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方式分析

2019-02-16 20:12韩国锋
四川水泥 2019年9期
关键词:流程管理工作软件

韩国锋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

在建筑工程行业快速发展力量的带动下,BIM 技术已经深度应用于建筑工程开展的各个环节,在相关方面的研究也不断得以深入。为确保BIM 技术的优势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环节中能够充分发挥,必须对其应用方式进行全面研究。

1 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应用原则

强化BIM 技术的应用原则是确保BIM 技术优势发挥的基本前提,设计人员在开展相关工作流程时要遵循科学性、动态性和适用性的原则。科学性是指基于BIM技术开展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其方案设定必须要建立在科学的理论依据上,较之于传统的管理方案要能够真正展现出其理论优势。动态性是指在BIM 技术模型应用过程中,其各项数据要能够与施工现场的人员管理、材料、设备和作业环境等建筑因素的实时变化保持同步,以确保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及时发现并予以解决,从而不断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适用性原则是在基于BIM 技术开展方案设计时,要综合考虑技术应用的可操作性,确保方案能够在现有技术支撑和材料条件下得到快速落实,降低安全问题所产生后果的破坏性和严重性。

2 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应用范围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覆盖工程施工全流程的重要工作,将BIM 技术引入到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方案设计时,同样要将这些流程和范围覆盖在内,从而达到其应用原则,为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2.1 应用于施工前期的安全管理

施工前期的安全管理主要是以教育方式为主,通过图片、视频和文字宣讲等形式,使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能够认识到施工流程中的安全隐患。但是基于传统的安全教育方式,无法给受教育者以贴切的感受,从而造成安全教育流于形式,无法建立起应有的安全意识。基于BIM 技术的建模功能和VR 虚拟体验技术,能够将施工现场环境基于立体化的模式呈现出来,能够让工作人员身临其境的感受到高处坠落、站在楼层边等情景状态,给工作人员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1]。同时,通过BIM 技术的应用,还能够将施工的全流程进行模拟,提前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标识出来,对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提前开展教育工作,针对危险源可能发生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采用科学的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提升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2.2 应用于施工流程的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各个环节开展的重中之重,安全工作要时时抓、处处抓,采用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案,技术人员和现场安全管理人员之间的对接容易出现遗漏,从而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基于BIM 技术来开展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能够通过材料、设备使用的动态及时准确的发现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流程之间产生的偏差,通过对应的追溯制度判定安全隐患存在的环节,提升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能够利用对应的模拟软件建立起不同施工环节的安全疏散模拟方案,在出现应急状况时,能够根据现场情形科学分析人员疏散的相关数据,在规划人员疏散路径的基础上规划出最佳的逃生方案,从而为现场指挥工作的开展奠定科学基础,在布置施工安全通道时也能够更加符合现场的实际情形,为应急预案的科学实施做出指导。

2.3 应用于高空坠物的安全管理

高空坠物是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据有关学者统计,其事故比例在施工过程中占到50%以上,比排名第二位的坍塌事故高出三倍之多。由于高空坠物事故的发生概率较高,发生的偶然性较强,并且在发生时极容易造成人身死亡和伤害事件,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2]。在传统的安全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基于CAD 图纸很难将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临边洞口和倾泻口展现出来。在BIM 技术的应用下,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将Revit 软件的建模功能和Fuzor 软件的分析功能,能够准确的分析出临边洞口的位置、类型、数量及产生节点,在软件分析结果的支撑下,能够提前设定安全防护措施。在软件分析结果中,还能够对临边洞口的相关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基于数据制定出科学的防护设施采购方案,制定更加合理防护工程施工方案,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3 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应用方案

3.1 制定总体框架

制定安全管理总体框架是在建筑安全管理中导入BIM 技术的首要前提,在制定方案时首先要确定方案的制定准则,也就是前述的科学性、动态性和适用性准则,从而确保整体方案能够符合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需要。其次是要对框架的组成部分进行明晰,包括信息的收集与处理、模型建构与应用、组织保障措施三个基本支撑,只有将三个支撑框架进行明确,才能够更好的开展下一步工作。

3.2 安全信息处理

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施工安全信息处理包括施工安全信息编码处理、构建BIM 基础模型、施工现场安全信息集成三个重要方面,这三个部分之间是相互影响,环环相扣的关系。施工安全信息编码处理是结合FRID 技术的应用,对施工的项目信息和施工现场的安全文件信息进行编码处理,同时选定合适的BIM 建模软件,将编码信息导入到软件模型中,为安全信息模型的构建奠定数据基础[3]。在构建BIM 基础模型时,要明确BIM 软件的建模标准,同时对涉及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进行明确,创建合理的安全设施族库。最后是基于属性信息和链接信息将施工现场的安全信息进行集成。

3.3 建立应用模块

在BIM 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开展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BIM 技术的应用优势能够达到最大化程度,一般的应用模块可以分为施工场地布置、施工方案优化、安全教育培训及应急疏散管理等不同内容。这些模块的建立都是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对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水平具有直接性的影响,在建立模块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类型和安全控制标准等实际情况对模块进行细化,从而确保整体方案运行的流畅性。

3.4 提出保障措施

保障措施的提出和应用是将BIM 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的根本目的,在相应保障措施的指导下才能够真正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安全管理的效率。完善的保障措施包括安全组织管理保障、安全管理投入保障和安全监督保障三个重要方面,只有在这三个方面都依照BIM 技术模型的数据分析,将保障措施责任到人、落实到位,才能够真正将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提升到最高水平,为建筑行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4 结束语

将BIM 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是BIM 技术功能的重要延伸,对于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建筑工程人员要加大对这方面应用的重视程度,深入分析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加科学的开展安全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流程管理工作软件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禅宗软件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软件对对碰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析OGSA-DAI工作流程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