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培养要科学规划,魄力攻坚,压实责任

2019-02-16 20:12
四川水泥 2019年9期
关键词:年轻干部部门干部

王 波

(西南民族大学,四川 成都 610041)

年轻干部的培养事关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我们必须坚决贯彻新时期党的组织路线,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数量充足、充满活力的年轻干部队伍,为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1 新时代年轻干部培养的目标

新时代对年轻干部培养工作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1.1 年轻干部政治素质要进一步加强

我们必须突出政治标准,青年干部的选拔对象务必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奉公、求真务实、敢于认真干事,有担当、清正廉洁的优秀基层年轻干部。不断锤炼培养年轻干部,让他们始终能够保持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良好工作精神状态。

1.2 年轻干部结构要进一步优化

坚持科学配置、总量调控,年轻干部达到一定比例,年轻党政正职达到一定数量。优化中层班子年龄结构,各单位、各部门均要配备一定比例的年轻干部。

1.3 年轻干部的培养去掉渠道要进一步拓展

突出岗位历练,注重选拔基层工作一线的一批年轻干部;突出专业化要求,注重选拔具有专业背景、专业技术职务的年轻干部;提高学历层次,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逐步提高;注重对年轻女干部、少数民族基层干部、党外基层干部的培养选拔。

1.4 年轻干部培养机制进要一步健全

新时期更要进一步广开进贤之路,健全及时发现优秀人才的选人机制;[1]健全加强培养历练,健全综合素质持续提高的培养机制;创新方式方法,健全脱颖而出的选拔机制;突出从严要求,健全健康成长的干部培养管理机制。

2 各地区和部门实践中现存的问题

在近年来的各地各单位的实践中,存在很多不足。突出表现在培养工作虚浮,不严不实,既缺乏科学安排,又没出实招。破除障碍,压实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2.1 缺乏长期科学规划,统筹不力培养失焦。

干部培养是一个时间跨度很长的过程。然而,很多单位的分属部门却在利用临时性、阶段性甚至不可应付性的时间应对这项重大任务。

某些中央地方和有关单位对这些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从未对其进行任何系统性、长远性的财务制度管理安排。把年轻干部配备到新工作岗位当作一个阶段性、突击性的任务,上面有明确具体的要求时就抓得紧一些,反之就松一松。这种态度既是缺乏严和实的表现,也严重违反了干部培养规律和组织人事科学。临时抱佛脚的态度也造成了选拔培养的随意性,对干部情况不了解,甚至没有合格的干部后备人才库,闭着眼睛抓丁选人。后备苗子育苗蹲苗不充分,事到临头矮子里挑将军,造成后续一系列培养和任用上的问题。

2.2 缺乏魄力攻坚,培养链条断裂,培养平台流于表面。

年轻干部培养必须有明晰的培养链条和上升通道。然而,部分地方和单位部门在编制资源有限与年龄梯队拥挤扎堆的情况下,对编制资源紧张情况随遇而安,不进行积极应对调整。没有给年轻干部预留基本的成长空间。对重点后备人选培养计划没有认真分析研判。安排的培养计划在几年之内就是一般性的调动,一般性轮岗。针对因为各种部门条框切割造成客观上人员调动的困难,没有啃硬骨头的魄力和实干精神。年轻干部的培养链条存在断裂,在很多部门,也没有安排针对性的培养平台,很多专题学习专项项目都流于表面,流动效果不好,蜻蜓点水平调刷简历、镀金式下沉客观存在。

2.3 上热下冷现象。最后50 米来自部门本位主义的制约较为普遍。

虽然从党中央、省市,到县区级的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都对基层年轻干部选拔培养使用工作开展给予了高度重视。然而在一些基层单位,却存在年轻干部培养"最后50 米、最后一间办公室"的难题。究其原因,由于"官本位"用人思想的重大历史文化积弊和完善用人管理机制的历史遗留问题,导致有的人某地区各部门单位各个部门可以选一些人用有的人政策导向上仍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现有干部不调整、年轻干部不流动、重点干部不培养"。

一些基层部门领导,既深受按资排辈思想影响,也出于部门本位社会主义问题考虑,对一些年轻干部思想培养和在工作中的认识把握不到位、思想不充分重视,对他们的成长没有抱着顺其自然的心态。甚至有部分单位领导干部以单位里老资格的心态,对年轻干部的冒尖存在或多或少的抵触情绪,批评指责多,帮助指导少;泛泛表扬多,点出问题少。涉及工作分配、任务安排时候,没有积极为年轻干部搭建平台。另一方面,很多基层优秀干部,面临提拔的时候,受到所在部门的基于部门本位主义的阻挠。一些县区级部门,对基层部门的年轻干部存在抽丁式上调使用,并不顾及干部自身成长成才的培养需求。

3 对现有问题的建议

以上种种不足,归根到底,一缺干事实心,二缺科学作为,三少压力传导。对选拔任用年轻干部工作存在的上述不足,有如下建议:

3.1 宏观上科学规划。实心聚焦。切实增强年轻干。

青年人才培育工作具有高度严肃性和科学性。首先,需要我们不断着眼长远,研究拟订制定针对年轻干部中长期培养规划,同时制定落实规划的具体工作措施。分层分类建立年轻人才后备干部构建人才库,实现人才类别清晰、层级分明、全方位覆盖的功能年轻干部梯次培养链条。[2]

3.2 中观上要有魄力出实招啃硬骨头,整理调节编制资源。

要循序渐进调整岗位结构,真正建立有效的目标培养激励机制为了在实践活动锻炼中脱颖而出的一批有工作能力、有才干的优秀年轻干部提供预期晋升的空间,真正破除制约年轻干部流动的桎梏,实现基层干部锻炼以及人才从生产一线走向选拔视野的良性循环发展机制。各级党组织机构人事部门干部要耳聪目明,通过学习建立良好的干部沟通协调机制,党组织与其他年轻干部要充分进行沟通,交换技术思想,获取信息,进一步深入了解他们的技术进步情况成长的需求;通过建立科学的中期短期交流换岗管理办法,有效实现中层干部选拔培养的全链条长效机制。

3.3 微观上力解难题,针对部门本位主义和最后50 米阻力,真正让基层部门积极配合纵向交流、横向培养、交叉发展、整体推进。

切实保障年轻干部上挂学习、下派锻炼、岗位交流。[3]加强部门领导的对于本部门年轻干部人才培养方面的定性与定量考核目标。将本部门的干部培养特别是年轻干部培养的工作要求、目标、责任清单明确并纳入政治巡查范围。强化社会责任,增强企业使命感和担当。各级党委(政府党组)干部要切实担负起基层培养教育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重要政治责任,切实把握好年轻干部的素质培养工作实践作为领导干部队伍文化建设重要工作内容多年来到统抓,列入各级党委(政府党组)重点工作。加强监督考核,确保基层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和人才选拔任用工作顺利落到实处。对于部门党政一把手,将对本单位年轻干部的培养使用情况列入任期考核范围,切实压实压细干部选拔培养责任,让年轻干部培养的微血管畅通。

猜你喜欢
年轻干部部门干部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年轻干部面对“三重门”
年轻干部要过“一道坎”
年轻干部要做到“五个过硬”
参加座谈会的新任职年轻干部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
干部任免