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黄茶产业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2019-02-16 21:32
茶叶 2019年3期
关键词:黄茶天台县天台

陈 俊 金 鑫 汤 一

(1.天台县特产技术推广站,浙江 天台 317200; 2.浙江大学,浙江 杭州 310000)

浙江省天台县,茶产业一直是县内七大农业支柱产业之首。全县茶园面积达6660公顷,茶叶产值达3.81亿元;已荣获“中国茶文化之乡”、“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 等称号,天台山旅游也是“国家5A级风景旅游区”。天台县产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1800多年前,经多年延伸发展,已经形成了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历史上就有‘天台白茶1号’、‘天台白茶2号’等自然变异花色的记载。‘中黄1号’,自1998年在天台县街头镇一带发现以来,显示出“春、秋、冬”三季黄、高氨基酸、富含叶黄素等特性;经10多年发展,2010年开始,天台黄茶作为天台县茶叶特色产业兴起,推动着天台县整个茶产业的转型升级。

近年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应符合消费者对品质、数量、质量的需求。随着茶产业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各地对于茶叶区域品牌的规模、现状瓶颈及发展思路不断地进行调查与研究。近年来,天台县茶产业发展以特色产业天台黄茶为核心,积极探索品牌推广、标准化建设、产业融合三大主导方向,旨在充分发挥和推动天台县茶产业和文化资源整合、提升天台茶叶品牌价值与市场占有率。

1 天台黄茶产业现状

在茶叶经济发展过程中,茶树品种是茶产品、茶品牌、茶产业形成的源头;茶从品种开始,发展到产品和品牌,进而形成一个产业。‘天台黄茶’既是一个产品、也是一个品牌、也是一个产业,而‘中黄1号’是用于加工制成天台黄茶的茶树品种。

‘中黄1号’,来源于天台县高山茶树群体种的自然突变体,通过系统鉴定选育而成。该品种于1998年在街头镇一带被发现,经多年发展,至2010年得到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科研单位的技术支持,开始了繁育对比试验、无性扦插、试种推广。经过10多年坚持不懈的试种、比对、生化检验,用科学的方法确定了其特性,‘中黄1号’才得到了重新定位。经相关调查,‘中黄1号’产量和移栽成活率较高,近几年茶苗更是供不应求,经济效益十分显著。2013年,该品种成功通过省级林木认定,正式命名为‘中黄1号’,成为了天台县首个通过省级审定的茶树品种。2014年,与中国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合作,天台黄茶指纹识别技术得以应用。目前,‘中黄1号’ 在县内建成苗圃33.3公顷,在县内推广种植面积666公顷,已达全县茶园面积的十分之一,并已引种至丽水、杭州、四川、贵州、山东等地。经品种审定:中黄1号,灌木型,中叶,属中(偏晚)生种,树姿直立,分枝中等,适应性好。具有高氨基酸、高β胡萝卜素、高叶黄素、高产量的特点,其顶端优势明显,分枝粗壮,形成了典型的“菱形”树姿。与安吉白茶类似,该品种制成的干茶属绿茶,有较高的鲜爽度。

作为一个产品,天台黄茶是以‘中黄1号’茶树品种鲜叶为原料、采用特定加工工艺制作而成的一类茶产品。1998年‘中黄1号’发现之初,多以天台山云雾茶(兰花型毛峰)和炒青绿茶的加工工艺制作而成的茶产品出现在市场上。当时该产品因呈现出“干茶黄、汤色黄、叶底黄”的性状,经周边市场和茶企品鉴后,被多数人视为陈茶、焦叶茶等次品茶,而且口感较为平和,其认可度极低,受到很大阻碍。继黄金芽成名后,‘中黄1号’于2012年开始被市场和茶企接受。其后加工工艺就是使茶树变成产品的关键,根据其品种和产地特性,优先以绿茶加工工艺为主;据初步调查,市场上曾出现的主要类型有兰花型毛峰、针型绿茶、扁形绿茶三大类。据市场初步调查和相关试验分析,其中兰花型毛峰是天台山云雾茶的加工工艺,采用‘中黄1号’加工而成的兰花型毛峰和针型绿茶,外形黄绿,香气嫩香;而‘中黄1号’加工而成的扁形绿茶,外形鲜活嫩黄,香气较高。在此期间,也有少数茶厂采用闷黄工序制作‘中黄1号’,其干茶普遍被认为失去了‘中黄1号’天然黄的特性,暂不被市场接受。经几年发展,因市场上较为接受的是‘中黄1号’扁形绿茶,而且因天台县属龙井茶越州茶区,在市场上出现了‘龙井茶(天台黄茶)’等产品名称。近年来,天台县对这一产品进行了全国名称征集活动、发布了台州市地方标准《天台黄茶种植加工技术规程》,开展了上海天台黄茶专场品鉴会、西安天台黄茶专场推介会等大型活动,天台黄茶也不断出现在上海、杭州、广州等全国大型茶业展会上,产品仍处于如火如荼的推广状态。

作为一个品牌,天台黄茶是一个新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产地保护区域是浙江省天台县行政区域。2013年4月,天台县特产技术推广站成功注册“天台黄”商标,供各天台黄茶经营单位使用;2019年2月,天台黄茶成功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自此真正成为天台县第二个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天台黄茶作为区域公用品牌,仍采用“双商标”制管理模式。目前,“寒山”、“九凝飞黄”、“嘉图”、“天凤山”等企业品牌相继注册成功。近年来,天台黄茶以其独特的品质特征得到一些固定群体的喜爱,其中鲜醇的口感尤得一些女客户、高端市场和饮茶习惯较少人士的偏爱。

为加快天台县茶产业跨越发展,天台黄茶已成为了天台县重点扶持的特色农业产业、茶产业亮点。2012年开始,天台黄茶产业得以大力发展。以县域品牌“天台黄茶”为名,天台县组织了长三角地区天台黄茶产业研讨会、天台黄茶栽培技术培训会、天台黄茶(上海)专场品鉴会等,实施了一批中央、省市各级专项项目和县级专项扶持政策,并组织参加了各类大型茶博会活动。2018年,天台县内经营“天台黄茶”的企业8家、合作社13家、村集体4家,联接茶农1万多户。天台黄茶种植总面积已达600多公顷,可产干茶9吨。天台黄茶从2012年被消费群体逐步接受开始,所谓物以稀为贵,其销售价格一路飙升,从“压低价格、不敢产货”到“保持高价、供不应求”的成功转变,俨然成为了天台黄茶品牌建设道路的一大突破。然而,天台黄茶产业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应重视合理规划经营模式和品牌管理模式的工作,打好这一产业的发展基础。为保障天台黄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管理者也在迫切地寻找天台黄茶的针对性消费群体,寻找产量、产值与市场消费需求相适应的品牌建设道路。

2 存在的问题

2.1 特定的加工工艺有待完善

目前,天台黄茶的加工工艺在市场上以扁形茶和针形茶居多,在加工过程中大多是以扁形茶和针形茶的工艺制作而成。针对‘中黄1号’这个新品种,目前还没有系统地对其加工工艺和参数进行研究和分析,所以完善、提升加工技术是下一步天台黄茶发展的重要工作。

2.2 季节性劳动力供不应求,成本过高

在整个天台县,采茶时间仍较为集中,采茶工短缺是全县乃至全省的普遍问题,明显提高了成本、影响了茶叶的经济效益。天台的采茶时间一般集中在3-5月份,特别是‘中黄1号’集中在3月底4月初的2-3个星期,这么短的时期内采茶品质和效率不仅受气候的影响,也受到了采茶工短缺的制约。根据‘中黄1号’的特性,重点采摘期主要集中在芽头最黄的1个多星期,采摘时间极短,且与大部分绿茶采摘旺期重合,所以‘中黄1号’的采摘成本比普通绿茶提高了不少。

2.3 县域品牌经营力不强,缺乏整合、联合、融合

一个县域品牌,是举全县之力形成的,是需要政府、企业、市场三者协调发展,有序推进的。在天台县,近几年虽然整合形成了“天台山云雾茶”系列产品,但部分企业仍存在“自打品牌、家族小作坊经营、品牌意识不强”等传统农业经营理念,形成了品牌杂散、知名度低、区域局部经营的局面。而天台黄茶是一个新创品牌,经营企业中已出现“紫凝黄、寒山黄”等知名品牌,具较强的可塑性,推动特色天台黄茶品牌经营实体的发展,才能带动整个天台黄茶乃至天台县茶产业的发展。

3 发展思路

天台黄茶已初露雏形,关键在稳步发展。在天台县茶品牌推广和建设道路上,必须要处理龙井茶、天台山云雾茶和天台黄茶三个品牌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在不断推动品牌建设和茶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天台茶品牌已推广至上海、江苏、广州、山东等地,但营销范围仍有显著的地域局限性和人群局限性。一个茶叶品牌的发展,需要建立正确的品牌推广思路和合适的品牌管理体系。在目前的双商标制茶叶发展道路上,公用品牌管理部门扮演着品牌持有者、品牌监管者、市场推广者、权益维护者等多重角色,企业也扮演者“品牌维护者、产品生产者、品牌经营者、市场开拓者等多重角色”,“如何协调这些角色之间的矛盾和分歧,推动整个品牌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就是一个茶叶品牌推广道路的关键。

3.1 明确产品特性和品牌定位,推动多产业共荣发展

龙井茶、天台山云雾茶、天台黄茶三个品牌从产品、文化、产地上均有不同之处,在新时代、大环境下三个品牌势必要共同发展、共同提升。从产品角度讲,龙井茶——2001年起国家标准将天台的半个区域划入龙井茶越州产区,属扁形茶;天台山云雾茶——浙江历史名茶之一,历史上又有华顶云雾之名,因天台县石梁镇华顶山茶叶品质优良、常年云雾缭绕而得名,属兰花型毛峰;天台黄茶——天台县新创茶叶品牌,源自‘中黄1号’新茶树品种、采用特定加工共工艺所制的一类茶叶。从文化角度讲,龙井茶属浙江省统一品牌,天台作为其产区之一,文化也大多依附于龙井茶;天台山云雾茶,属历史名茶,天台山悠久深厚的茶文化与天台山云雾茶一脉相承、相辅相成;天台黄茶,属天台县新创名茶,其文化朴素、发展历史短却有新、特、奇的特点。从产地角度讲,均有不同的核心产地且形成“三角关系”,龙井茶产地以三州乡、雷峰乡和龙溪乡为主;天台山云雾茶产自石梁镇、泳溪乡为主;天台黄茶产自街头镇、平桥镇和南屏乡为主。因此,追求特色、精品、优质,结合三个品牌自身优势,才能推动天台茶品牌和产业共荣发展。

一个品牌的发展,需要找到其特定的产品特性和品牌定位,从而寻找准确、合理、稳定的消费群体和市场。经笔者多方调查和统计,总结了天台黄茶品牌3大特性:(1)品牌产品的鲜叶原料‘中黄1号’品种推广面广、基础好。由于‘中黄1号’原种出自天台,已推广种植至四川、贵州、山东、安徽等全国各地,有利于品牌的推广。(2)产品特色明显。天然黄色的天台黄茶具有氨基酸高达6%以上、富含叶黄素的特性,茶树新梢呈鹅黄色,外形、汤色、叶底均呈现黄色,呈现“三绿透三黄”的独特景象。经品种认定,恰当的酚氨比也是天台黄茶的一大优势。在天台当地,天台黄茶已经有了“天然黄色、自然出色”的宣传广告语,而且天然的黄色使其具有比普通绿茶略低的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3)天台黄茶品牌新颖,在省内及全国范围内较为稀少,其具有新、奇、特三大特点。根据以上特性,品牌定位在高端、年轻及女士和喜好滋味鲜醇之茶品的人群等消费群体,适合“小巧、便捷、精致”的包装风格。

3.2 强化市场组织建设,推动行业管理规范化

要加强社团组织的领头作用,发展茶叶中介组织。1、天台县茶文化研究会是天台县的茶产业和文化传播的社团组织。充分发挥社团组织的作用,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大户等茶业经营主体进行良性竞争;2、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成立茶叶商会、联合社等各类中介组织,真正发挥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发展急需的中介组织力量;支持茶叶企业借助中介力量,配合茶叶原料基地,发展订单生产,提高合同履约率;特别是针对茶农散户销售难的问题,中介要利用淘宝、京东、微商、今日头条等电子网络平台,收集商家、买家和农户的信息,还可以提供及时有效的市场供求信息。3、培育重点村茶产业建设专队,促进茶叶流通。

3.3 提升机械化进程和产业现代化发展

针对农村劳动力紧张和老龄化的局面,在优质茶、大宗茶采摘上应尽快推广机械采摘,以提高工效,节约成本。名优茶制作机械化是茶叶生产的发展方向之一,要在普及的基础上向连续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实行规模化生产。目前,应加快应用机采茶园的管理模式,形成机采茶园基础,为推进茶产业机械化进程提供有效的基础性资源并在全县范围形成示范性效果;同时,天台黄茶是可塑性较强的新型茶品牌,其特定的加工工艺有较大的开发性, 而且产品生产线和生产时间的延长也是产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3.4 发挥特种茶区域优势,开拓品牌营销新思路

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就是特定区域内各类相关组织所共有的、在茶叶生产地域范围、品种品质管理、品牌使用许可、品牌营销与传播等方面具有功通诉求与行动,以联合区域内产品、提高所有消费者的评价为目的,使茶叶产品与区域形象共同发展的茶叶品牌。目前,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存在三大共性问题,即投入高、监管难、市场失灵。天台山云雾茶与天台黄茶均属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其区域均涉及整个天台县行政区域。在天台县茶产业发展道路上,一直致力于把天台茶品牌以“特色、精品、优质”的特点呈现出来;举全县之力,暂时不能做到强势资本介入,也不能解决公用品牌的共性问题。应以天台县周边县市区和全国各地的浙江、台州或者天台商会为主导市场,真正发挥天台黄茶乃至天台其他茶叶品牌的区域优势,从而推动整个天台县茶产业和茶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3.5 建立天台黄茶标准体系,加强品牌规范化管理

产业发展需要品牌建设,品牌建设需要统一、完整、规范的规范化管理体制。标准是品牌发展的基础,管理是品牌提升的关键。在茶叶产业快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的大背景下,设立天台黄茶地方标准,参考周边先进产业标准,明确产业发展需要和方向,优化形成符合实际的产品标准,制订并严格实施品牌管理制度。在天台黄茶品牌管理和标准工作中,目前实施的台州市地方标准《天台黄茶种植加工技术规程》,规定了天台黄茶的术语和定义、自然环境与生产、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等;其内容尚未涉及天台黄茶成品茶品质等级和评语,这也是推进天台黄茶品牌和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3.6 提升天台黄茶品牌形象和价值

天台黄茶品牌在县级政策、企业市场拓展和发展现状等多方面因素下,目前的品牌投入量少、市场资源缺乏、管理机制有待完善等,成为制约发展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天台县茶产业在天台山云雾茶传统品牌的基础上,将天台黄茶作为特色和亮点进行发展[7]。2019年,天台黄茶正式通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制定和实施了天台黄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天台山产茶历史悠久,最早记载东汉末年葛玄植茶之圃以上华顶,因此种质资源丰富,天台黄茶脱颖而出;天台茶产自海拔800米的生态高山,常年云雾缭绕,独特的环境形成了独特的茶叶品质,而且天台黄茶更是独具“外形鲜活嫩黄、滋味鲜爽甘甜、汤色鹅黄剔透、叶底嫩黄明亮”和“三绿透三黄”的特性。在天台黄茶品牌推广过程中,制约因素使得品牌推广也要有独特、合适的模式,有效结合天台深厚的茶文化底蕴,采用“茶行业市场——企业——消费者”三方联动的方式,推进天台黄茶品牌形象和价值的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黄茶天台县天台
在天台(组诗)
黄茶一盏脾胃舒
岳阳黄茶闷黄机械化研究与探讨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寒山和合环线】
《中国茶叶标准化工作》系列讲座之五中国黄茶标准化工作十年
天台植物
天台植物
天台
天台县平桥镇中心小学
天台黄茶产业概况及前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