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外加剂快速检测

2019-02-16 22:09郭新岳北京砼享未来工程技术研究院核心专家
商品混凝土 2019年6期
关键词:外加剂机制性能

郭新岳(北京砼享未来工程技术研究院,核心专家)

1 快速检测的目的

确认产品是否能用。

2 快速检测的重点

外加剂与其他材料的相容性和自身质量的稳定性。

3 快速检测的项目

按照 GB 8076《混凝土外加剂》标准,检测外加剂的相关性能指标非常多,全套做下来费时费力。在对外加剂进行检验时,个人不建议盯单一指标(如密度、pH 值、固含量、净浆流动度等),实际意义不是很大。个人建议快速检测的几个比较重要的指标:减水率/泌水率、坍落度保持能力、含气量。

4 快速检测的手段方法

(1)个人推崇直接试拌混凝土或砂浆(重复性很好)来检验外加剂的性能。

(2)与留样对比,要有对比的习惯,追求外加剂的一致性、稳定性。

还有一些土办法,比如做混凝土或胶砂试验,拌合物拌好后倒出来量直径,重复性也很好,也省去了做坍落度的环节。

5 检测结果后对原材料的处理

检测结果出来以后,如果发现某个原材料出了问题,第一个要做的就是分仓,把出问题的材料单独存放,有针对性的单独使用,尽可能保证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预知性和可控性。

相关探讨

毛永琳(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高工)

检测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不合格产品的质量检测。建材行业所有的产品都有产品标准。如果产品性能低于标准的要求,那是产品品质问题,是企业的诚信问题,个人认为这个是涉红线的问题,应对涉事企业加以严惩。当然,这里面还包括产品标准制定的是否科学性的问题,这里就不展开论述了。

二、合格产品的波动性检测。今天论坛讨论的检测主要指产品质量在合格的情况下,性能波动性对使用效果的影响。对于规模化生产的工业产品,性能波动在所难免。对建材产品性能波动的检测涵盖两个方面:(1)本体的组成(结构)的检测,即直接检测产品的固有本性,比如水泥的矿物组成、元素氧化物组成等。本体检测使用的仪器设备还是很多样化的,针对单元素的,例如针对钙、铝、铁、镁的 X 荧光测试仪器可以连续监测某元素的波动性,针对前面专家提到的矿粉品质波动、依次充好等问题,就可以连续监测其中的 CaO 含量、Fe2O3含量、MgO,是否造假一目了然。目前有个别混凝土原材料生产企业是盯着产品标准中性能指标造假,感觉哪个指标不合适就加什么,或者哪个指标的富余系数太高了,就减什么。这样的增减,对其内部的元素组成或矿物组成一定会带来很大的波动,这个就可以通过元素分析等本体性能检测加以识别。混凝土外加剂的本体检测可以通过 GPC检测而实现,总之材料本体性能的检测是可以识别其波动性的。(2)应用性能检测,这需要与其他材料复合测试。针对混凝土减水剂的应用性能检测,我认同李总(李彦昌总工)提出的水泥砂浆半坍落度方法,当然考虑到引气效果也是一个混凝土外加剂重要的技术指标,对混凝土拌合物的施工性能,硬化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外观质量都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我建议在水泥砂浆的平行比对试验中加入拌合物容重(含气量)这个指标,提高掺外加剂混凝土的综合质量。

关于前面提高的机制砂石粉问题,我也稍微讲一点,前面专家提高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有些时候测试的机制砂MB 值与混凝土流动性好坏相关性不好,不能指导混凝土外加剂用量优化。这种现象的存在,我认为宋(少民)老师说得很对,机制砂测出来的 MB 值为什么与吸附性能对应不上,这是因为机制砂中除了泥对吸附减水剂贡献很大外,机制砂中石粉也对减水剂有一定的吸附,并且不同岩性的机制砂石粉差异很大。推荐机制砂 MB 值指导生产施工的前提是砂源较稳定(即岩性一致的)的机制砂产品,若砂来源杂乱,用 MB 值去指导不是很合理,反倒不如用砂浆平行检测半的方法更合适。

关于机制砂的岩性问题。岩石的岩性有上百种之多,想完全去认识这些岩石对处于生产一线的建材工程师来说难度大、不现实,但类似于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其实岩石的造岩矿物并没有那么多种,十几、二十种而已,常见的造岩矿物有方解石、石英、云母、长石、辉石、角闪石等。比如判断一个岩石是不是花岗岩,主要看里面有没有黑云母、大颗粒的石英即可,再比如向机制砂里滴加强酸,如果有白色气泡大量产生,基本可以判断属石灰岩、白云岩类;上述判断还不能确定岩性的,还可以通过岩石颜色判断,颜色发黑的多以辉石、角闪石为主,这类以玄武岩、安山岩居多。造岩矿物对外加剂的吸附的规律不同,方解石吸附不是很大,钾长石吸附略高,云母吸附很少,但云母的片状粒型对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影响很大。除此之外还与岩石内部孔隙、裂隙结构有关。

关于粉煤灰的图像法测试,这个方法很好,观察颗粒中球形形貌的多少可判断粉煤灰的品质优劣,但是在看粒形的基础上建议再进一步评价非球型颗粒表面的孔隙情况。因为非球形颗粒对混凝土流动性的影响虽有但未见得很大(例如优质的石灰石粉通过颗粒级配效果还能增加流动性),但是如果非球形颗粒表面是酥松多孔的,则会造成混凝土流动度显著变差,流动性损失增加。

陈家全(广东新业混凝土有限公司 总工)

今天主要谈快速检测,有效的快检法应该真正抓住我们在实际生产应用中的痛点。做快检的目的是“快、准、狠、稳”。同时还应“最大程度”的符合现有规范体系的约定。我们平常按现行规范做的原材料检测及半成品检测,其性质更偏向生产试验性质或者科研院校等科研性的检测。而快检更偏重如何快速精准解决平时实际生产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毛总(毛永琳总工)提的原材料检测和混凝土(砂浆)产品检测理论,个人觉得快检法更宜偏重针对产品具体关键目的性能的快速检测。关键目的性能包括拌合物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同时具有合格的力学性能(抗压、抗折强度,今天暂时不讨论耐久性,否则讨论话题更加宽泛,时间上不允许);如何提高这些物检指标与混凝土(半)成品达到很高的相关性,砂浆法是个好办法。快检法目前仍属于各生产单位的内控检测方法,一万个搅拌站或许有一万种试验方法和评价体系。个人认为今后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宜是导则、作业指导书等文件形式,即朝方法论方向推进;反之,如果将快检法的基准原材料及基准配合比等细节过于细化、标准化、各项指标统一量化,必然会出现各种实用及适用性问题,与快检法的初衷相悖。

猜你喜欢
外加剂机制性能
建筑工程掺外加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检验
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差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措施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研究
提供将近80 Gbps的带宽性能 DisplayPort 2.0正式发布
混凝土外加剂检测及应用技术简析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Al-Se双元置换的基于LGPS的thio-LISICON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强韧化PBT/PC共混物的制备与性能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