重庆及四川的情报收集与整理运用》,项目编号:2016—ZDZX03;重庆市2017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巴县衙门与近代重庆城市社会发展研究(1876—1911)》,项目编号:CYB17053。

[作者简介] 1.惠科,男,史学博士,四川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城市史、重庆地方史;(重庆 400031)2.周勇,男,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抗日战争史、重庆城市史等。(重庆 400715)

中日两国互为邻邦,交往历史已逾千年。近世以来,中日发展路径各异,两国关系纷繁复杂,矛盾冲突不断,甚至两度爆发战争。尽管如此,两国间官方或民间交流并未中断。这一时期,日本的官员、军人、学者、商人、旅行家,还有社会组织等纷纷来到中国开展游历活动,深入了解、考察和记录中国,留下许多报告、日记等文字记载。尽管其目的各异,但这些篇章已成为了解中国近代社会状况的珍稀文献,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中,竹添井井对中国腹地的考察即为显例。

竹添井井被认为是明治时代日本进入中国内陆的第一人。他是明治时期的外交官、汉学家。学界对他的在华活动较早便给予了关注,尤其是对其《栈云峡雨日记并诗草》的论述不少相关的论文主要有:[日]武部健一:《日本名人与蜀道》,《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冯岁平:《竹添井井及其〈栈云峡雨日记〉》,《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张明杰:《明治汉学家的中国游记》,《读书》,2009年第8期。。总的来看,这些论文大都是对其游历活动的概要介绍,对日记和诗草中包含的大量重要内容并未特别关注,对其考查活动本身更缺少深入的探讨。所以,本文在既有研究基础上,收集相关资料,把竹添井井对中国内地的考察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观察,重点以重庆的游历为对象,展示其考察活动。同时,通过他的记录和视角揭示近代重庆社会的系列变化,以期对近代中日关系史及区域史的研究有所裨益。

一、明治时期日本对中国的探究热潮

近代以来,在西方资本扩张的推动下,世界逐渐进入了开放的、全球化的时代,国家间的壁垒开始被不断打破。世界各国都逐渐被纳入到一种新的国际关系中,人类历史开始了史无前例的频繁联系与交往的进程。

在这一潮流的冲击下,日本近世奉行二百余年(1633~1857)的闭关锁国政策因“佩里叩关”而终止。对于日本来说,开港,既意味着空前的民族危机,也意味着弃旧图新的历史机遇的到来。[1](74)面对内忧外患的情势,为探求自救、自强之道,日本采取了众多举措,使得国内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剧变,如幕府统治被推翻,以“天皇”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制得以建立以及向资本主义国家的转变。尤其是,在欧风美雨的浸润下,日本开展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法运动——明治维新,极大地推动了日本历史的近代化进程,同时也为日本走向对外侵略扩张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和精神基础。[2](408)

在对外政策方面,明治初期,日本一方面积极与各国修约,以挽回利权;另一方面则展示出对东亚的武力扩张倾向。对于昔日“亦师亦友”的近邻中国,日本看到了晚清政府的腐败和中国衰落的趋势,在观念上由友好逐渐变为轻蔑敌视。尤其是福泽谕吉的“脱亚论”和“告别恶友论”的出台,不仅影响了一代日本人,而且也影响了日本政府的对华政策。[3](50)这一时期,在政府的鼓励、支持下,大量日本人来华对中国国情进行实地考察调研,有的还直接从事情报搜集工作,以求全方位了解当时中国的国情国力。1871年双方签署的《日清修好条规》,又为日本人来华提供了方便,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明治时期,来华日本人身份多样,大致可分以下几类:一是外交官,其中以驻华外交人员为主,还包括日本驻大清各地领事馆工作人员;二是军方人员,主要从事军事侦探活动;三是政府公职人员及有政府背景的机构人员;四是知识分子或学者。此外,独具特色的民间团体力量——东亚同文书院以及僧侣、商人等,也参与到了对华的考察调研以及情报搜集工作中。他们的足迹遍及除西藏以外中国所有省区。搜集、调查的情报资料,内容涉及中国各地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其中,一些日本人或相关组织将自己在中国的见闻、思考以“游记”或“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并陆续出版。这些“游记”“日记”,对研究近代中国国情、国力及中日关系等,都具十分重要的价值。

由此看来,1876年,竹添井井的“旅行”及其著作《棧云峡雨日记并诗草》,就不是孤立的存在了。日本社会各界对中国的探究已是一时的风气。竹添井井随日本驻华公使森有礼一同来华,出任其驻华使馆的书记官,其身份首先是日本国驻外机构公职人员。同时他又是一位精通汉学的学者,非常方便了解、考察、交流和记录所见所闻。竹添井井的《栈云峡雨日记并诗草》对中国腹地的详尽考察、社会问题的细致描述,内涵十分丰富,其作用与价值远不止于文学层面。

二、《栈云峡雨日记并诗草》里的重庆镜像 竹添井井一行人于清光绪二年(1876)四月从京城出发,历时近三个月,于七月上旬进入重庆境内。

重庆因山而扬名,因水而著称。群峰叠起,两江环绕的景色,从古至今吸引着无数游客。“抵重庆府。府依山为城,高而长,如大带拖天际。”[4]独特的城市建构,便是重庆府给竹添井井的第一印象。

重庆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热同期,尤其夏秋之交夜雨频发,故得李商隐“巴山夜雨”之称。地理位置上,重庆北为大巴山,南临大娄山,东南近武陵山,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了众多旖旎迷人的自然风光。竹添井井一行顺江而下,饱览了这片土地的江山美景。

(一)雄奇秀丽的山水风光

七月二十九日,竹添井井乘舟游览了瞿塘峡。作者对瞿塘峡的风光赞叹不已:

入峡则两岸绝壁陡立,有石破天惊之势。其近水处,层层擘裂,如剖莲囊。诸山皆以石为体,其色有粉壁者,有赤甲者,随色各得各名。又有叠成数十级,如可拾而上者,曰孟良梯;如象鼻下向,欲饮于江者,曰石鼻子;头戴圆石,欲坠不坠者,曰擂鼓台;岩腹有洞,如并悬日月者,曰男女孔。其他成形取势各不同,非笔墨所能悉也。[4]

形态各异的奇石、陡立千仞的峭壁,竹添井井皆给予细致的观察。感叹“成形取势各不同,非笔墨所能悉也。”诚如清人张问陶《瞿唐(塘)峡》诗云:“峡雨濛濛竟日闲,扁舟真落画图间。便将万管玲珑笔,难写瞿唐两岸山。”[5](359)此段对瞿塘峡风光的描写颇为传神,既流露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又显示出作者的汉文修养。

顺江东下,便是三峡中最长的一段峡谷——巫峡。相比瞿塘峡的“雄奇壮丽”,巫峽以其“清秀妩媚”的姿色著称。竹添井井笔下的巫峡,以“十二峰”的描写最为生动、形象:

北岸则巫山十二峰,前后蔽亏,其得见者特六七峰而已。最东一峰,肤白如雪,细皴刻画。顶插双玉筍,晶乎玲珑,与云光相掩映。最西一峰,其形亦相肖。诸峰皆娟秀明媚,有鸾骞凤翥之态。与他山之瑰奇郁嵂各自为雄者,刚柔相制,主宾相得,以成绝大奇观。宜乎古来骚人韵士,载之图画,颺之讽咏,推为名山第一也。[4](三十日)

作者观察到的巫山十二峰俱在长江北岸的结论,与《巫山县志》中“望霞、朝云、松峦、集仙、登龙、圣泉六峰,在县东四十五里北岸;飞凤、翠屏、聚鹤三峰,在县东四十五里南岸;净坛、起云、上升三峰,在南岸”[6](307)的记载有所出入。翻阅当今巫山县地名领导小组编印的资料发现,同样采纳的是“十二峰分列巫峡两岸”[7](276)的说法。究竟孰是孰非?专注西南史地研究的蓝勇教授通过亲身考察认为,“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应肯定清光绪以前的人们所确认的十二峰均在长江北岸的结论。”[8](77~80)这从侧面印证了竹添井井观察的准确性。竹添井井对巫峡的歌咏:“争奇献媚看何穷,天然一幅好图画”,[9]更是写出了三峡美学的另外一番天地。

竹添井井对于重庆自然风光的记载,并不限于瞿塘峡和巫峡,还有对巴峡、白水溪等风光的精彩书写。之所以以这两者为例,一是作者有较多的文字描绘,二来这两处风光可以作为重庆峡江风光的代表,故不再赘述同类型的其他景致。

综上所述,作者用细致的观察、考究的文辞、充沛的感情描绘了重庆美好的山水风光,而重庆及长江三峡的雄奇景观又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热情,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汉学底蕴。作为一个外国人,能对重庆山水风光、地理环境有如此细微的观察与描写,且用汉文艺术地表达出来,不禁让人感慨和佩服。

(二)独具特色的人文古迹

重庆是一座拥有3000年深厚文化积淀的历史名城,拥有众多名胜古迹,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少不了对名胜古迹的探访。

七月二十四日,竹添井井一行乘船经离石镇,抵达“鬼国地府”丰都县。丰都县位于重庆东部,以“鬼道”文化闻名。作者显然是深谙这一情况,所以在日记中写道:“道家以为冥狱在丰都,遂以此当之。”但他不语乱力怪神,对于“冥都”甚至用一种略带戏谑的口吻说道,“山下则城市烟火,依然人间世矣。”[4]幽静的环境、古朴的庙宇勾起作者的诗情,诗云:“丰都一带夕阳东,树色深笼古梵宫。安得移身冥狱住,水明山绿画图中。”[9]之后,竹添井井先后历经巴蜀忠州(今重庆市忠县)、云阳、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等地,记载了一路所见的名胜古迹。

位于重庆东北部的夔州,是三国文化的重要见证地。二十七日,竹添井井抵达奉节县。奉节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被认为是“控二川,限五溪,扼荆楚上游,为巴蜀要郡”。[10](592)此处以诸葛亮的“八阵图”和先帝托孤的“白帝城”声名远扬。何为八阵图?作者又为何心系之?据县志载:“八阵图,治南二里大江之滨,孔明入川时磊石为阵,纵横皆八,八八六十四垒,外游兵二十四垒,垒高五尺,相去若九尺,广五尺。”[11](760)由此可知,所谓八阵图,实则是一种为作战排列的方阵。因诸葛亮的才名加上后世文人骚客的渲染,才使得其更添一种风韵,招得无数人前往驻足观赏。尤其是杜工部的一句“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更使其美名流传至今。作者心系“八阵图”,实则源于对诸葛亮的崇敬。我们从日记中可知,竹添井井一路走来,曾探访汉中、四川等地的“武侯庙”“武侯祠”“武侯墓”,并且对武侯的事迹多有描述。

船顺江东走,一楼阁坐落于山巅,此处即为汉先帝托孤于忠武侯处——白帝城。在二十八日这天的日记中,竹添井井写道:

一山临江而起,为白帝城遗墟。舍舟,由山后螺旋而上。殿宇巍然,旧祀公孙述,明时废之,更祀昭烈。庭中有仙人掌数株,皆高过一丈,所罕观。殿门俯瞰瞿唐,不雨而万雷作于脚底。绕殿多老树,阴森含风,顿忘三伏之热。[4]

这段文字道出了白帝城的历史沿革,周围的幽静环境和作者的喜爱之情。对于夔州,作者确实留恋,还曾连作诗两首以表纪念。一首概写夔州城的环境:“高城一片白云间,江气濛濛控百蛮。腰下宝刀鸣不歇,乱山何处鬼门关。”[9]一首借景抒情表达出自己长年旅居异地的思乡之情:“鱼腹浦前风欲生,永安宫上雨初晴。滩声高涨黄龙峡,月色将秋白帝城。二十年来为客日,八千里外忆家情。孤篷只趁东归水,屡向舟人问去程。”[9]

由此,我们不能不感叹作者对于中华历史掌故的了然于心,对这些名胜古迹、山川沿革的细致观察和记录以及古今变化的准确把握。

(三)对近代重庆社会现象的考察

传统的游记多止于写景,常为文人雅士“吟风弄月”之作。而身为外交官的竹添井井的“巴蜀游”,当然不会限于揽山水、访古迹、抒诗情,他对近代重庆社会民情的诸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观察与记录,给我们留下了一部描摹近150年前重庆历史状况的重要史料。

“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使得近代中国社会面臨旧风俗发生变化、新问题不断衍生的局面。这其中的变化在竹添井井的日记里多有反映。

1.礼教习俗——牌坊

牌坊,作为传统礼教下的产物,主要功能是标榜功德、颂扬节烈、表彰忠勇、褒奖孝义。[12](66)巴蜀之地民风淳朴,为人耿介,多忠烈之士、贞节之妇,具有旌表功能的牌坊修筑自然不少。作者刚进入重庆地界,便感叹:

自入川省,每县有德政坊,每闾有节孝坊。坊皆华表,两柱刻兽,上题联句。又揭扁额,镂金施彩,最为壮丽。所费率数百千金,颂德政者多近世人。盖数十年来风俗浇漓,循吏不易得,遇有治功稍优者,民俱推奉,必为建坊。若节孝坊,则其子若孙请诸官,官以闻于朝,合格辄赐旌表。抑亦见古今世道之变也。[4](十九日)

作者面对精雕细琢、镂金施彩的牌坊,联想的是资金的大量耗费、社会风气的日渐浮薄。在封建社会,牌坊代表着国家的“认可”,不仅是对个人德行的赞美,更是对整个宗族美德的肯定。作为一种可流芳千古的行为,牌坊的修建自然不容轻视。取得资格的地方都会倾尽全力打造一座气势恢宏的牌坊,这就注定从石材到人工,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费用。而这笔费用,除去政府少量资助外,大部分是各地自筹,自然会加重人民负担。到了近代,竹添观察到,“颂德政者多近世人”,“遇有治功稍优者,民俱推奉,必为建坊”。[4]这个信息折射出近代的一个社会问题,即近世牌坊的修建,显得不那么名副其实了。这与当时世风日下、各地自夸自耀的风气不无关系,使得牌坊的修建随意性更大、数量更多,违背了牌坊修筑的最初目的。作者遂有感叹:“抑亦见古今世道之变也。”为此他作诗讽曰:“文翁黄霸无处无,德政之碑满通衢。口碑不如石碑美,今人应笑古人愚。”[9]另外,近世牌坊的大肆修建或与当局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有关。众所周知,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清末中国的近代化思潮不断涌现,一部分人试图摆脱封建道德束缚,以寻求新的救国之道。牌坊具有的道德教化功能,几百年来都是规范人们行为合乎“礼法”的一种方式。曾在中国居住长达半个世纪(1861~1910)的英国圣公会传教士慕雅德就指出:“在这地域跨度如此之大的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是儒家的道德规约和意识形态在维系和凝聚着这个国家的精神,牌坊是中国人皈依家族、乐善好施、标榜功德、臣服皇权的象征”。[13](65)这一时期牌坊的大肆修建或许正是清朝政府对反“传统”行为的一种制衡。若如此,则从侧面反映了重庆地区近代化力量影响的孕育情况。

近世以降,由于天灾人祸,大量牌坊已被损毁。据相关人员的调查统计,目前重庆地区现存的各类较完整的牌坊仅13座。[14](15~18)昔日竹添井井笔下的“每县有德政坊,每闾有节孝坊”的情景早已一去不返,因此其留下的记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当时的真实情形,成为今人了解、研究当时状况的重要参考。

2.中西冲突——教案

竹添井井很关注教案问题。“教会”是重庆近代史绕不开的一个话题。法国人古洛东撰写的《圣教入川记》云:“一千六百四十年间,有耶稣会士利类思司铎首先入川,传扬福音”,[15](95)这表明在明末就有教会势力进入川渝地区。

近代重庆是教堂设立最多的地区。光绪十二年(1886)军机档载:“自各国通商以来,准于各省设立医院、教堂,川省以渝为最。”[16](138)由此可知,竹添井井游历重庆时西方的教会势力已十分庞大,而这也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重庆民教关系紧张、教案频发的原因所在。

竹添井井在日记中首先写道:“初余在成都,闻重庆有祆教之变”,[4]可知重庆教案产生的影响是较大的,周围城市都有听闻。

对于教案频发的缘由,竹添井井作了分析:第一,“盖祆教之入蜀,民皆不喜。”民为何会不喜?也许是自近代连续发生的中外战争,使民众的生活受到了直接影响,导致他们产生了对外的排斥和仇视心态。第二,“奸宄无赖之徒,争窜名于教会,恃势横暴,民益恶之。”[4]教徒身份的复杂性也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早期教会在教众的吸纳上不加选择,致使地方上的一些流氓、地痞依附教会,利用教会的“优势”恃势横暴,直接加重了民教间的矛盾、冲突。第三,“然司教者略不经意,民讼之官又不得直,由是忿懑不能平。”[4]即清政府在处理宗教和外交事务时的软弱性,导致民教发生纠纷后,“官不过问,差不敢拏。厅属士民吞声饮恨”。[17](1282)竹添井井的分析比较得当。当然,致使民教冲突、教案频发的原因远不止以上几点,晚清生活在中国的美国传教士卫三畏还罗列了较多常见因素。譬如,妇女参加宗教聚会;传教士干预法律案件;新入教者营救罪犯免于审判;传教士影响当地官员的做法[18](803)等。这些因素包括竹添井井所梳理的,大致可归结为中西利益冲突、信仰及习俗的差异等方面。

竹添井井到重庆这一年(1876),重庆刚发生了声势浩大的“江北厅教案”。六月二十一日这天的日记便对此进行了详细记录和诠释:

至同治十二年,遂宁诸县民群起杀教徒,而今兹又有“江北之变”。江北与重庆相对,别置同知官一员。正月教徒之在江北者,放火烧民居数户,团民即捕之。既而教徒又缚纳粮厅城者三人,拔其髯,争折辱之且死乃释之。于是四乡之民,不期而集,毁教会、医馆,并伤残教徒。远近闻风起者十余万人,二月遂涉江南入府城,将尽火教堂以甘心焉。镇道及地方官百方慰谕,久之始退。法郎西人范若瑟司教知曲在已,执倡祸者三人献之,照例惩罚。地方官亦令团首捕致首乱者。顷之,教徒又毒于井中,以害渝州民。执而鞫之,即首服。然未至结案也。教徒之在江北者凡数千,方民逐之江南。城中教徒三百余户见民众势张甚,皆虞不能自保,乃焚所崇奉神像,更立天地君亲师位。于是比户皆放炮称贺云。[4]

江北厅教案始于光绪二年(1876)三月,一直拖到光绪四年(1878)六月方才了结。竹添井井七月到的重庆,“打砸事件”已平息。故作者对这一次教案的了解,更多应该来自于听闻。从作者的记载中,我们可提炼出三点信息:第一,作者谈到此次事件的导火线是,“教徒之在江北者,放火烧民居数户,团民即捕之。既而教徒又缚纳粮厅城者三人,拔其髯,争折辱之且死乃释之。”真实情况却是“因教民李蒸笼等凭空将案外平民邓洪和等殴辱,致激众怒”。[17](1115)并非教徒烧毁民居,是教徒與民众发生肢体冲突,民众遭殴打凌辱而引发。第二,从日记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民众反洋教的方式,主要是采取暴力行为——“毁教会、医馆,并伤残教徒”。这更多反映的是民众的排外心理。至20世纪初,尤其是辛亥革命前夕,单纯的暴力事件减少,冲突的行为发生新的变化。日本学者通过这一时期的“灭清”“剿洋”“兴汉”等口号,认为是重庆的反洋教斗争逐渐转向了反清帝制导致的。[19](174)第三,日记传达出中外双方后经协商达成共识,试图结束纷争的信息。然而又有“教徒又毒于井中,以害渝州民”,致使众忿难平,引发逐教运动等新情况。笔者通过仔细考察发现,日记中言之凿凿的“教徒投毒”事件,纯属虚构,全系谣言。

首先,关于这次冲突,查询清季教案的权威性史料《教务教案档》,发现无任何“投毒事件”的记载。通过翻阅其他相关性史料,发现了当时衙门针对“投毒事件”的辟谣布告:“因谣言四布,称歹人散置药毒,四处集团查清。殊奸民借势煽摇,乡愚易惑”。[20](375)其次,通过已有的研究可以发现,“谣言”是引发近代教案的重要因素。学者苏萍从《清末教案》等史料中选取344起案例进行量化分析,指出因谣言引发的教案高达202起,占全部教案的58.7%。[21](32)苏萍同时指出,谣言引发的教案又主要集中在四川(包含今日之重庆)、江西、广东、福建等南方地区,其原因是这些地方教堂云集,既有新教区又有旧教区。[21](41)竹添井井日记中关于“江北厅教案”的记载,由于未曾亲身经历,实属听人所言,故存在失实的情况。但恰是某些“失实”的记载,传递出了近代教案频发的原因。故竹添井井留下的“与史实不符”的记载,反倒揭示出历史的另一面真实情形,只需后人稍加考证便可明了。

除此之外,竹添井井还在其“日记”中记录了巴蜀人民的宗教信仰、居住方式以及水利设施等方面,限于篇幅,不再一一例举。

三、结语

在此之前,对于竹添井井和他的《栈云峡雨日记并诗草》,学界更多的是着眼于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但本人认为,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应当探究竹添井井和《栈云峡雨日记并诗草》在近代中日关系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首先,这部著作产生在日本迫使重庆开埠的历史进程中,对近代日本进入中国内地的历史具有参考价值。

竹添井井游历重庆是在1876年,这一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规定“四川重庆府可由英国派员驻寓,查看川省英商事宜。轮船未抵重庆以前,英国商民不得在彼居住,开设行栈,俟轮船能上驶后,再行议办”。[22](349)即英国取得了“派员驻寓”重庆的特权,规定了重庆开埠的先决条件——轮船上驶重庆。英国在帝国主义列强中率先抢占了对长江上游的开发权利。

重庆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且经济地位日益重要,因而也逐渐成为日本觊觎的对象。竹添井井在重庆游历期间,中英两国正在烟台谈判。日本方面对这场谈判也颇为关注。就笔者所见,此间驻上海的名为“左川宣誉”的一名陆军中尉,通过各种渠道打探英国与中国的谈判进程,相继起草并上送了两份报告。两份报告均送达日本中枢,供岩仓具视、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等几位明治维新时期的核心人物参阅。[23](3~9)前一份提到,在谈判期间,英国提出开放宜昌、芜湖、温州、北海等四个口岸,还提出开放以下场所:一是扩张到长江上游重庆的航权并往重庆派驻领事,一是云南……,并进一步补充道,“有关以上两件(即重庆、云南两条)尚未确定”。[24](2~3)后一份则抄送了《烟台条约》全文并进行了一番评述,其中就说道“由此新订条约来看,约定往重庆、云南两府派驻英国官员,但此官员与领事不同,只是为了视察通商事宜”。[25](8)

1879年,《栈云峡雨日记并诗草》在日本奎文堂刊印出版。随后,日本也加入到英国强迫重庆开埠的进程之中。

1887年,英商立德乐在英国本土制造了适合川江航运的“固陵”号轮船,于1888年驶抵宜昌待发。借此迫使中国于1890年3月31日与英国签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规定“重庆即准作为通商口岸无异”。[26](502)1891年3月1日,重庆海关成立,重庆正式开埠。

从已经公布的日本外务省档案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上述过程中,日本驻北京公使与驻上海、汉口领事始终对中英谈判的进程高度关注,对谈判内容了如指掌,并把这些情报随时报告给外务大臣与外务次官。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政府战败,双方签订《马关条约》,重庆成为中日马关谈判中,日本得到的第一个通商口岸。“均照向开通商海口或向开内地镇市章程一体办理,应得优例及利益等,亦当一律享受。”[27](151)

1890年,英国取得重庆开埠的特权时,后起的日本还没有从中国获得片面最惠国待遇。重庆开埠对日本来说,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通过《马关条约》,日本取得了重庆开埠的特权,并规定日本轮船可以从湖北宜昌溯长江而上至四川重庆,这就大大扩展了日本在重庆的特权。

1896年2月,驻上海总领事珍田舍己到达重庆,向中国政府提出在重庆开设日本租界事。1896年5月,日本驻重庆领事馆开办。1901年9月24日,日本强迫中国签订《重庆日本商民专界约书》,成为在重庆设立专管租界的唯一列强。这时离竹添井井写下《栈云峡雨日记并诗草》已经过去了25年。尽管我们还没能找到更多的史料,但我们似乎总能看到这位最早进入重庆、进入中国内地的竹添井井和他的《栈云峡雨日记并诗草》的影子。

其次,竹添井井在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历史中扮演过重要角色,其1876年的中国内陆之旅是这一角色的重要部分。

1880年5月,竹添井井任日本驻天津领事官。曾与中国政府就琉球问题多次进行交涉。1879年,日本正式宣布兼并琉球群岛。中国拒绝承认日本对琉球群岛的主权。随后,双方进行谈判,后谈判破裂。在这一背景下,1882年,竹添井井在驻天津领事的任上,代表日本与清政府恢复谈判琉球问题,但仍没有达成协议。此后,琉球问题一直拖延至甲午战争。这表明,竹添在侵占中国领土问题上是站在最前面的。

1882年11月,竹添井井升任驻朝鲜公使。1884年,朝鲜爆发著名的“甲申事变”。有史料显示,竹添井井为了离间朝鲜与清朝的关系,与朝鲜开化党共同策划了此次政变。尤其是竹添井井在11月12日就朝鲜政变问题拟定了甲、乙两案上报日本政府,甲案为日本煽动朝鲜开化党作乱,由开化党引入日军,以此击退清军,而乙案则为不干涉政策,竹添还在“附言”中极力主张甲案。后来的政变完全是依竹添的甲案而行。另外,有记录显示竹添井井是受到日本外务卿井上馨的指示才改变态度,与朝鲜开化党接触并支援其发动政变的。1884年12月4日政变爆发,袁世凯带领清军平叛。 12月6日竹添井井向朝鲜开化党人宣布撤兵,随后率领日军退回公使馆,朝鲜开化党的“三日天下”宣布终结。在整个事变中,日本驻朝鲜公使馆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因此,竹添井井被召回国,结束了其在朝鲜的使命。

历史的演进和发生的国家大事、国际形势,不能不引起我们更深入的思考。从重庆开埠的历史进程,再联系到竹添井井在天津和朝鲜的所为,以及他1876年对中国内地的游历和创作的《栈云峡雨日记并诗草》便不难发现,作为外交官的竹添井井背负国家意志,一心为日本的海外利益奔走。竹添井井1876年的中国内地之行,不能看作是一般的考察文化和了解社会,而是秉持政府旨意,服务其对华扩张国策的举动。就此而言,《栈云峡雨日记并诗草》就不是单纯的寄情山水之旅和闲情抒怀之作了。尤其是他对四川重庆的考察,为日本开埠重庆、设立租界奠定了文化、社会方面的认知,也是了解情况,观察社会,刺探社会心理的一次行动,可以说,该书为日本侵入中国内地提供了文化社会方面的支撑,而这也是竹添井井考察记录重庆社会所隐含的文化逻辑。

与此同时,作为汉学家的竹添井井,又以一部堪与陆游《入蜀记》、范成大《吴船录》媲美的汉文体中国游记而载入史册,为历史学家、文学家留下了研究此时期中国社会与中日关系史的重要著作。

参考文献:

[1]宋成有:《新编日本近代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2]冯玮:《日本通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年。

[3]杨栋梁:《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1卷),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年。

[4][日]竹添井井:《栈云峡雨日记》,日本:奎文堂刊行,明治十二年(1879)。

[5]张问陶:《船山诗草(一)》,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5年。

[6]《巫山县志·山川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第52册),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

[7]巫山县地名领导小组:《四川省巫山县地名录》,重庆:万县日报印刷厂,1983年。

[8]蓝勇:《三峡历史地理考证三则》,《重庆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9][日]竹添井井:《栈云峡雨诗草》,日本:奎文堂刊行,明治十二年(1879)。

[10]《奉节县志·疆域》,《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第52册),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

[11]《奉节县志·古迹》,《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第52册),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

[12] 万幼楠:《桥·牌坊》,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

[13] Arthur Evans Moule. New China and Old: Personal Recollections and Observations of Thirty Years,丁光:《慕雅德眼中的晚清中国(1861—1910)》,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

[14]董红明:《巴蜀牌坊铭文研究》,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15][法]古洛东:《圣教入川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16] 《光绪十二年七月十五日,总署收四川总督游智开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军机档案,隗灜涛:《四川近代史稿》,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

[1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教务教案档》(3辑第2册),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5年。

[18][美]卫三畏:《中国总论》,陈俱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19][日]西川正夫:《四川保路运动前夜的社会状况》,《辛亥革命史丛刊》编辑组:《辛亥革命丛刊》(第5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20]四川省档案馆:《四川教案与义和拳档案》,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21]苏萍:《谣言与近代教案》,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

[22]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

[23]国立公文书馆·内阁·公文录,Ref.A0110016 1900。

[24] 《陆军大佐福原如胜致土方久光大史》(1876年9月29日),国立公文书馆·内阁·公文录,Ref.A01100161900。

[25] 《陆军中尉左川宣誉致土方久光大史》(1876年9月27日),国立公文书馆·内阁·公文录,Ref.A01100161900。

[26]《巴县志·交涉》,《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第6册),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

[27] 黄月波等:《中外条约汇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

[责任编辑 张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